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广西河池市11个县域作为评价单元,从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投入强度、可持续利用水平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权重,利用加权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然后根据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将河池市11个县域分为3大土地集约利用型,即集约利用型、适度利用型和粗放利用型,最后针对河池市各县实际情况提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熵值法;河池市
  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938-04
  Evaluation on Intensive Use Level of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A Case Study of Hechi City in Guangxi
  MO Houjie, ZHOU Xing*
  (Guangxi Norm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01)
  AbstractTaking 11 counties of Hechi City as the evaluation uni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from 4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 intensity, construction land use efficiency, input intensity and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level. Entropy method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was calculated by linear weight sum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11 counties of Hechi Cit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intensive utilization type, moderate use type and extensive use typ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unties in Hechi City, several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intensive use of construction land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level; Entropy method; Hechi City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急速推进、人地矛盾突出的国情下,土地的刚性供应越来受到限制,过去一个地区的发展通过“摊大饼”式的占用耕地来提供用地的方式已达到极限。在“保耕地”和“促发展”的双重要求下,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目前,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方面,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不少研究者分别从农用地、农村居民点、交通用地、工业用地等几个方面进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研究。除此之外,鉴于土地集约利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一些研究者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尺度进行研究[1]。宏观尺度主要是城市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中观尺度是以城市区域为评价对象,微观尺度是具体到地块的集约利用水平评价。而基于县域层面针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研究不多。河池市作为广西的大石山区、经济最不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十分稀缺。土地资源紧缺已是制约河池市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笔者以河池市为例,从县域层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评价河池市各县(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河池市各县(市、区)节约集约、合理布局建设用地提供方向指导。
  1研究区概况
  河池市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东西横宽260 km,南北纵长228 km。地处106°34′~109°09′ E、23°41′~25°37′ N,是云贵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西北部及西南部较高。境内的地貌可概括为:“三山一岭,两河,一平原”,即北部的九万山,南部的都陽山,西部的凤凰山、东风岭;红水河、龙江;东部的溶蚀平原。全市主要地貌类型以山地为主,喀斯特面积分布广。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地貌面积比重为中山占25.28%,低山占14.05%,石山占49.59%,丘陵占2.48%,台地占1.07%,平地占6.55%,水面占0.98%。河池市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而炎热,冬短而暖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为1 447~1 600 h。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一般都在16.9~21.5 ℃,南部与北部气温相差约6 ℃,大部分地方没有严冬。全市年平均降雨量一般为1 200~1 600 mm,多的地方超过2 500 mm,最少的地方也在1 000 mm以上,十分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河池市辖1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33 487.65 km2。2012年全市总人口399.19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68.7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20.88%;第二产业占46.14%;第三产业占32.98%。人均GDP为1.3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8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 599元。   2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2.1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内涵
  建设用地是一定区域内各类建设用地的总称,包括城镇村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是指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某区域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利用效率、投入强度、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来确定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低,为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制定有关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提供指导。
  2.2评价单元的确定
  该研究以广西河池市的县域作为评价对象,评价内容是比较各县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河池市辖1区9县1县级市,故该研究对这11个评价单元进行综合评价。
  2.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理解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内涵、目的的基础上,遵循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原则、代表性原则与可操作性原则,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河池市建设用地利用的实际情况,从利用强度、投入强度、利用效率、可持续利用水平4个方面构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共10个指标(表1)[2-4]。
  2.4数据来源
  采用广西河池市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在MapGIS6.7软件的支持下提取11个县(市、区)的各类建设用地面积;其他数据来源于《河池统计年鉴(2012)》、《广西统计年鉴(2012)》。
  2.5评价方法
  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线性加权函数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得到区域建设用地利用综合集约指数。
  2.5.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因子综合评价的过程,需要根据评价区域的特征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因素因子的重要程度,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目前,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很多,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等,但大多数方法的主观性较强。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指標权重确定更加具有科学性,该研究采用改进的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熵值法是根据各评价指标所含信息有序度的差异性来确定该指标的权重。通过标准化法转换,不需要加入任何主观信息,是一种完全意义的客观赋权法[5-6]。用改进的熵值法确立评价指标权重的主要步骤如下:
  (1)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由于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单位,为了消除量纲和量纲单位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可公度性,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筛选出适宜我国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高产优质饲用牧草蔗新品种。[方法]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10号为母本,以美国甘蔗CP65-375为父本,通过杂交方式选育出分蘖能力强、耐旱、耐寒和再生能力的牧草蔗新品种,并在福建省漳州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2009~2011年牧草新品种闽牧02117、闽牧02118和闽牧02222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闽牧101和闽牧42;农艺性状方面,闽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索散葉烘烤“七步法”的适用性,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方法]通过设置2种不同的烘烤方式,即常规挂竿烘烤与散叶烘烤“七步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采用散叶烘烤“七步法”进行烘烤有利于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外观质量与挂竿方式差别不明显,身份适中,橘黄烟多,上中等烟比例为90.56%,较挂竿方式提高了0.33个百分点;杂色烟比例为3.02%,较挂竿方式降低0.6
期刊
摘要  [目的] 进一步了解四川省内水稻品质状况。[方法]主要从稻米的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等几项指标对四川盆地的15种不同水稻品种稻米的品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试验表明,供试的15个不同水稻栽培品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整精米率、垩白大小、垩白米率、支链淀粉含量上面,宜香优2115、内香7539和Q优6号在四川盆地的适应性强,品质相比其他的品种优良,具有推广意义。[结论] 研究可为水
期刊
摘要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中央绿化带人工水车灌溉存在的费用高、影响畅通,以及现有的滴灌技术用于中央绿化带中存在的难以解决的滴头堵塞问题,提出了利用大孔管自压微灌的中央绿化带灌溉思路;并以云南保腾高速公路某段中央绿化带为例,进行了变孔径大孔管自压微灌系统设计,通过水力学模型及MatLAB软件进行了包括初始水头、孔间距、孔径等计算以确定工程方案;最后应用中央绿化带实体模型,对设计灌溉方案的灌溉效果进行验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蓝莓幼嫩芽叶中的儿茶素类茶多酚成分含量。[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 技术,对南高丛蓝莓“夏普蓝”叶片儿茶素类茶多酚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蓝莓幼嫩芽叶含有5种主要儿茶素类茶多酚,分别为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GA),此外还含有咖啡因(CAF)。[结论]研究可为蓝莓作为一种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揭示烟草常规化学成分与清香型烤烟香韵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从不同化学成分组合的角度,分析云南烟区127份样品中云南清香型烤烟香韵与其常规化学成分关系。[结果]分析表明,云南清香型烤烟的香韵中以清甜香和青滋香最为明显,但过多的青滋香的出现将会抑制清甜香香韵彰显。化学成分中氯碱比对云南清香型烤烟香韵的形成贡献最大,次之是烟碱和钾。烤烟中烟碱的增加、钾的减少以及氯碱比的降低
期刊
摘要  选择以浙江省武义县牛头山作为实证案例,主要采用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在获取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牛头山旅游就业人员女性比例高,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层次偏大,就业形式多样化。同时,归纳总结了牛头山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牛头山;旅游;就业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至中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政策的提出,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指标、环境等也发生着变化,规划需要相应的调整,有必要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评价。该研究阐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的内涵,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模型,以广西贵港市为例,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进行评价。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层次分析
期刊
摘要针对屋顶绿化技术,包括屋顶绿化工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屋顶绿化带来的效益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通过介绍能够使人们对屋顶绿化技术有更深的认识,促进我国屋顶绿化事业的更快速、更广泛的发展。  关键词屋顶绿化;绿化技术;生态高效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849-04  屋顶绿化是根据建筑物顶部结构特点和实际条件,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
期刊
摘要针对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检索中边缘点容易受到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G边缘算子的棉花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在求取边缘检测前进行滤除噪声处理,然后根据欧式距离衡量图像间的相似性。棉花图像数据集的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去除边缘噪声,提高了图像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尤其适用于高噪声环境下的棉花图像检索。  关键词图像检索;LoG算子;边缘检测;欧氏距离  中图分类号S126;TP391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