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1272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χ2=8.292,P=0.004);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与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湖北省远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0例作为慢性肺
体外培养对肿瘤研究至关重要。3D原代培养能够在体外重现亲代肿瘤的细胞及组织特异性,是探讨个性化治疗的优良载体。尽管3D培养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其长期培养,即连续传代过
目的:  系统评价高分辨率超声(HR-US)对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DD)的诊断价值。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2013.9)、CNKI(1994-2013.9)、CBM(1978-2013.9)、EMbase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得以运行的基本前提在于得到车辆的支持,因车辆复杂度较高,维修工作需覆盖到与车辆有关的各组成系统.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状况入手,基于对
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矫治难度较大,且容易复发。如果对其进行早期治疗,则可通过改变其颅面生长的方向,以阻断颜面发育异常。随着功能性矫治器
目的:通过Cerec蓝光照相和Cerec真彩摄像两种椅旁扫描系统构建数字化模型,经3D打印技术获得实体树脂模型,进而比较两系统的扫描精度,为两种扫描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实验
目的 观察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泉州德诚医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