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癌症打靶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6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由于其“多发”和“难治”,让人们长期处于“谈癌色变”的境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了,但威胁人类健康的癌症也越来越猖獗了。治疗恶性肿瘤传统的方法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这些方法都有适应症和局限性。例如,化疗的应用虽然至今己超过半个多世纪,由于化疗药物在大量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大量地杀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因此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很多病人因为不能耐受化疗而中途停止,也有一些人因为化疗破坏了自身的免疫系统反而加速死亡。这时,人们想到是否可以有一些只杀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方法,于是肿瘤的靶向治疗应运而生。
  
  什么是分子靶向治疗
  
  顾名思义,“靶向治疗”就是“有的放矢”地治疗肿瘤,将肿瘤器官、细胞和分子作为“靶”,用一些药物或其他杀伤肿瘤细胞活性的物质作为“箭”,直接对准肿瘤这个“靶”,将其杀伤。这样,对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功能的影响就会较小,可以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分子靶向治疗就是以肿瘤的分子作为“靶”,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采用阻断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血管生成、封闭受体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或促使肿瘤细胞“自杀”身亡。它是现代肿瘤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代表了肿瘤生物治疗的最新发展方向。分子靶向治疗之所以受到密切关注,并引起研究者不断探究的兴趣,是因为它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针对性”,靶向治疗的药物通常是高度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而不杀伤或很少损伤正常细胞。因此,其毒副反应小,效率高,患者容易接受,是今后肿瘤治疗的新趋势。
  
  分子靶向治疗的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研究和医学生物技术的发展、应用,特别是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分子靶向治疗新药研究的进展,现在已经生产出了一些分子靶向药物,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揭开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走上实用化的序幕。根据这些药物作用的分子靶点,可以将它分为以下3种类型:
  以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细胞内存在一个能调节细胞代谢、功能、增殖分化、凋亡和应激反应的信号转导系统。它们由能接受信号的特定受体、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其作用的终端所组成。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和作用,形成复杂的网络。在正常的细胞中,这个网络系统的工作是非常有序的,每个分子都安分守己地“各司其职”,如果这个网络系统的有序性受外环境的干扰(如污染的空气、吸烟、外界压力等)和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被打乱时,就会引起细胞发生变异,成为癌细胞。因此,如果能够找到一些药物,直接作用于引起细胞发生变异的分子,防止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发生变化,就可能阻止癌细胞的产生。
  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肿瘤也像正常组织一样需要血管网络来提供氧气、养料,并及时清除代谢产物。恶性肿瘤往往有非常丰富的自身血管网,因此它生长很快,危害到正常组织。如果能够阻止恶性肿瘤血管的生长,就等于阻断了它的营养来源,肿瘤也就会自行消失了。因此,可以将肿瘤血管的生成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抗新生血管生成主要采用的策略是抑制基底膜降解,直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抑制血管生长因子的活化。
  以细胞周期调控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细胞就像人一样有生长周期,也有一套复杂和精细调控细胞周期的系统,这套系统控制着细胞的分化、生长和死亡。人类恶性肿瘤的分子特征是细胞周期的调节失控,导致癌细胞的无限“疯长”。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参与肿瘤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靶点,这些分子靶点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基础。
  
  面临的挑战
  
  尽管进入21世纪以来,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己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在肿瘤的治疗上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分子靶向治疗仍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策略上的缺陷 由于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是分子,而忽视了对整个人体的治疗,在许多病理情况下,某一种生物大分子可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它并非起绝对作用,引起恶性肿瘤产生的因素很多,并不局限于分子层次的变化。由于只从分子的角度考虑,结果使研制的药物或活性对治疗整体的肿瘤不够理想,或是使病人容易产生耐药性。同时,人与人之间有很大差异,即使患同一种癌症,用同样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也大不相同,有人有效,有人无效。也有很多患者在治疗初期有效,治疗一段时间后产生耐药性就无效了。所以,癌症的治疗不能单纯地寄托在分子靶向治疗上,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
  分子靶向药物也有毒副作用
  虽然分子靶向药物的毒副作用没有化疗药物大,但仍然存在过敏、心脏毒性、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有的甚至十分严重,如注意不够或处理不当,也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分子靶向药物昂贵
  由于找出一种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要经过大量的药物筛选和临床实验,在技术上要求是很高的,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其中任何一步不通过就会前功尽弃。因此,任何一种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制费用十分高,造成其价格也十分昂贵,就拿治疗肺癌的易瑞沙来说,每粒就要500元,一个月的药费就是15000元,这是普通老百姓难以承受的。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完全根治癌症的分子靶向药物,但其优越性是不可抹煞的,它为肿瘤治疗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所面临的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在与其他方法的综合治疗下,相信消灭“癌症”这个恶魔对人类威胁的时间不远了。(文章代码:100705)
  【责任编辑】蒲晖
其他文献
最近,上海地铁第二运营有限公司在其官博上发布消息,提醒女性穿着太暴露可能导致色狼骚扰,称“姑娘,请自重啊!”后来,两名年轻女子到上海地铁二号线车站内,手持彩板,上书“我可以骚,你不能扰”、“要清凉不要色狼”,以示抗议。  上海地铁发微博完全在于地铁和公共场所中屡屡出现的性骚扰事件。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男性的性唤起更多地是由视觉产生的,这也能解释为何一般男性都喜欢看A片。法国研究人员最近用正电子发射
“我有受教育的权利,我有玩乐的权利,我有唱歌的权利,我有逛商场的权利,我有大声说话的权利。”  ——马拉拉  马拉拉,巴基斯坦一名普通的14岁女学生,却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敬仰,2012年,联合国专门以她的名字设立了“马拉拉日”,美国《时代》杂志也把其评为仅次于奥巴马的2012年度第二大人物。正如《时代》给她的评语所说:“塔利班试图让这个巴基斯坦女孩沉默,但却放大了她的声音。她现在已成为世界女性争取
冰岛、印度尼西亚的火山爆发,俄罗斯的森林大火让本来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了不毛之地。然而绿色并不会就此中止,就像5亿年前从海洋登上陆地的第一个绿色植物一样,植物会把这些地方再次开发成绿色生命家园。  只不过已经在地球上历练了5亿年的植物家族显然已经非常熟悉这些生存环境,并且植物家族也演化出了具有不同特性的拓荒者,用不了多久(不过,要出现森林大概也需要千年的时间)就能为这些“意外”出现的荒地披上绿装。
随着发现的恐龙化石越多,科学家对恐龙家族的了解就越深入。新的研究发现,恐龙家族拥有令人吃惊的多样性:它们有的庞大,有的小巧,有的食肉,有的食草,有的会飞,还有的虽长有羽毛,却只用来炫耀求爱……  1.非洲厚颚龙  非洲厚颚龙学名Pegomastax africanus,直意为“来自非洲的厚颚”。这种恐龙的化石是20世纪60年代在非洲南部的岩层中发现的,2012年,科学家对保存在哈佛大学的这些化石进
每一年,IT界都会有一个最流行的话题——去年是“云计算”,今年则是“大数据”。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增长50%,每两年便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奥巴马政府甚至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谁也无法否认,我们
汞的前世今生  汞俗称水银,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原子量200.59,比重高达13.9,熔点-38.9℃,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人类几千年前就认识和使用汞了。  1908年,德国著名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在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公元前17~前16世纪的古埃及墓葬中发现了一管陪葬用的水银。这是人类用汞的最早记录。  我国研究人员曾经对秦始皇陵园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地球
在人们眼中,黄鼬小头尖嘴,行为鬼鬼祟祟,像鼠;有时还偷袭家养的鸡、兔,又像狼,故称其黄鼠狼。  捕鼠能手  黄鼬体长25~40厘米,尾长13~18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黄鼬长了一身长长的、金黄的、软软的毛,摸起来非常舒服。闪闪发光的眼睛,就像两颗晶莹透亮的小玻璃球。半黑半白的胡须中间长着一个像花骨朵似的小嘴,可是里面却藏着锋利的尖牙,这是为捕杀老鼠准备的“利器”。  黄鼬一见到老鼠就奋不顾身猛扑过
石城灯彩源于赣江源头江西省赣州市境内的石城县。石城地处江西東南、赣州地区東北,東南紧靠武夷山,界临福建宁化、长汀,以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南唐保太十一年设县,是客家人南迁的重要通道。在1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石城民间渐渐形成了“事事当中有规矩,样样规矩不离灯”的风俗。  石城灯彩的起源  石城灯彩起源于唐末宋初,与客家人南迁关系密切。从汉明帝开始,中原就有“元宵燃灯”之俗。相传汉明帝
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DNA双螺旋结构假说的论文,今天DNA双螺旋结构已经获得广泛认同。这个学说的核心是,人的细胞核染色体(DNA)的结构是双螺旋形。双螺旋的两根螺旋主干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又由磷酸、戊糖(又称为五碳糖)和碱基组成。而双螺旋之间的连接是由碱基之间的磷酸酯键来完成的。  人和动物细胞核苷酸中的碱基有四种,即胞嘧啶(C)、胸腺嘧啶(
男人留须与职业有关  英国科学家研究显示,男士留须能反映他们的职业:行政总裁(CEO)和学者通常不留须,给人干净整齐之感;演员等艺术工作者爱留须,塑造“型男”形象。据报道,该研究分析英国470名具影响力的男士,结果发现,70%的音乐家留少许须根,63%的广告界男士会在下巴留须或留山羊须。分析还指出,76%的行政总裁每日剃须,只有24%会留须或保留少许须根;73%的高级教授和60%的高智商男士不会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