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

来源 :新课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k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永恒主题。计算与学生的终生学习相伴,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中纯计算的教学约占教材内容的50%,而一年级(下册)中纯计算的教学约占教材内容的53%,计算课枯燥、乏味,不像其他课型那样能上得高潮迭起,怎样能把计算课上得精彩,让学生对计算课感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的夙愿。 Computational teaching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elementary mathematics. Computation and student life-long learning are basic skills each student must master.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al textbook first grade (the first volume) purely calculated teaching accounts for about 50% of the textbook content, while the first grade (the second volume) of the pure teaching accounted for about 53% of the textbook content, calculation class is boring, boring , Unlike other classes that can climax after another, how can we make the calculation class wonderful, so that students interested in computing classes, improve students’ computing power,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long-cherished wish of each teacher.
其他文献
森林凋落物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素,但其作用的程度和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该问题对于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凋落物去除与添加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的差异,明确凋落物去除与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及其多样性的影响,探究不同处理下SOC含量变化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机理。选取承德市雾灵山1405—1435 m海拔范围内核桃楸—蒙古栎混交林的
为了理解午潮山次生林群落结构和演替特征,分析了不同演替阶段功能群物种的生态位和种间关系。对研究区70个20×20 m森林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分析调查,并按照11个功能性状(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叶片钾含量、比叶面积、木材密度、叶片干物质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生长型、寿命、喜光性和最大潜在树高)将主要的45个物种划分为4个功能群:早期先锋树种(PFG1)、中期中性树种(PFG2)、中
2019年5月—10月,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分析仪对川西米亚罗林区20世纪60年代采伐后经自然更新恢复形成的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次生针叶林(针叶林)、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青榨槭(Acer davidii)+岷江冷杉次生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青榨槭+红桦+陕甘花楸(Sorbus koehneana Schneid)次生阔叶林(
探究植物叶功能性状随降水梯度的变化规律,对揭示干旱区优势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至关重要。以盐池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遮雨棚和喷灌系统控制降水梯度,分析了优势植物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及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叶功能性状变异,以及土壤水分、养分和微生物特性与响应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生物有效磷在提高森林生产力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不同森林恢复途径对土壤生物有效磷的影响对于退化森林的适应性恢复和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川西亚高山不同恢复途径下形成的3种森林类型,即粗枝云杉人工林(人工种植,PF)、岷江冷杉-红桦天然次生林(自然更新,NF)和粗枝云杉阔叶混交林(人工种植后自然更新,MF),采用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土壤磷分级方法测定土壤生物有效磷(C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