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耐久跑兴趣初探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和追求倾向,它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耐久跑作为中学田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典型项目。通过耐久跑,可以改善学生的内脏器官机能,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然而耐久跑对学生生理负荷大,动作单一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使一些耐力素质差的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教学开展。培养学生对耐久跑的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兴趣培养的措施如下。
  1.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和成效。因此教师在耐久跑教学中应坚持“引导、启发、教育、鼓励”,将“言、行、意、情”,贯彻到教学全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和爱好,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不愿主动进行耐久跑练习,而这时如果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并用鼓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的士气,往往会取得好效果。
  2.明确锻炼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在教学开始时,要讲清耐久跑锻炼的价值,让学生明白耐久跑是一项锻炼身体的很好项目,也是终身体育中简单又实用的锻炼手段。要把耐久跑教学同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耐久跑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生理特点,增强学生自信心。在耐久跑教学中,有些耐力素质差的学生很难坚持到最后,再加上“极点”现象出现,学生就更难承受,所以在进行耐久跑练习之前,给学生上一堂耐久跑室内理论课,让学生明白耐久跑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哪些反应,练习里应注意哪些事项(如实践课时,准备活动要做充分,途中跑时的正确呼吸方法,练习过程中出现极点、胃肠痉挛等情况怎么办),使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在心理、生理上逐渐适应耐久跑教学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由于耐久跑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是影响耐久跑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上利用活泼多样,内容丰富的练习手段,如:比赛法、定时定距、跑姿变换法、走跑交替、图形法(如“8”字跑,蛇形跑、对角线跑以及采用其他运动项目长时间运动来代替,如球类运动、跳绳等)来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利用不同的练习法,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忘记疲劳,在快乐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
  5.课外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除课堂教学外,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与锻炼时间,选择最佳的锻炼环境,让学生利用早操、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耐久跑练习,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6.注意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处理个别学生在练习出现昏厥、胃肠痉挛以及运动性的损伤,以免造成对其他学生的负面影响。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耐久跑学习的兴趣、教学方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遵循体育教学原则,学生定能对耐久跑练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积极参加锻炼。◆(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方玉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PM2.5中25种元素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法,应用该法测定PM2.5中25种元素含量并分析其酸可溶性与不溶性含量.方法 采用石英滤膜采集大气样品,样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法.方法 空气中磷酸用微孔滤膜采样,超纯水洗脱,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在213.618 nm波长处测定磷酸中磷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高校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担负着军事专业知识的教授任务,而且还承载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从我省来看,由于大部分高校由于军事理论课开设时间不长,许多工作处于摸索与完善阶段,如何保证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倡导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探讨有效教学在军事理论课教学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
心理学史作为本科心理学专业的一门相当重要的专业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据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与心理学专业其它众多课程所关注的基础性(如普通心理学)、技能性(如心理统计学)、应用性(如咨询心理学)等有所不同,它处于整个课程设置中的高端(学术上的高端),但目前的心理学史课程设置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致使该课程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没有发挥它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应有的作用。  一心理学史课程存在的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