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片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影片改编自著名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由香港著名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内地著名编剧李樯亲自操刀改编剧本,华语歌坛天后王菲演唱主题曲《致青春》。
  “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
  这场青春之行开端于一个大学的女生寝室,四个女生,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梦想,当然最后,有的人梦想实现了,却发现那个一直追逐的梦,并不像自己编织的那样美好;有的人梦想破灭了,选择与过去一刀两断重新开始,内心的柔软也被坚硬取代;有的人在梦想面前止步了,只让留下的人永远回忆这份美好;有的人倔强着一次次跌倒,仍在现实与梦想中挣扎着前行……
  郑薇这个姑娘,赵薇仿佛是在纪念自己的青春,所以让女主角成为了“小燕子”附体一般的疯丫头,为了儿时的愿望考到了青梅竹马林静所在的大学,幻想着穿上水晶鞋变成公主,与自己的王子林静生活在一起。可是怎会想到,林静因不愿面对他们父母间的一段“婚外情”而躲避自己7年之久,一场初恋还没开始便无疾而终。陈孝正才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初恋,只是因为单纯地喜欢你,愿意死皮赖脸地粘着你,愿意为你拒绝富家子的追求,愿意与你一起受苦……可是最终换来的却是又一次的背叛,为了前程,陈孝正选择出国深造,甚至为了上位,可以利用一段婚姻,留下来的郑薇,终于在走出青春以后大彻大悟:我们的青春中,都有一场奋不顾身的付出,但是最后,它让我们明白,其实,“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
  阮莞是大学里众多男生心中的女神,美丽、优雅、端庄却遥远。每天,室友们都羡慕嫉妒恨地替她收各种情书、鲜花,而她却像一朵孤傲的玫瑰,竖着身上的刺,只为守护着与男友黄明之间的爱情。面对男友的背叛,她可以冷静地陪着那个女生去堕胎,即使自己一个人躲在火车上撕心裂肺地哭,最终还是选择原谅。步入社会,黄明的懦弱终于让她心死,在与别人结婚的前一天,为了祭奠这场感情,阮莞决定赴最后的Suede乐队之约,却在途中遭遇了车祸。阮菀是一个纯粹为爱而生的女人。从生到死,为爱付出,为爱牺牲,换来的却是独自躺在冰冷的遗体车上。
  与郑薇和阮莞相比,黎维娟要简单得多,她出身低微,想靠上大学来改变命运,她的梦想就是简单地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她奉行“人往高处走”的法则,所以对于前来探望自己的老家的“男友”说,我们以后就只能是同学。看似现实,看似势利,却也是她最真实的想法,最后她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嫁给了一个50多岁的男人,过着穿金戴银的奢华日子,但是她也要奋斗在与老公的前妻和两个不听话的继子的纠葛的水深火热之中——有得必有失。
  朱小北的故事只是一笔带过,她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假小子的样貌,整天抱着篮球,看似乐观没心没肺,其实内心充满了细腻的纠结,她没有因为自己的姐姐卖包子供自己上大学而自卑,却因为被误会偷超市的东西而暴怒砸了人家的店,最终被迫辍学。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或多或少会有朱小北式的纠结,只是导演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将它爆发出来,而我们大多数人选择藏在心里,因为有一天,成熟会让我们学会隐忍和承受。小北最后选择和过去彻底决裂,她化名刘云重新开始了她的生活,即便遇到曾经的同学,也不愿相认,因为其实对于自己身世和过去,她始终是介怀的。
  相对这四个典型的女生,男生在整部片子中似乎成了辅助的工具。是林静的逃避和陈孝正的放弃成就了走入社会干练成熟的郑薇,其实两个男生的选择虽然对女生略显残酷,却都让人能够理解,林静回来找过郑薇,但是却看到了她向陈孝正表白的那一幕;陈孝正看似高傲,却难掩内心的自卑,女生愿意与自己一起受苦,但是他不愿意,他的离开,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是对郑薇爱的体现呢?其实我私心地认为,郑薇与陈孝正没有谁对谁错,如果留下来,男生要放弃前程,如果离开,女生要失去爱情。人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还是那句话,“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反而老张是整个电影最大的催泪点,一直当着神秘的痴情送花人,整日吊儿郎当却是爱得最纯粹的一个,不牵扯前途名利,也不妄想占有侵犯,一束墓前的满天星,一句“我甘愿做你的配角”,引得全场一片啜泣声。
  很喜欢影片的结尾,回到那个海洋馆,回想当时的场景,看着郑微高兴地奔向陈孝正的慢镜头让人不禁唏嘘,本是分手礼物却用一个浪漫的求婚谎言去实现的,也许陈孝正是在欺骗驯兽员,欺骗郑薇,亦或是欺骗自己:真想给你一场浪漫的求婚,可是有时也是身不由己。
  《致青春》引发的是一场回望。郑薇说: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是我不愿意同意的。回望青春,总是有那么一点点遗憾,如果当时能够勇敢一点,如果当时能够坚定一点,如果当时愿意豁达一点,如果当时愿意承认自己错了,愿意改正一点……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是另外一番模样。所以说“致”不如说是“祭奠”。因为编剧、导演、甚至原著的青春,仿佛已经死了,这样的青春观太过颓废悲观,我更喜欢几年前《老男孩》对青春的致敬,青春是热情,是好奇,是勇敢,是尝试,是不信邪,是不放弃。如果在这场回望中,我们懂了些什么,那么何须回去,何须忘记,又有什么来不及?青春应该是一株火苗,只要一直呵护,它就可以一直燃烧到生命的终止。
其他文献
给十三岁和十八岁的我  ——题记  [1]  有一年我在书店翻到一本文集,里面大多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抒发自己对青春的感叹。像约定过了一般,题目都是:十六岁在XX。后面的XX,填的都是美国、日本等异域地名,那些因为听过多次所以感觉不远实际上却和现实隔山隔水的地方。  那一年我十三岁,才刚刚褪去小学生的稚气,只能凭几本小小的杂志幻想将来的生活。那天我翻到那本书的心情不言而喻,认认真真把里面的文章通读一
知了的聒噪不安划破夏季黄昏的霭,反复地看了一里薄凉写的《去,给这个世界瞧瞧》,想着还剩12天就打响的中考。与此同时,刚结束的模拟考给了我当头一棒,心灵渐欲瓦解。  我不像一里薄凉那样拿着艰深晦涩的辅导书,问老师各式各样的问题,而是独自在座位上钻研令人深恶痛绝的题目直到焦头烂额,有时整个上午都不曾离开座位。不知是思想的执拗还是自尊的恐惧,总不乐意向老师请教。直到现在我才深知,我错了。固执是本色,顽固
食物也是带有情感的,当食物通过色泽和味道,在途经味蕾时,会把它的心情传递给我。比如吃苦瓜时,淡淡的苦味和不绝的醇香,就像一千多米海拔高度上盛放的向日葵田一样使我宁静;又比如夏天里上完两个多小时的大课,冲到食堂里点一大块西瓜,那凛冽的甜与凉,洒脱与激情,一并滑入食道。  再比如,在吃了好几天鸡腿后,我突然莫名地伤感起来。  那是九月的一个傍晚,我坐在清真的敞篷餐桌旁,吃完一只鸡腿,看着九月绵绵细雨,
2013.1.21  火车站里特别吵,我站在站台上抓着你的手絮絮叨叨。其实无非也就是些“保重身体”“好好生活”之类的废话。我却还是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在我的世界你一直是需要人照顾的小孩,现在小孩独自一个人踏上异地求学的道路,我看着依旧嘻嘻哈哈的你,竟然有了“好像嫁女儿”的念头。这念头一出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冷战,而你也很有默契地冒出一句:“你好像我妈。”  火车到的时候你随着人流往前挤,转身得干
神马都是浮云。说出来就散了。我们让全世界都知道你的秘密。但是你们可要把自己的树洞の客银身份包好,裹好,藏好,埋好了哈,表让银发现呀!    树洞の客银/晓婷:我人缘还不错,念高一。但是我在新学校里没有一个可以交流的朋友,新学校里的同学大都是帅哥美女,脸上都是没有什么的。看到他们这样成群结对在一起玩,我很自卑,因为自己没别人厉害,没别人美丽。可世界上又有哪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呢?  神马会长answer
○1○     我背着吉他走下楼梯,心里一阵忐忑不安。  暑假来临,妈妈安顿好了新家,又安排我去参加吉他班。当然,学费是我自付的,吉他也是我一个人去买的。我帮妈妈折拜神时烧的“可丝”,100张得5块钱,每次折完后,十指都会被金属粉末染成红扑扑的颜色。接过妈妈手中红红的钞票,一张张存折,叠加,攒了四个月后,终于如愿走进琴行,取下那把乳白色的吉他,轻轻拂去灰尘,琴码下面有一行黑体字英文,乖张的笔调。 
有时我会想,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与你我相似的故事,是会觉得温暖还是感伤?只希望你不要责怪我就好,Summer。  很遗憾,你插班到这个班级,我没能成为第一个和你说话的人。彼时我心里正被阴霾拥堵,而你如夏花般灿烂的笑容使我的心情立刻明朗起来。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不被你澄澈的眼眸和如花的笑靥感染,你的幽默使我快乐起来。谢谢你,Summer。  我天性淡漠,不懂得如何表达心意,也与每一个朋友保持着距离,直到遇见
No.1   单洛的声音带着一点点好听的鼻音,轻轻地叫我的名字。  想象中,这只是,想象。他会微笑着看着比他矮半个头的我,然后轻轻地靠近,附在我的耳边,说,其实我挺喜欢你的,很久了。  然后,我就点头,抱他一下,很轻很轻地贴在他耳边,说,我也是,很久了。  在之后,我们就牵手,扔掉手上所有的东西,一起跑出学校,什么都不管,在大街上、电影院
自从穿了人字拖,买鞋钱省了,搭配时间省了。从前穿着小高跟,腰酸背疼腿抽筋。现在好了,穿上人字拖,一口气上六楼都不费劲儿!一个夏天穿着人字拖一走路整栋楼都能听见的围姐,自由励志滴飘过。你还追呀,我进屋了!  教室里那根粉笔一直敲不停,其声音就像那块黑板不停地呻吟。枯燥炎热的夏季,我们多想快点放暑假啊,多想回家找妈妈啊……  夏日里,大多数的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游泳,在水里像只黄小鸭一样自由自在;夏日里
那些年,你们并不知道什么感觉才叫真正的喜欢,你们就以朋友的身份,一直在彼此身边,陪伴了最美好的季节时光。  壹 昨天  阿左的声音从窗子外传进来的时候,小杓正窝在沙发里,叼着蓝莓味的棒棒糖在看电视屏幕上的那个因为喜欢而变卑微的女生正努力地变优秀。阿左站在楼下一声接一声地喊,小杓,你出来啊,我们去踏青。  然后小杓趿拉着棉拖鞋,披头散发地趴在窗台上冲着楼下只穿了一件小夹克的阿左喊道,你脑子进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