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让学生能说会写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y_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面对低年级学生用词不当,语句不通,表达不流畅的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有效的说话写话训练,将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教材;低年级;说话;写话
  【中图分类号】G6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12-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低年级说话写话是中高年级习作的基础。但低年级课时容量有限,主要集中于识字写字、课文教学,分配给说话写话的课时相对较少。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利用教材,高效完成说话写话练习?这成为一线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仿照教材,练习说写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有许多“识字课”是由词串和儿歌组成。其中,词串和儿歌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结合生活情境设计,读起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进行说话写话的练习。
  如《大小多少》,在教学时,我先让孩子反复朗读课文,找到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孩子不难发现课文是将同类事物比较大小多少,大的在前,小的在后,多的在前,少的在后。我又适时提醒孩子要用上合适的量词,做到字数相等,句式统一,这样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
  经过这样的指导,孩子们基本也能自编儿歌啦!有的孩子说:“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山羊一头牛。”有的孩子说:“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西瓜,一个梨。一边多,一边少。一串葡萄一个桃。”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创作出了一首首属于自己的儿歌。
  二、巧用插图,有序说写
  教材中的插图以其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低年級语文教学本来就要教学生看图写话。如果能够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巧妙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指导孩子说话写话,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日月明》中的一幅插图,画的是小朋友植树的场景。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这两句话和前面的四句话形式有所转变,看似关联不大,不易被学生理解。因此,我转变思路,先从植树的这幅插图入手。我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孩子们很快发现图上画的是几个孩子在山坡上齐心协力认真地植树。我又接着引导,瞧,小树长得这么好,是一个人的功劳吗?“不是,是小朋友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孩子们抢着回答。现在你们理解后两句的意思了吗?
  有了这幅插图作铺垫,孩子们轻松理解了课文内容:一个人,一棵树的力量是弱小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一起种树,才能让荒山变成绿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价值。而后,我又指导孩子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将小朋友植树的过程细化,说具体。课后再进行看图写话。有了课上的引导和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孩子们完成得相当出色,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课文中的插图,语文园地中的插图也能有效利用起来。如语文园地二中有一幅山坡草地图,并给了小鱼、小鸡、虫子、一座山、四朵云等词串。教学时我让孩子们观察插图后用“我看到了(  )的(  )”这一句式说一说。如“我看到了(可爱的)小鸡。”“我看到了(碧绿)的(草地)。”……当孩子们能说出这样的句式后,我又指导他们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并且每种事物都可以就颜色、形状、大小、味道等说得更具体。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这幅插图描绘得生动具体。
  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与文本相辅相成。教师教学时若能抓住插图这一载体,进行适当的说话写话训练,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又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序可依,进而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三、借用留白、想象创编
  对文本留白处进行想象、填补、创编也是练习说话写话的有效途径。这在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如《秋天》这篇课文描写了秋天的天气、树叶、天空和大雁。但在孩子们心中,秋天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远不止这些。因此,课堂教学时,在课文空白处我适时让孩子们填补,进行说话练习。第一段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是秋天的普遍现象,但也有例外。我让孩子们结合生活经历想想秋天树叶除了变黄,还能变成什么颜色?红色、金黄色、橘色、绿色……孩子们不难说出秋天各种树叶的颜色。如何把这些五颜六色的树叶组织成流畅的语言呢?我将文本稍作修改,给出提示,让孩子们填空,一下子降低了难度。秋天到了,有的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有的树叶〖CD#4〗;有的树叶还是〖CD#4〗。孩子们妙语连珠,甚至用上了比喻、拟人的修辞,令人欣喜。例如“有的树叶红了,像一团团火,有的树叶还是绿色,丝毫不受秋姑娘的影响”等。
  第二段通过描写大雁南飞的景象,体现秋天的到来。秋天动物的变化显然也不止这一个。我让孩子们课前查找相关资料,课上给出提示语进行填空。动物们在秋天的变化可大不一样。候鸟类的动物飞向了温暖的南方,像燕子、大雁、丹顶鹤;冬眠类的动物提前准备冬眠,像青蛙、乌龟、狗熊;还有一些动物急着准备过冬的粮食,像松鼠、蚂蚁等。
  就这样,孩子们在补白中对秋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爱上了美丽的秋天。课后,孩子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留住秋天。有的用镜头捕捉秋天的美景;有的捡起各种树叶做成秋天的剪贴画;有的用画笔描绘出秋天的绚丽多彩;还有的用文字记录下秋天的美好。
  教材中像这样的“留白”还有很多,这些“无”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有”。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吃透教材,利用好这些文本留白,提高孩子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让孩子们植根于文本,徜徉于书外。
  教材是学生练习说话写话的绝佳素材。教学时教师应立足文本,不断探索,多种途径开发教材资源,努力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浓厚兴趣,让学生能说会写,为今后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1-19.
  [2]束晨一.巧用“识字”训练说话——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小学语文教师,2018(09):60—62.
  作者简介:叶瑶(1989.12-),女,江苏无锡人,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BC(黄芩苷)与GD(栀子苷)(7∶3)配伍对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100只SD雄性大鼠,体重270±20g,建立永久中动脉阻塞模型(PMCAO),术后苏醒大鼠,根据Zea-Longa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评分在4-5可用作后续造模成功实验;实验动物分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BC与GD(7∶3)配伍120mg/kg、60mg/kg、30mg/kg组。各组均于造模12h后开始给药,每天一次,连续给药一个月。
  1.BC与GD配伍对缺血性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
目的
  探讨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后两种成分入脑率及抗脑缺血损伤的药效机制,为黄芩苷、栀子苷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SPF级SD大鼠,雄性,体重270±20g,MCAO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苏醒大鼠,根据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评分1~3可用作后续造模成功实验。实验动物分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黄芩苷组(BC)、栀子苷组(GD)、黄芩苷:栀子苷7:3配伍组(PW),其中假手术组只分离CCA,不结扎血管。假手术与模型组灌胃0.
肾康栓现收载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由大黄、丹参、红花、黄芪组成。具有降逆泄浊,益气活血之功效,主治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病所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和肾功能衰竭期中医辨证属湿浊血瘀证者。肾康栓为肾康注射液的改良剂型,然而注射液剂型由于其成分的复杂极易导致不良反应,近年来有关肾康注射液导致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全身反应(发热,过敏性休克)、血管刺激症状、皮疹、心前区疼痛等。2009年肾康注射液因个别批次热原不合格导致暂时停产。肾康栓目前尚无不良反应的报道,且
目的:
  通过对川楝子、小茴香及两药配伍后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给药后大鼠生化指标测定和病理切片观察,探讨川楝子配伍小茴香减毒机制。
  方法:
  1.分别建立川楝子提取物主成分川楝素和小茴香提取物主成分反式茴香脑的HPLC测定方法并测定含量;
  2.分别建立大鼠血浆和肝、脑组织中川楝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方法,及大鼠血浆中反式茴香脑浓度的气相色谱与质谱连用(GC-MS/MS)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依据建立的方法考察川楝子、小茴香和两
目的:通过研究山茱萸果核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果核进行质量评价研究,为山茱萸果核防治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提供依据,为其作为保肝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1.利用醋氨酚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内生化指标(AST、ALT、MDA、GSH-Px、SOD)及病理切片观察,考察山茱萸果核、果肉、全果防治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差异。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对山茱萸果核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比较山茱萸果核大孔树脂不同洗脱部位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差异,筛选山茱萸果核防治
目的:按国家药品注册法规的要求,考证古代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处方和制法及临床应用;揭示百合地黄汤古法制备的煎液化学物质构成;通过网络药理学平台预测百合地黄汤治疗抑郁症的功效成分、关键靶点和作用通路,为古代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物质基准制定奠定基础。
  方法:1.采用古籍文献和现代文献研究考证的方法,确定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处方、制法、主治病症及用法用量。
  2.利用UPLC-Q-TOF-MSE、GC-MS、ICP-MS的高效分离及快速分析技术,分析、鉴定百合地黄汤煎液中非挥发性、挥发性成分和化学元
目的:通过改进金茵利胆胶囊的提取工艺,建立制剂质量评价体系,并初步评价其药效,为减少金茵利胆胶囊的临床用药剂量、提高制剂稳定性提供实验依据,为金茵利胆胶囊的二次开发提供依据。
  方法:1.采用膜分离技术,通过单因素考察、正交试验,以有机高分子膜的截油率及膜通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的膜分离工艺参数;同时考察膜分离前后挥发油的物理性质。
  2.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对制剂处方中茵陈等四味中药的挥发油部分进行环糊精包合;以挥发油包合率为评价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工艺条件,进一步采用薄层色谱法(TL
目的:以酸枣、文冠果为例,对中药非传统药用部位进行资源化开发利用,通过对酸枣非传统药用部位果肉中的多糖与铁的合成工艺进行考察,并采用多种方法对酸枣多糖铁进行表征,进一步考察酸枣多糖铁抗氧化活性及体外释铁速率,以及酸枣多糖铁抗缺铁性贫血作用,为将其开发为新型补铁制剂提供方法参考。工作围绕酸枣非传统药用部位资源的综合利用展开研究,为进一步中药非传统药用部位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方法参考和理论依据。
  方法:1.正交设计法优化酸枣多糖脱色工艺,采用响应面法对酸枣多糖铁的最优合成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紫外(UV)
目的:红核妇洁洗液是由单味药材山楂核经干馏等现代工艺制备而得。目前,红核妇洁洗液还存在质量控制薄弱、物质基础不明、抗菌作用机制不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本课题从质量控制、物质基础及抗菌作用机制等方面,对红核妇洁洗液进行质量控制提升及抗霉菌性阴道炎(VCC)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以完善红核妇洁洗液质量控制体系,阐明其抗VCC作用机制。
  方法:1.采集15批次不同产地来源的山楂核,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附录相应方法,对包括其性状、杂质、鉴别、浸出物等内容进行检测,完善与
【摘 要】对话型语文教学给习惯了传统语文教学的老师们带来了许多挑战。《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有关教师自身素养的思想对当前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良好的教师自身语文素养是教师学而不厌的积淀,是教师循循善诱,“愤悱启发”的资本,是对话型语文教学中提高对话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对话型;语文教学;对话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