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路径研究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r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摘 要:当下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意识淡薄、党务教育管理队伍不健全、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内容及形式单调乏味等问题。如何创新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路径研究,强化党务管理队伍建设、转变党员教育方式、革新理论教育内容、深化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和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关键词:后续教育;大学生;党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7-0036-02
  Abstract: How to bring forth innovative thoughts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tensify the follow-up education work for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and play the pioneering and exemplary role of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aced in the work of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follow-up education, it is required to innovate the method research of the follow-up education of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 the party affairs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 transform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for the party members, renovate the theoretical education contents, deepen the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educational practices, and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s.
  Keywords: follow-up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高校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党员是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生力军。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党员数量增加,高校的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不断挑战。如何创新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调查基本情况
  近年来,广西各医学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后续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全面深入了解和深化广西医学类本科院校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采取分层抽样和无记名回答的形式,重点围绕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程度、后续教育形式、政治理论学习情况、思想汇报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及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及其成效等方面设置问卷,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及教育制度等方面问题。
  本次调查主要以广西医学类本科院校为单位,在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12份,回收率为91.2%。在有效问卷中,调查的基本情況如下,其中大学生党员301份,非学生党员部分611份;男生305人,占33.4%,女生607人,占66.6%;调查的年级范围包括大一到大四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共119人,大二学生共451人,大三学生共155人,大四学生共187人。
  据调查显示,虽然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的形式及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思想汇报、理论学习、上党课、开会等模式,一般都是讲授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党的文件和精神、念念文件、听听报告等形式开展党员的后续教育。因此,很多大学生认为这种后续教育是一种心理负担,从而产生了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不配合教育的情况出现,这就致使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不高。
  二、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意识淡薄
  很多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主要表现为提升政治资本、应父母要求和受同学和朋友影响等因素入党,入党动机不端正,包含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很多大学生党员出现入党前表现积极,入党后表现懒散等情况。因此,很多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意识淡薄,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这就会直接导致对党的理念信仰、政治认知和情感行为出现偏差,致使思想和行动达不到共产党员的要求,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有待加强
  随着高校扩招和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工作量也增多,因此,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
  1.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人员不足。面对学生党员的蓬勃发展,学生党员的数量与学生党建工作管理者搭配不足,缺乏从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专职人员,甚至出现一个专职人员分管多个不同专业乃至多个不同年级的党员教育工作,这样他们往往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想管也管不过来的局面。   2. 党务工作者理论素养参差不齐。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认为具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党务工作者才占29.3%,理论知识一般却占18.4%,甚至还有1.6%的大学生认为党务工作者理论知识较差。很多党务工作者提高自身理论素质的积极性较薄弱,主要是因为平时工作事务繁杂,基本都是白加黑,时间和精力基本上都投入到琐碎的党务工作中因而对疏于加强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同时,很多高校缺乏对党务教育管理工作者开展培训的成效机制,很多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进修的时间和机会较少,党务工作者理论素养参差不齐。此外,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大部分党务工作者党性修养较高,但是也存在不少党务工作者的党性修养较差,占18%,有的甚至党性修养较差,占2%。
  (三)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模式单调乏味
  当下很多高校对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采取的仍然传统的方式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思想汇报、理论学习、上党课、开党会等模式,一般都是通过党校培训、学习党的文件和精神、念念文件、听听报告、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进行后续教育,普遍存在满堂灌、一刀切的方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缺少具体化和多样化的党性锻炼平台,后续教育缺乏活力。因此,当下的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模式显得单调乏味,不符合大学生党员学习需求。据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当下的党员后续教育模式普遍存在形式单调、组织不力、内容不切实际。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后续教育模式对很多大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因而无法吸引学生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从而降低了后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出现抵触的心理作用,大大地影响到后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三、创新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机制的路径
  大学生党员教育结合新形势、新时代特性,与时俱进,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载体,提高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注重专业化,强化党务管理队伍建设
  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党务管理队伍建设息息相关。首先,高校要强化党务管理队伍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性,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专门化的教育管理队伍。其次,按照优化录用和选拔的原则,合理配置的管理教育人员配置,优化党务管理教育队伍结构,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热爱学生党务工作的专业教师和政工干部充实队伍。同时,也要强化党务管理教育队伍的“专兼结合”建设,引聘社会上一些具有丰富党建工作经验教育管理人员,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第三,构建交流和发展机制,给党务管理教育工作者创造更多学习、交流、提高、发展的机会,激发他们强烈的职业归宿,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更大学生党员教育方法、提高其业务素质,大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队伍。
  (二)注重时代性,革新理论教育内容
  变更和充实大学生党员教育内容,使之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要求,实现党员教育内容由传统单一型转向多样型教育,即在开展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结合大学生感兴趣、有研究价值的时政热点问题和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启发大学生进行的思考与研讨,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当前国情与国内外形势的把握,提高大学生党员对党员教育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三)突出主体性,转变党员教育方式
  根据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身心特点和行为特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的原则,采取多元化、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员教育,比如举办专题报告、党员论坛、主题党日、演讲比赛、辩论赛、观看录像、知识竞赛、社会考察等形式,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体性,调动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四)创新活动载体,深化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学以致用结合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教育活动载体,极带领或引导学生党员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基层,开展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主题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可以组织学生党员深入社区、街道、企业等地进行社会考察;组织大学生党员组建法律援助队、科普教育队、普法服务队、扶贫帮困队、卫生保洁队和社会公益队等党员先锋服务队,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難事;组织大学生党员组建青年医疗服务队,举办大型义诊,为广大市民和农村基层无偿提供咨询和诊疗服务等系列活动。
  (五)突出实效性,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完善大学生党员监督机制、考核评优机制和激励机制对激发大学生党员的活力具有极大的效用。首先,大力构建大学生党员自我约束机制、党外人士监督机制、党组织监管机制,形成上下结合、内外互动等多管齐下的大学生党员监督机制,以制度建设促进党组织的发展和督促大学生党员提高党员意识、服务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和灵活性的考核评优机制,量化和细化思想、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等评优标准,通过党员自评、民主评议等方式进行定量考核。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党员进行奖励,激发大学生党员争当先进模范,充分发挥更大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更多其他大学生党员和非党员大学生积极向优秀的大学生党员学习,从而诱发大学生产生见贤思齐和勇当楷模。
  参考文献
  [1]杨浩英.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创新[J].研究文教资料, 2014(7).
  [2]黑嘉鑫.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现状调查及策略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3]许文蓓.创新再教育机制提升学生党员素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4).
  [4]邬强.地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存在问题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医科大学2012-2013学年“医学人文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资助立项项目“广西医科大学学生党员教育新机制研究”(编号:2012RWC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唐凤,女,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辅导员,讲师。
  刘昌伟,男,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讲师。
其他文献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09)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员,是学校转型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的转型发展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辅导员应该主动地学习提升、积极参与学校转型,在转型趋势下寻求新的工作定位,完善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模式,注力转型发展,在学校转型发展之路上寻求作为。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辅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  摘 要:面对现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机电学院将就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并作为活动着力点,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统筹规划,大力推进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具体举措包括以培养“三创”人才为核心,行于精致提质量;构建体系强服务,开拓创新求实效;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注重示范树典型。  关键词:多措并举;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1、南华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0 2、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510)  摘 要: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强化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对NH学院顶岗实习管理现状的实证调查,了解该学院顶岗实习的整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分析,以提出推进NH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有效建议。
期刊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摘 要:随着慕课等开放在线课程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将开放在线课程作为本校通识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引入网络通选课,而网络通选课由于其上课时间地点灵活等优势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于是,在网络课程资源丰富,选修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分析学生学习行为,以便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以G学院为例,从学习投入、自主學习能力和师生
期刊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63)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双语教材的使用对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总结了高职双语教材发展现状,分析了开发高职双语教材的原则,探讨了利用校企合作开发高职双语教材的新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语教材;国际贸易实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1、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 绍兴 312088 2、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造就了网络微语言的发展与变化。文章以仿拟修辞为视角,分析了大量仿拟修辞案例,意在探讨仿拟修辞的本体和仿体之间关系,并从音、形、义三个要素进行匹配,提炼出仿拟修辞优劣的评判标准:三参照型仿拟、双参照型仿拟和单参照型仿拟。  关键词:互联
期刊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行-企-校”联动人才培养是以行业、企业、学校共同构建的合作办学理事会为平台,三方深度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大学生骨干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是高校、 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密联接和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重要环节。文章以水利类院校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为例,倡导在大学生骨干的培养环节中引入“行-企-校”联
期刊
(西安工业大学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 要:通过考察日语学习者作文语料库,首先从宏观上调查了学习者对常用基本拟声拟态词的使用频率,同时从意义分类和句法分类两方面对学习者所使用拟声拟态词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调查发现意义上对人的动作或状态描述这一类使用最多,而句法上主要用作副词。通过本次调查希望能给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日语学习者;拟声拟态词;习得状况  
期刊
(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目前,尽管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正在逐步加强,但中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从对四川某高校部分大学生的关于垃圾处理的调查访问结果看,大学生环境意识的严重欠缺让人忧心忡忡。大学生也经常参与一些环保活动,这些活动在环保教育上有一定效果,但其陷入误区的现状却更为突出。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
期刊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也在借鉴国际办学经验。国内的高等职业院校从2003年起开始致力于引进国际合作项目。很多学校希望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学习海外职业院校先进的理念,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进而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然而面临着规模庞大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也给国内高校各方面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师资力量作为国际合作项目中的核心和基础,涉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