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提升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onglif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了有效提升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策略.
  【关键词】 课程改革;创新思维;策略
  《新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对这一目标本人认为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发展性.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9~22岁的学生正处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期,高中生正好处于这一关键年龄段,作为数学教师应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借以抛砖引玉.
  1. 策略一: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学习氛围,营造创新思维环境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这就要求克服课堂上只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现出教与学相结合的思路. 首先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空间,要求教师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同学之间更多交流,取长补短.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找寻问题的最佳方法和答案,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 策略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思维从问题开始”. 只有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要的手段之一. 学生思维的创新性集中表现在善于提出问题,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往往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有创意的东西,就是创造. 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在教学中有不少这样的切入点,教师要启迪学生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式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讨论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3. 策略三:重视思维过程,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水平
  重视数学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教学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尽可能多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让学生思维得以充分地发挥,便于教师反馈评价与采取针对性措施,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自觉性. 例如:提问学生时,不是问“这题怎么做”,而是问“你是怎样想的”. 问“怎样想”,人人都可讲,都会暴露其思维过程及思维受阻情况,这样,便于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拔,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过程.
  (2)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数学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而现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结论和推导过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教师将自己处理问题的思维充分地暴露给学生,便于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与思维方法的借鉴.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当场解答,向学生交待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从失败到成功的真实感受,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 策略四:更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意识,教师则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发挥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 运用新方法,辅助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引入开放题教学. 开放题的引入,可让学生在解题中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教师改造一些课本中常规性的题目,打破模式化,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将条件、结论完整的题改成只给条件,先猜结论,再进行论证;或给出多个条件,首先要收集、整理、筛选后才能求解或证明;或将题目的条件、结论进行拓广,演变,形成一个发展性问题.
  (2)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 用计算机可揭示常规教学中很难解决的动态数学问题及数学规律,能有效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加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3)开展数学实验课与活动课. 开展“探究活动”与“实验作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及从数学的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以及用数学的能力.
  总之,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重新体验发现知识的过程,并提出一些问题去自主探究解决,重视数学活动的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启发、诱导、教育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索,善于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 小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并未形成系统,又一方面又富有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抽象与具象的相互转化,巧妙做好关键点的引导教学,注重课堂的自主探索和研究,大力提高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思维;水平;提高  小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并未形成系统,又一方面又富有创造性. 也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体系,另一方面又要避
【摘要】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能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与不断创新的品质. 激活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应是数学课永恒的价值追求. 学生的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每一个个体精神上的蓬勃朝气,思维、表达、学习中的主动性.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数学课堂彰显生命活力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课堂;生命;活力  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每一个个体精神上的蓬勃朝气,思维、表达、学习中的主动性. 在小
当前经济获得决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档案的管理却一直处在比较落后的管理中,这就要求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采用办公自动化的方式。笔者在对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关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 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教学与课程就是这样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 这样的教学理念就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数学教材,真正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目的】借助分子手段对棉花育性恢复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383R与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熟品系(轮回亲本)回交产生的BC,群体,利用与CMS恢复基因硕
【目的】采用快速可靠的方法对薰衣草品种进行鉴别。【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及偏最小二乘判别(DPLS)法对不同品种薰衣草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摘要】本文利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以及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系统讨论了方程ax=logax根的情况.此方法不失为一种更清晰的方法,对于改进高等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导数;严格单调  【中图分类号】O151  【文献标识码】A  1.零点存在定理  3.结 语  在本文的论证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零点存在定理以及用导数来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