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彩的导入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py2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导入是教学的引子,导入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调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这也是广大教师重视导入的重要原因。综观各种优质课与成功的教学案例,导入都融入着教师的智慧与独特的教学特色,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充满着魅力,能够吸引学生极大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关注,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与主体参与,从而为教学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逻辑性与系统性,以往的开门见山式的导入只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枯燥性与知识的抽象性与深奥性,而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抑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学生厌学情绪滋生,而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消极而被动的学习。优化导入,以精彩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话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入环节的设计浅谈如下。
  一、增强导入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繁重的,他们有高考的压力,单调的教学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引发学生心理与情绪的紧张,而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设计导入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导入本身的趣味性,以此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感性的材料之中,让静止的教材、单调的板书、枯燥的知识活起来、动起来,让整个教学变得五彩缤纷。运用了多媒体的导入所带给学生的是斑斓的色彩、滚动的文字、逼真的画面、直观的图片、动态的视频、悦耳的声音,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新鲜的感觉,这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二、增强导入的情感性
  教学不是毫无感情地将知识装入学生的头脑,而是一个知识多向交流、情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设计导入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要以彼此积极的情感来换取对方的正面回应,以强化情感效应。这样拥有教师与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的课堂,学生才能身心放松,才会感受到教师的可亲、学习的乐趣,才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兴趣。因此在设计导入时,我们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本身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
  首先,教师要热爱数学事业,在教学中融入自己的真情。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苏霍姆林斯基将爱视为教育成功的奥秘。 教师必须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设计导入时要对数学教学充满激情,要以生动传神、富有艺术性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也能够对学习充满激情与动力。
  其次,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加强教学与沟通的互动性。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课堂。导入也是如此,在导入中我们也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预留空间,要从绝对的控制者、权威者走向引导者与合作者,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样学生得到正面情感的回应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三、增强导入的生活性
  数学学科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植根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数学信息。而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当的独立意识与生活阅历,这些都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宝贵资源。新课程非常关注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提出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的教学理念。在设计导入时,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加强导入的生活性,以此来唤起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应用意识,让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从生活中提取数学信息,在数学中寻找生活元素,这样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增强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椭圆时,我以鸡蛋的切面来导入,让学生思考这是一个什么图形。这样的导入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密切相关,这一现象学生司空见惯,但是却从来没有想到它与我们的数学学习有关。这样自然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或现象也是这样的形状,学生通过展开主动的思考,说出了许多椭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对椭圆的形状有了初步的了解,自然会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更大的好奇心,从而为教学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导入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我们要认真学习新理念,将其运用于导入环节,以设计出更多新颖巧妙的导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而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为探讨E1A激活基因阻遏子(cellular repressor of E1A-stimulated genes,CREG)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 ecells,VSMCs)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应用正、反义重组逆转
截至2012年1月末,农行兴义市支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融服务点达102个,累计发行惠农卡16.63万张,卡存款达2525.14万元。累计缴存养老金55554人次,金额达1833万元;发放养老金72916人次
摘要:幼儿园《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等教育因素的互动中完成的。我们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都要贯穿师生互动,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同样教师也是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只不过这两者的学习层面不同。在《新纲要》前提下幼儿探索的是知识,教师则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这两者有效结合,互为效应,就能折射出
心肌缺血损伤过程中,胞内Na^+、ATP及pH都出现明显变化。钠/钙交换对心肌细胞的钙平衡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实验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豚鼠心室肌细胞钠/钙交换电流,研究温度和胞内
一、现状(一)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已经建立1.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已经建立。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融资市场的各种中介机构得到了很大发展,商业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阅历都有限。在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思维是不可能自发地得到提升和完善,往往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那么,如何引领是很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  一、让“设问”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维起源于问题,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会对知识产生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于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有怎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教师都非常重视写作教学.但是教师的付出却没有收到相应的回报.教师的辛苦与努力所换来的
摘要: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但课堂上却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会发生师生冲突。本文通过对课堂冲突种类的分析,揭示了课堂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并提出了应对课堂师生冲突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 师生冲突 种类 原因 策略  课堂教学由诸多因素构成,如教学内容、学习主体(学生)、指导主体(教师)等,而连接这些因素并贯
村镇银行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对缓解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系列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化发展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有效的金融风险控
细胞骨架系统是细胞内的重力感受系统。已知微重力导致的细胞形态、功能、信号传导等多种变化均与细胞骨架系统变化有关,但微重力对相关基因调控的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以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