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使作文走向深刻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uckxsb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在的作文题大多怎样命题
  目前,在各级各类测试中,学生作文偏题现象都十分严重,这与学生对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缺乏了解有关。我们先看一道作文题,看它是怎样命题的。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
  审题,首先要弄清材料的核心内涵。这则材料的核心是什么?通俗一点讲:写什么?有人说谈生命,有人说谈想象。到底谈什么?“这种想象”是什么?——生命的想象。因此,核心是谈想象对生命的意义,想象在生命中的作用。通俗地说,就是生命的姿态。
  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三个:生命、想象、阻隔。因此,核心立意:生命与阻隔,生命与想象。
  这个题目能不能创新立意?如果把题目改一下: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请你比较,有什么区别?少了“富有诗意的”几个字,增加了题目的开放度,生命可以突破任何阻隔,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不过是“富有诗意的”哲学家的愿景而已。因此说,生命难以突破阻隔。从这一观点来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结合学生的切身体会,可以联系自我,谈深谈透。
  如果单纯谈生命、想象、阻隔,都会被视为不切题。
  如何提升文章的深度与高度?须进一步辨析3个关键词的内涵。生命:生命包含三重意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这里显然重点要谈的是人的精神生命;阻隔:这里是束缚、限制、障碍的意思,又可分为外在的、内在的、时间的、空间的等等;生命就是想象,这里的想象可以理解为自由、热烈、奔放、绚丽、五彩,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诗与远方、美好、灿烂等。生命、想象、阻隔,到底具体是什么意思,根据什么确定?文章内容的选择,内容不同,立意不同。
  纵观近年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均导向积极:
  1.关注生活,关注现实,贴近青年自身,贴近社会热点,强调生活体验,注重道德引领,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
  高考作文,普遍對现实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因此使考生减少了对试题内容的距离感和疏远感。优秀的作文材料,暗合社会热点,不会直击社会热点,但会间接影射现实生活。不仅要考查写作能力,也要考查考生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注,引领青年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青年成长,关注时代精神。
  2.注重思辨能力的考查,向理性靠拢,逐渐从抒情性的命题向议论性,也就是理论性的命题转化。高考作文走向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强制的主题性命题走向非主题性命题。如“拒绝平庸”,主题是命题者规定的,考生不能违背。材料作文,不规定主题,要你在材料和问题面前拿出自己独立的见解,体现主体性、创造性,实际也是一种竞争力。二是逐渐从抒情性的命题向议论性,也就是理论性的命题转化,这也符合世界各国高考命题的共同取向。
  3.开放度大,指令性强
  高考作文,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度大,不设置审题障碍;多向思维,全面立意。衡量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标准就是思维可以是多元的,但题意必须是明确的;命题的材料可以是浅显的,但思想内涵必须是丰富的。好的命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能激活考生智慧的“潜在量”,这种潜在的智慧,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沉睡着的,只有在命题的规定和想象自由的双重冲击下,才能激发出灵气的火花来。高考要防止押题、防止套作,又必须有一定的限制。
  这些都要求我们:学会写思辨性的文章。
  二、思辨,使立意走向深刻
  何谓“思辨性”?“思辨”一词在词典上的意思是:①哲学上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②思考辨析。
  “思辨性”,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对一些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思考、辩证分析。“思辨”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思考辨析,看问题不人云亦云,不囿于成见,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思辨能力从其本质上看,其实表征着人的理论素养,凸显的是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思辨,是议论文的生命,好的议论文应既有思想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宽度。
  思辨如何体现?运用辩证思维,提升立论的高度。观点思想有震撼力,见解独到,卓尔不群。
  例: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这个题目写什么?是快好,还是慢好。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快好”“慢好”,这涉及对“快、慢”的个性化的理解、独到的体验与感悟。
  有考生说得很好:“快”有利也有弊,在我们的生活中,该快则快,但该慢时一定要慢。心理学家告诫我们:请把追求的脚步放慢一些,请把对利益的索取放缓一些,去掉三分急切,留住三分闲适,过随遇而安的生活,就能开心许多。我强调慢的智慧,不是要否定“快”,“慢”是相对“快”而言,并非拖拉、散漫、懒惰。“慢”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智慧、随意、细致而浪漫的生活方式。这种“慢”并非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慢”确实是一种智慧,但不能因此否定“快”的价值。只有在不该快的时候和不该快的地方,“慢”才能体现出价值。“快”是外部世界节奏加快、竞争增强的要求,但也是急功近利的体现。我们要批评的是“一味求快”,因为它是对自然规律的漠视。快是追求效益,快能先拔头筹;慢可明察秋毫,慢能统筹全局。快让我们不拖沓偷懒,不虚度年华;慢让我们不焦躁盲从,不急功近利。我们不只追求速度,更要追求质量;有意义的慢,也不是缓步前进,而是为快储备动力。“快中有慢”和“慢中有快”也是一种智慧。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调和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7/08-0121-01    教材分析: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尽量让学生用心去欣赏感受色彩,掌握必要的色彩知识,以便让学生把色彩知识的学习运用与自己的生活感受相结合。由于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学生运用色彩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设置了新课导课;知识新授;
内容提要“平分今古”是晚清经学家廖平一生最为重要的论断之一。廖平的“平分今古”,是基于“素王改制”与《五经异义》这两个基础而提出的。廖平在学术生涯早期的《春秋》学研究中,建立了一套极具个人特色的“素王改制”理论,这个理论成为了“平分今古”的新义理;而后,他又通过《五经异义》,初步建构了“平分今古”的礼制体系。厘清这两个基础在“平分今古”中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明晰“平分今古”的性质与意义。  关键词
摘要:在开发与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了解乡间口头语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把方言“搬进”课堂,拉近学生与社会距离,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达到增加语言积累,增强语言运用能力,传承乡土文化。  关键词:乡间口头语;了解;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1-0021-02    活动设计思想: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
关键词党史叙事 党史分期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自从人文社会科学出现语言学转向后,西方学术界率先开始将话语分析的方法应用于历史研究,国内学术界在吸收和借鉴话语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将其运用于党史研究之中,解析党史的话语与叙事,在探究权力同话语和叙事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研究对于中共自身理论与其叙事之间的相互关联,特别是叙事逻辑转型背后的理论动因关注较少。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中共,主
摘要:有效性是教学活动追求的重要目标。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起点定位、目标设置、问题设计、练习设计等“低效”现象的透析,思考问题症结,以寻找出路,走向高效。  关键词:数学课堂;低效现象;透析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46-04  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空前重视。探寻“有效”课堂,不妨从发现、分析和改
适合话题:  名利;豁达;  胸怀;追求;  大师风范  1858年,达尔文在伦敦收到一封华莱士寄来的信,信上附有一篇关于生物演进的论文。华莱士提到有一次他在马鲁古群岛收集标本时染上了疟疾,高烧卧床时,长期在他脑中凌乱模糊的理论在病中清晰地浮现出来,他认为大自然对生物有长期的“自然选择”,才造就了今日物种的样貌。等高烧一退,华莱士就将此看法写成论文寄给了达尔文。  达尔文收到信后深感吃驚,因为华莱
摘 要:逻辑推理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运用逻辑推理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探究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此,要设计有结构的问题,提供有结构的学具,创设有结构的活动,重视课外活动。  关键词:科学探究;逻辑推理;问题;材料;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9-0054-0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
内容提要 价值相对主义的兴起是现代思想史一个值得检讨的重要课题,它一方面表现为在哲学本体论上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质疑和拒斥,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无根基的生存状态,因而成为现代文化的精神症候。追寻价值相对主义的根源,它表面上源于现代社会结构变化所导致的相对性、流动性和多元化生存体验,从而放弃了对绝对价值的寻求,实质上则是现代思想观念赖以建立所凭借的价值存在根基的毁坏和缺失所致。因此,如何在梳
内容提要 医药卫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服务治理、医疗保障治理和药品供应保障治理是医药卫生治理体系中紧密联系、互为支撑的三项基本要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救治中,我国医药卫生体系在整体上经受住了“大考”,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治理短板。从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来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是优化能够适应现代风险的医药卫生体系,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实现健康干
内容提要 我国石油资源供给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石油行业的高度垄断、成品油进口资质门槛高、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失灵。石油资源供给困境突显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反垄断法律规定自相矛盾、对规模经济的控制协调不足、垄断行为未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因此,必须出台有关反垄断行为的实施细则、在反垄断法中坚持规制行为主义与规制结构主义并用,并将垄断行为纳入司法审查机制。  关键词 石油资源 柴油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