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铁报的可行性与发展策略探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362222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恰逢长春地铁开通前夕,本文以长春的交通情况和长春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阐释了长春地铁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初期的发展运营模式和发展策略分析。力图为地铁报的创办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地铁报;传统媒介;新媒介融合;新型营销
  长春是一座“春城”,也是有着“东方底特律”之称的车辆工业强市。其城市轨道建设也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铁报这一新兴媒体也必然成为长春媒体份额中显要一分子。本文将对即将创办的长春地铁报进行多维探析。
  一、长春的交通及媒体状况
  长春在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是:“市区基本建立以快速路、快速轨道交通和准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功能多样化和结构合理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基本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至此,长春地铁报的发展空间就有了可预测性的上升。
  长春市的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在新媒介的冲击下主要报纸都面临着发行量下降、广告商减少的情况。随着地铁报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强劲发展态势与长春地铁的即将开通,各报也纷纷积极争取与地铁部门的合作,争取这一不可多得的转型发展机遇,筹备长春地铁报的创办。[1]
  二、長春地铁报发展的运营模式
  地铁报在中心城市的发展势头良好并预示着地铁报会随着其它城市地铁的开通进一步蔓延、壮大。根据国内各地铁报的运营及结合当今媒介现状,笔者将地铁报运营模式以下图表示:
  1.相对封闭的地铁空间
  地铁报的发展在相对封闭的地铁空间内,人们出行偏向选择地铁来保证出行便捷。相对乘坐地上交通乘客有固定的时间与平静的心情来阅读,选择性地接受信息,乘客也容易重拾对纸质报纸的阅读习惯。
  2.新媒体的干扰
  人们在地铁这一相对封闭的公共阅读场所也会选择等新媒体消遣,但由于地铁内信号较弱、不稳定且地铁内没有无线网络覆盖,使乘客对这一部分媒介的使用占用比例减少了。且地铁报的免费发送对公众比较有吸引力。
  3.免费报纸的盈利
  地铁报作为世界知名的免费报纸代表,从免费变为收费可能性几乎为零。商家在地铁报上可投放广告或冠名举办活动来吸引接收地铁报上信息的目标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引发目标受众的消费行为。[2]
  4.地铁空间内的竞争
  大陸范围内的地铁报大体是一城一报的模式,但个别城市也出现了一城两报的情况。多家报纸同分蛋糕的情况也可能发生。不良的竞争也许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或许可以采用共同协商,分区经营的竞争渠道。
  5.地铁报的内容
  正确评估本市内地铁乘客的选择性需求调整报纸内容的各部分信息比例。还要调整消费信息里各部分比例,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广告推送。且这部分要随着外界的发展随时调整。此外,要以多碎片化的信息来对应乘客多碎片化的时间。[3]
  三、长春地铁报的策略分析
  长春地铁报的创办势在必行,而其具体办报策略可以根据现大陆各大城市地铁报运行情况进行探究,让受众切实有乘早班车品尝精神文化早餐的愉悦体验。
   首先,将长春地铁报定位为生活资讯类报纸,且注意差异化竞争。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纸张质量。报纸的版式可以定为16开,方便在狭小空间内翻阅。报纸的广告与消息内容分开,参考南方报系的《南方周末》。其次,新型地铁报的内容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创新,保持原有传统媒体的文本传输外也可开拓立体化传受,如在每天地铁口设置二维码扫描,下载一天的地铁报相关的歌曲与视频,这样受众就可在乘坐地铁时得到全方位视听感受,且突出了伴随性优势。此外,一些天气预报、报纸寻人、公益活动等服务都可以参与进来。一些增值服务也可以提上日程让报纸的盈利渠道更多元。再次,处于全媒体时代的当下地铁报,必定要顺应形势,创办初期就筹备官网在线阅读与APP等媒介融合新模式,拓宽地铁报的经营渠道,如举办以地铁报为基点的活动等,也可与微信微博等新新媒体进行合作,提供平台让受众参与话题讨论等。最后,地铁报的营销模式同样可以拓展,在把握好在地铁这一阅读空间的占有率外可以将其向其他轨道推广,如公交,轻轨,飞机场等,这不仅需要部门间的沟通,同时也需要报纸内容的包容性。这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又无法忽略其发展空间的弹性拓展。综合来看,全城交通辐射战略是可行的。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完善,城市的精神文化需求空缺也亟待填补。这即是传统媒体的发展机遇,也是全民文化诉求的满足挑战赛。城市交通的完善急需媒介的地上地下信息的传播。不仅要考虑如何经营下去,还要斟酌如何成为理性的传播个体与大众的舆论引导者,助推长春的和谐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颖,刘鹏.中国地铁报共论“明天”—第二届中国地铁报峰会综述[J].
  新闻记者,2011(1):23-25.
  [2]李莹,喻国明.开往报业春天的地铁报[J].中国报业,2008(8):37-38.
  [3]陈国权.地铁报的价值认知和空间发掘[J].中国记者,2008(9):50-51.
其他文献
在我国,有很多基层法院由于编制和财政的原因都没有按要求配备司法警察力量。同时,颁布实行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条例又明确了司法警察需承担法院机关警卫职责,而如何发挥司法警察在处理上访案件中的警卫作用是机关警卫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如果司法警察真正履行其警卫职责,那法院能更好的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且能够更有效的完成处理上访案件工作,使法院审判工作正常并顺利进行。本文拟就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警卫职责作一探讨。 
期刊
【摘要】:图书馆社会责任是指图书馆用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对它的决策或者活动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负责。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应包括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定义、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特征以及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分类。  【关键词】:图书馆;社会责任;责任类型  图书馆自其诞生以来一直承担着保存人类社会文化遗产、为社会公众提供书刊资料或文献信息、对社会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的角色,它不仅是人类社会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也是人类社会
期刊
【摘要】:图书馆是文献、知识、信息的记忆装置和扩散装置,图书馆文化的增值与扩散是通过文献的充分利用实现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品牌,是一所大学的“形象大使”,同时也是有影响的“文化名片”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也是大学办学水平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  【关键词】: 图书馆;大学文化;文化教育;素质;课堂  图书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翅膀。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日益提
期刊
【摘要】:从2004年起南宁市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更有世锦赛等国际赛事在南宁举办,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星级酒店(主要指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作为对外展示南宁市甚至广西的窗口作用越来越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南宁市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的员工进行了调查,了解了这些酒店外国客人的入住情况,了解了员工的外语水平及其提高外语水平的意愿,并对南宁市的三星级酒店以及桂
期刊
【摘要】:图书馆是高校建设的主要基础,对高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图书馆是传播精神文化的来源,也是促进师生对世界文化接收的载体,对高校师生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需要良好服务于大众,才能保证其持久性旺盛。所以,评价图书馆工会的质量,其服务是主要的衡量标准。本文对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会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改善方针做出思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工会工作;深入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改革不断地推进和深入,高校图书馆人本管理也摆在了重要位置。文章主要讨论了人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措施,即提升管理者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建立完善以馆员为中心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构建图书馆服务文化。  【关键词】:图书馆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从网络上获取相关的信息以及知识,他们不太愿意到图书馆来查找资料。 面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就要不断创新自身的管理工作,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图书馆手段相结合起来,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工作创新;探索  高校图书馆具有知识密度高、信息储存量大、先进的服务手段等特点。 但是,高校图书馆却不是社会
期刊
【摘要】:本文从“以人为本”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出发,阐述人文服务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树立图书馆“以人为本”的公共责任意识和“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优化服务工作。  【关键词】:以人为本;图书馆;服务理念;读者第一;服务宗旨  《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提出“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这一宣言正是“以人为本”精神在21世纪图
期刊
【摘要】: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工作呈现出的 信息资源多样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形式集成化、服务方式扩大化等 特点,提出了图书馆应从扩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意识、建设特色数据库等方面创新工作思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工作;创新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正在加速形成,并作为文献信息集散中心和知识信息传递与服务中心的图书馆带来了时代的挑战
期刊
【摘要】:图书馆工作评价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其基本要求应是围绕目标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的价值判断性评价;评价工作中不排斤方法的多样性,但应追求最优化,即体现高效率、高倍度、客观性、全面性与经济性;当前还应特别注意探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图书馆工作;工作评价;管理目标  一、图书馆工作评价  图书馆工作评价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来评价图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