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80例,年龄20~60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40例。A组静脉缓慢推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丙泊酚1 mg/kg,B组缓慢推注丙泊酚2.5 mg/kg。记录苏醒时间、术中丙泊酚追加例数,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价苏醒后5、15、30 min的宫缩痛程度。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机 构】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患者80例,年龄20~60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40例。A组静脉缓慢推注艾司氯胺酮0.5 mg/kg、丙泊酚1 mg/kg,B组缓慢推注丙泊酚2.5 mg/kg。记录苏醒时间、术中丙泊酚追加例数,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价苏醒后5、15、30 min的宫缩痛程度。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腰筋膜平面阻滞(TLIPB)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效果,为其精准定位和优化组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慢性NLBP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65岁,体重≤80 kg,BMI 21~28 kg/m2。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超声引导下TLIPB组(T组)、ESW组(E组)、超声引导下TLIPB联合ESW组(TE组),每组30例。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VAS疼痛评分、日
全麻后苏醒期躁动(EA)是一种在全麻苏醒早期发生的以精神运动性激动、过度活动以及感知障碍为特点的病理状态。成人EA的整体发生率约为0.25%~19%,如处理不当,可对患者自身和医护人员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围绕EA的发生机制,成人EA的危险因素,以及成人EA的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展开论述,为改善全麻患者的恢复质量,减少EA的危害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膝关节镜置入时七氟醚抑制肾上腺素能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8月拟行择期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阻滞组和对照组。阻滞组全麻诱导前于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股神经阻滞,采用针刺法评估VAS疼痛评分判断阻滞效果;对照组仅行全麻。两组全麻方法相同。采用序贯法测定七氟醚MACBAR。采用ELISA法测定
目的观察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104例,男64例,女40例,年龄26~64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2例。S组采用全麻联合术前30 min行SAPB。C组术中采用单纯全麻。记录术后2、4、12、24 h静息及咳嗽状态下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前、术毕、术后12、24 h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
目的探索上腔静脉塌陷指数(SVC-CI)对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反应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机械通气下行腹部手术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4岁,ASAⅠ或Ⅱ级,NYH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在全麻诱导后至手术开始前,快速输注复方乳酸钠10 ml/kg,输注时间10~15 min。记录补液前后MAP、HR、CVP、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利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上腔静脉(SVC)内径,并计算补液前后CI的变化值(ΔCI)以及SVC-CI。根据ΔCI将患者分为容量反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