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GDM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健康教育。方法:选取93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自然分娩者31例,剖宫产者59例,终止妊娠者3例,其中巨大胎儿5例,占5.38%,胎盘功能不良者3例,占3.23%,胎位异常者2例,占2.15%,无出现死亡病例,对护理效果感到满意。结论:在GDM临床中,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GDM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12【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92-0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母婴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临床上不仅要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还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以保证母婴的健康。为此,我院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93例GDM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93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2.5)岁,分娩孕周在25~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3.5)岁。其中初产妇62例,经产妇31例。纳入标准:空腹血糖值大于7.8mmolL,经口服糖耐量试验呈阳性者;且妊娠前无糖尿病。
1.2方法。
1.2.1分娩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后,由于担心会引发胎儿发育畸形、并发症等情况,因此往往产生焦虑、恐惧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容易对妊娠分娩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以此作为依据,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1]。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并通过发放健康小册、光碟等形式进行宣教,不仅要让患者了解该病对自己与胎儿的影响,从而提高重视;还要让患者懂得对血糖的有效控制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还要鼓励与支持患者,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定时进行产前检查,主动配合治疗,从而有利于提高的疗效。
1.2.1.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以降低高脂肪、高热量的摄入,以提高饮食中的膳食纤维。合理的饮食方案,既可以为患者提供维持所需要的热量与营养,也不会造成餐后血糖过高。以患者每天所需的总热量167 kJ /kg进行计算,碳水化合物应占35%~50%,脂肪占为30%~40%,蛋白质占为20%~30%[2]。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低糖的苹果、桔子等水果。一般情况下,患者在餐后的血糖值应控制在8 mmol/L,并坚持低盐饮食。指导患者将每天的食物分4~6次进行食用,夜间临睡前必须再进食一次。
1.2.1.3适度运动。首先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以充分了解其生活起居习惯,以此为依据,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生活作息表[3]。同时根据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孕期帮助其进行适度的运动。坚持以有氧运动的原则,若孕妇操、散步等。一天1~2次,餐后1h进行,时间为25~35min,心率要保持在120次以内。通过适度的运动,能有效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起到改善血糖与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
1.2.2分娩期护理。
1.2.2.1血糖的监测。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对饮食较差的患者应采用静脉滴注的形式帮助其补充能量,必要时还可以采用胰岛素进行控制,同时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以提高胎盘的血流率。
1.2.2.2胎心率的监测。在分娩的过程中,要对胎儿的心脏情况进行全程的监测,密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并根据羊水的颜色等情况,以及时发现胎儿在宫内的缺氧情况。必要时还要采用胎儿电子监护仪对胎儿心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以及时了解胎儿的状况,并做好随时终止妊娠的准备。
1.2.3产褥期护理。
1.2.3.1胰岛素用量的控制。随着胎盘的排出,患者体内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会不断降低,且机体需要的胰岛素用量也不断降低[4]。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胰岛素的用量进行评估,并合理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以控制好血糖水平。
1.2.3.2预防感染的护理。在产褥期的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在产后应给予患者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2~3d,且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另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与会阴部伤口、子宫等情况。要保持患者外阴部的干净,勤换会阴垫,并加强乳房的清洁护理。
2结果
所有患者中,自然分娩者31例,剖宫产者59例,终止妊娠者3例,其中巨大胎儿5例,占5.38%,胎盘功能不良者3例,占3.23%,胎位异常者2例,占2.15%,无出现死亡病例,对护理效果感到满意。
3讨论
GDM是妇产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是指在妊娠前无糖尿病,但在妊娠期间出现糖耐量异常的疾病[5]。该病属于高危妊娠,当血糖控制不当的时候,将会对产妇与婴儿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容易导致胎儿出现早产、先天性畸形及死胎等。因此,临床上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保障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对于GDM患者,要在妊娠、分娩、产后各个阶段采用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通过指导患者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改善母婴的妊娠不良结局,从而减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母婴妊娠不良结局,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贾显静.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8(2):293-295
[2]贾显静.开展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4):85-86
[3]路红,米振慧,邢海燕,等.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作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39(33):212-213
[4]余珺洁,朱玲莉.临床護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03):316-317
[5]刘伟莲,李远芬.健康教育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7):59-60
关键词:GDM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12【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92-0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母婴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临床上不仅要给予科学、有效的治疗,还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以保证母婴的健康。为此,我院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93例GDM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93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5±2.5)岁,分娩孕周在25~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3.5)岁。其中初产妇62例,经产妇31例。纳入标准:空腹血糖值大于7.8mmolL,经口服糖耐量试验呈阳性者;且妊娠前无糖尿病。
1.2方法。
1.2.1分娩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后,由于担心会引发胎儿发育畸形、并发症等情况,因此往往产生焦虑、恐惧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容易对妊娠分娩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以此作为依据,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1]。同时,也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知识,并通过发放健康小册、光碟等形式进行宣教,不仅要让患者了解该病对自己与胎儿的影响,从而提高重视;还要让患者懂得对血糖的有效控制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还要鼓励与支持患者,使其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疾病,定时进行产前检查,主动配合治疗,从而有利于提高的疗效。
1.2.1.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以降低高脂肪、高热量的摄入,以提高饮食中的膳食纤维。合理的饮食方案,既可以为患者提供维持所需要的热量与营养,也不会造成餐后血糖过高。以患者每天所需的总热量167 kJ /kg进行计算,碳水化合物应占35%~50%,脂肪占为30%~40%,蛋白质占为20%~30%[2]。指导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低糖的苹果、桔子等水果。一般情况下,患者在餐后的血糖值应控制在8 mmol/L,并坚持低盐饮食。指导患者将每天的食物分4~6次进行食用,夜间临睡前必须再进食一次。
1.2.1.3适度运动。首先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以充分了解其生活起居习惯,以此为依据,帮助患者制定科学的生活作息表[3]。同时根据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孕期帮助其进行适度的运动。坚持以有氧运动的原则,若孕妇操、散步等。一天1~2次,餐后1h进行,时间为25~35min,心率要保持在120次以内。通过适度的运动,能有效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起到改善血糖与改善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
1.2.2分娩期护理。
1.2.2.1血糖的监测。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血糖的监测,对饮食较差的患者应采用静脉滴注的形式帮助其补充能量,必要时还可以采用胰岛素进行控制,同时指导患者采取左侧卧位,以提高胎盘的血流率。
1.2.2.2胎心率的监测。在分娩的过程中,要对胎儿的心脏情况进行全程的监测,密切观察胎心率的变化,并根据羊水的颜色等情况,以及时发现胎儿在宫内的缺氧情况。必要时还要采用胎儿电子监护仪对胎儿心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以及时了解胎儿的状况,并做好随时终止妊娠的准备。
1.2.3产褥期护理。
1.2.3.1胰岛素用量的控制。随着胎盘的排出,患者体内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会不断降低,且机体需要的胰岛素用量也不断降低[4]。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胰岛素的用量进行评估,并合理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以控制好血糖水平。
1.2.3.2预防感染的护理。在产褥期的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在产后应给予患者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2~3d,且定时测量患者的体温。另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与会阴部伤口、子宫等情况。要保持患者外阴部的干净,勤换会阴垫,并加强乳房的清洁护理。
2结果
所有患者中,自然分娩者31例,剖宫产者59例,终止妊娠者3例,其中巨大胎儿5例,占5.38%,胎盘功能不良者3例,占3.23%,胎位异常者2例,占2.15%,无出现死亡病例,对护理效果感到满意。
3讨论
GDM是妇产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之一,是指在妊娠前无糖尿病,但在妊娠期间出现糖耐量异常的疾病[5]。该病属于高危妊娠,当血糖控制不当的时候,将会对产妇与婴儿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容易导致胎儿出现早产、先天性畸形及死胎等。因此,临床上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保障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对于GDM患者,要在妊娠、分娩、产后各个阶段采用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通过指导患者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改善母婴的妊娠不良结局,从而减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母婴妊娠不良结局,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参考文献
[1]贾显静.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8(2):293-295
[2]贾显静.开展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4):85-86
[3]路红,米振慧,邢海燕,等.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作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39(33):212-213
[4]余珺洁,朱玲莉.临床護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03):316-317
[5]刘伟莲,李远芬.健康教育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7):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