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艺术类专业线上教学的“变”与“不变”

来源 :艺术教育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u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仿佛给全世界按下了暂停键,考验着各国政府统筹管理、协调配置、资源供给以及经济基础等综合实力。截至目前,在国家政府的强力干预和高效防控下,国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由高速蔓延期转入防守控制期,中国也率先步入"后疫情时代"。产业有序复工复产和严防外来输入是当下社会关注的重点,如何实质等效开展线上教学则是教育领域的核心关切。为防止疫情向学校蔓延,守护师生安全,各高校都积
其他文献
在西方哲学存有论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哲学的现代化,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牟宗三参照佛教的判教和圆教理论,从存有论的视角出发,以道家对"有""无"的讨论为核心,判定西方哲学"being"问题是执的/内在的存有论,又从"道生万物"发展出一个超越的存有论,在道家玄学化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哲学化(存有论化),完成了"道家式的圆教中的存有论",重构了道家的形而上学,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目的:分析影响肺结核球患者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因素,探究术后不同抗结核疗程的治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依从率,为临床上手术治疗肺结核球及选取术后抗结核疗程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胸外科收治的160例肺结核球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围术期资料、术后抗结核治疗的随访资料。分析描述16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围术
目的:在加速康复外科先进理念的影响之下,探讨无管化电视胸腔镜技术用于治疗原发性手汗症(primary palmar hyperhidrosis,PPH)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自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该时间段内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行双侧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ectomy,ETS)共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纳
第一章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in pregnancy,APIP)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疾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等,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策略。方法:选取2013至2018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APIP患者39例,作为妊娠组;同期住院的同年龄段非妊娠女性急性胰腺炎患者81例,作为非妊娠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间的临床
背景和目的:脓毒症是临床危重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肠道既是脓毒症极易受累的器官,又是脓毒症病程进展的始动器官,因此,改善肠道功能是治疗脓毒症的关键。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参与脓毒症病理过程,通过清除受损细胞器维持线粒体功能,进而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以及调节免疫和维持肠道功能稳态,有效的改善脓毒症病情及预后,是脓毒症有效治疗靶点。硫化氢(H2S)作为新的气体信号分子,可通过调节自噬发挥抗
目的:探讨大麻素2型受体激动剂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组)和脓毒症+CB2R激动剂JWH133组(Sep+JWH133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Sep+JWH133组于术后1h腹腔注射JWH133 1.5mg/kg,Sham组和Sep组分别于上述时间点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一种新发现的气体信号传递分子,是自噬反应的激动剂,通过多种信号途径激活自噬,从而改善脓毒症心肌及肝脏等器官损伤。肠道作为脓毒症的效应器官之一,H2S能否通过调控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保护脓毒症肠功能目前尚不清楚。目的:研究H2S对脓毒症大鼠肠功能障碍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1.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组n=5)、假手术组(Sham
目的:采用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急性期大脑灰质结构和功能连接异常以及脑白质结构和网络连通性改变,探讨大脑结构和功能改变与神经心理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43例急性期(伤后7天)mTBI患者以及3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voxel based morphometry,VBM)评价灰质体积(g
目的:由于GIST具有恶性潜能,且不同危险度的GIST治疗策略不同,因此早发现、早治疗、相对准确的在术前评估GIST的危险度,能让患者有较大获益。但术前无创、在体的评估GIST的危险度的首选辅助检查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本文旨在探讨增强CT及超声内镜对消化道GIST术前危险度评估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2014年1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病理报告诊断为消化道GIS
背景:感染创面已成为严重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病程迁延,经久不愈常常进展为慢性创面。研究发现,几乎所有慢性创面中都含有细菌生物膜(Biofilm,BF),它严重阻碍了创面愈合,清除生物膜能有效促进慢性创面愈合。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O)是慢性创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当使用,PAO呈现多重耐药趋势,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