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儿童诗培养儿童审美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n3701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审美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儿童正处于形成认知的阶段,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儿童诗是针对儿童群体专门设定的诗歌,迎合了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儿童审美能力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利用儿童诗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具体对策,以期充分的发挥儿童诗的作用,全面提升儿童鉴赏美、创造美和体验美的能力。
  【关键词】儿童诗  审美能力  创造能力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16-02
  引言
  儿童诗不仅可以使儿童学到一些知识,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质量,将儿童诗与儿童教育发展整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增强对美感的把握能力,有助于儿童审美创造力的发展。研究通过儿童诗来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教学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锻炼儿童发现美的能力,发散儿童的思维,并使儿童进行体会和领悟,促进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儿童审美能力的概述
  儿童审美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及审美创造能力三大主要内容,其中感知美的能力是提升审美水平的核心所在,形象性是审美的根本体现,也是儿童了解事物的关键方式,因此要想培养出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儿童,必须要从根本上把握好美形象的感知[1]。儿童诗对增强儿童的审美有极大的帮助,诗歌中的形象使兒童美的感知具体化,将儿童的多种感官感觉协调起来,感受到实际存在的美感;审美鉴赏能力通常是建立在有效的情境下的,可以对儿童进行诱导和激发,循序渐进的推进儿童对美的欣赏,形成一种情感艺术美;而审美创造能力是阐述审美能力的最高层次,让儿童作为感知美的主体,在儿童本身理解美的前提下,参考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优化创作,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并深化对审美的理解和表达,打造特色化的艺术形象,利用想象力来创作出属于儿童自己的作品,最终达到创造美的程度。
  二、通过儿童诗培养儿童审美能力的对策研究
  1.培养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利用儿童诗对儿童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1)将诗歌的文字和图画联系起来。儿童诗的插图均是针对诗歌内容所绘制的图像,有助于儿童的理解,所以可以在讲解儿童诗的过程中,适当的给予儿童欣赏插画的时间,加深儿童对诗歌的了解。在欣赏图画时,可以让儿童对插画进行对比研究,识别出不同插画艺术美的不同,深化对审美的了解。在鉴赏的过程中,儿童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图画分析能力均得到很大的提升,也丰富了审美经验;2)构建有效的情境。儿童诗中蕴含的审美大部分都需要在固定的情境下才能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在锻炼儿童鉴赏美的能力时,依托情境来烘托儿童诗情感的表达,以形象美到情感美来逐步带动儿童鉴赏水平的提升[2]。
  2.培养儿童的审美感知能力
  形象化思维是创作儿童诗所必须的,导致诗歌的语言具有儿童特色,蕴含着较强的语言魅力。儿童在学习儿童诗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儿童诗的这种特性,将诗歌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引导儿童进行联想,通过自身的想象力来体会诗歌中的美,将美感更加具体化[3]。听觉、视觉及其他感官感受是儿童体验事物的主要途径,利用儿童诗中表达的各种景象,配合相应的音乐,可以触发儿童的各种感官,在大脑中想象出诗歌的艺术美,理解诗歌的美感所在,深入挖掘儿童体验和感知美的能力,获得真实的审美体验。
  3.培养儿童的审美创造能力
  由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在培养和塑造审美创造能力时,一定要注重培养方式的选取,运用多样化的培养手段,增强审美能力的培养效果。首先,可以在进行儿童诗教学前,从情感培养的目的入手,提出具有启发性质的问题,启发儿童进行想象和分析。有效问题的设置可以增强儿童与教师间的互动,便于结合儿童诗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为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儿童形成一种创新审美思想;其次,还要注重对儿童诗的阅读,在长期阅读过程中,儿童可以更好的掌握诗歌语言的运用,同时配合自己想象的情境,添加一些朗读动作和眼神,对诗歌进行重新创作和表达[4]。儿童诗普遍具有简练的特点,语言表达方式也同儿童的审美水平相一致,所以能够容易的引起儿童群体的共鸣,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表达出自己对诗歌艺术美的独特看法,充实和完善儿童诗的意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儿童诗教学的过程中,要借助儿童诗这个载体,把握儿童群体的审美水平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蕴含的美感,并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整体提升儿童对美的理解、分析、鉴赏、感悟和创造,开拓儿童的思维,确保儿童审美能力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谭旭东.当代儿童诗对纯美想像空间的构建[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5).
  [2]龚慧叶.童诗飞扬,润泽心灵—浅谈幼儿园儿童诗教学[J]. 好家长. 2014(20).
  [3]张云.幼儿园儿童诗教学现状的思考与改良[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 2013(16).
  [4]冯金娣.儿童情趣—让儿童诗散发永恒的魅力[J].语文学刊. 2009(20).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目前学校当中存在着部分对体育课没兴趣或兴趣不高的学生。怎样改变现状,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在新课程体育带来的教学改革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体育课的特点,围绕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心理提出个人观点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兴趣 提高 激励  【中图分类号】G807.4
碳纳米管(CNTs)作为一维纳米材料,其高模量、高强度及综合性能是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利用CNTs为增强体制备钛基复合材料,探索新的CNTs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并研究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开发CNTs的应用领域和改善钛合金的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首次通过沉积-沉淀法制备Ni/Ti催化剂,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钛粉基体上原位合成了CNTs/Ti复合粉末。研究了催化剂Ni含量
在自己多年做班主任工作的亲身经历实践中,我觉得要当好一个班主任,的确是很不容易的。真的需要我们班主任教师付出很大的精力,花费很多的心血,吃很多的苦。因为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我们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幼稚无邪的孩童。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的直接参与者和领导者,你是这个班集体航船的掌舵人,这个班级的好和坏,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一个班主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里的学生。我当班主
【摘要】音乐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学生健康心理的阵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关注到对学生的爱与赞美尤为重要。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以成功者的姿态降临到这个社会上的,人人都渴望得到赏识与赞美,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爱。作为老师的我们只有关注到这一点,才会真正发自内心的去热爱我们的学生,努力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鼓励、激励、赞美他们,而赞美的形式又是多样的,这又促动我们教师得不断地学习、探索与实践。 
铸件生产浇注过程中,金属液温度高,现场工作环境恶劣。自动定量浇注可大大改善浇注环境,但其性能也会直接影响到铸件质量,浇注过程中铸型欠浇时会产生铸件废品,过浇时又会使
【摘要】在现代小学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了小学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特点。小学阶段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就对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以人为本 开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