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展示」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再现]
不泥于表,方为智者
一考生
俗语云:“眼见为实。”然而,眼前所见也有欺骗人眼的时候。此时,我们是否还信奉“眼见为实”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重眼前所见而不泥于表,方为智者。
英美军方根据幸存飞机弹痕分布情况,“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这富有针对性的决定看似不错,然而,幸存飞机弹痕多的地方却欺骗了军方人士的双眼。弹痕虽多,飞机却能幸免于难,反倒佐证弹痕多的部位安全性相对较高。不唯如此,那些不幸罹难的飞机,大多恰恰与此相反,幸存飞机弹痕较少之处正是罹难飞机的“死穴”。沃德力排众议,“指出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分”,其原因就在于不泥于幸存飞机弹痕分布的表象;正因如此,方能智慧地思考,从而发现症结之所在。
囿于表象,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自然为其表象所左右。《孔子家语》载,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为颜渊独自啜食稀粥所惑,却不知稀粥蒙尘,不明颜渊唯恐以蒙尘的稀粥进奉老师而不敬的诚心。可见,眼见未必为实,表象未必为真。犹如“涉寒暑”的柑橘,“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需要购买者明其本质的。
圣人尚且有失去智慧的时候,更何况芸芸众生呢?君不知,“三氯氰胺”奶粉事件东窗事发,人们只知企业利益至上观念下诚信的缺失,而没有看到社会诚信环境有待加强甚而就诚信立法的迫切性?君不见,大陆某女士在香港法庭上违规肆意拍照,饱受人们诟病,而人们却没有看到规则意识的淡薄和国民法纪教育的缺失?君不见,佛系青年日渐增多,人们只看到佛系青年为代表的“丧文化”大行其道,而没能看到社会“燃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加强?凡斯种种,不一而足。英美军方的误断并非偶然,但它恰恰佐证了不囿于表象的必要。试想,如果泥乎表象,那么,纠偏或改正之举无异于扬汤止沸,断然不能收釜底抽薪之效,如此,毒奶粉事件之类、违规拍照女士之徒断然不能禁绝,佛系青年之流断然不能烟消云散;如果没有沃德的慧眼,那么,英美军方飞机的损失必将加大,反法西斯战争进程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囿于表象,不仅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影响做事的效果,甚而可能影响政策的走向,带来灾难性后果。唐玄宗为安禄山的奴颜蜜语所惑,不断擢拔,结果养虎为患。曾几何时,中印洞朗地区军事对峙,网络中讥评我国政府软弱,不能以威武之师御敌于国门之外之声一时沸然。然而,鼓噪者有谁明白主权、尊严背后“刚者易逝,柔者长存”这一警示轻启战端者的大道?
上苍赐予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明亮的眼睛未必能够明察事物的真相。
君须记:做认知、行为上的智者,囿于表象,罪莫大焉;不泥于表,方为智者。
[满分分析]
1. 围绕材料行文说理,体现任务驱动作文特点。本文通篇围绕材料行文说理,主旨集中,不枝不蔓,体现了任务驱动作文的特点。比如,第二段整段内容都在围绕材料分析说理,并点明中心;第四段末句运用假设论证说明材料人物沃德的慧眼。这样行文,就不会旁生枝节,使主旨更为集中、鲜明。
2. 素材丰富,说服力强。作者在说理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论据, 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又增强了说服力。如孔子被表象迷惑而误解颜渊,其他的如“三氯氰胺”奶粉事件、大陆某女士在香港法庭上违规肆意拍照、丧文化、唐玄宗为安禄山的奴颜蜜语所惑以及中印洞朗地区军事对峙等事例,既典型有说服力,又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时代意识和担当意识。
3. 论证方式多样,语言灵动多变。本文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多种论证方式,第二段围绕材料从正面论证,第三段运用了引用论证,第四段则运用了举例论证,而一个“试想”又巧妙地过渡到假设论证,第五段则将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结合在一起。而且,本文用语准确,如“眼见未必为实,表象未必为真”显得逻辑严密,而“凡斯种种,不一而足”“无异于扬汤止沸,断然不能收釜底抽薪之效”等句精炼有致,“囿于表象,罪莫大焉;不泥于表,方为智者”等句则显得语气充沛,节奏明快,铿锵有力。
4. 结合现实,体现责任感。作者针对材料内涵,挖掘出“不泥于表,方为智者”这个主旨,行文中又将材料内容与现实生活对接,体现了“文以载道”的写作目的,也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写作借鉴]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创作口号。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则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古往今来,做到“为时而著”的虽不乏其人,但更多的是虽有“为时而著”之心,却未必有真正的“为时而著”之“文”。
我们高中生在写作中如何做到“为时而著”呢?
1. 关注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多看新闻,多接触社会,多关注社会发展。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如此,我们的写作才能与时代接轨。特别是近几年,作文考试多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如果仍然停留在古人古事的圈子中,是很难得高分的。
2. 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为时代而唱。将自己融入时代的大潮中,立意、选材时都要考虑时代特征、时代需要,一个脱离了时代节奏的人,是无法将活生生的時代生活写入自己的文章中的。
3. 把握时代的脉搏,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对时代变化和社会现象应该有深入、全面、理性的认知,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
4. 写作时要将“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小我”是“大我”的基石,“大我” 是“小我”的拓展,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落实“为时而著”的写作目的。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再现]
不泥于表,方为智者
一考生
俗语云:“眼见为实。”然而,眼前所见也有欺骗人眼的时候。此时,我们是否还信奉“眼见为实”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重眼前所见而不泥于表,方为智者。
英美军方根据幸存飞机弹痕分布情况,“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这富有针对性的决定看似不错,然而,幸存飞机弹痕多的地方却欺骗了军方人士的双眼。弹痕虽多,飞机却能幸免于难,反倒佐证弹痕多的部位安全性相对较高。不唯如此,那些不幸罹难的飞机,大多恰恰与此相反,幸存飞机弹痕较少之处正是罹难飞机的“死穴”。沃德力排众议,“指出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分”,其原因就在于不泥于幸存飞机弹痕分布的表象;正因如此,方能智慧地思考,从而发现症结之所在。
囿于表象,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自然为其表象所左右。《孔子家语》载,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为颜渊独自啜食稀粥所惑,却不知稀粥蒙尘,不明颜渊唯恐以蒙尘的稀粥进奉老师而不敬的诚心。可见,眼见未必为实,表象未必为真。犹如“涉寒暑”的柑橘,“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需要购买者明其本质的。
圣人尚且有失去智慧的时候,更何况芸芸众生呢?君不知,“三氯氰胺”奶粉事件东窗事发,人们只知企业利益至上观念下诚信的缺失,而没有看到社会诚信环境有待加强甚而就诚信立法的迫切性?君不见,大陆某女士在香港法庭上违规肆意拍照,饱受人们诟病,而人们却没有看到规则意识的淡薄和国民法纪教育的缺失?君不见,佛系青年日渐增多,人们只看到佛系青年为代表的“丧文化”大行其道,而没能看到社会“燃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加强?凡斯种种,不一而足。英美军方的误断并非偶然,但它恰恰佐证了不囿于表象的必要。试想,如果泥乎表象,那么,纠偏或改正之举无异于扬汤止沸,断然不能收釜底抽薪之效,如此,毒奶粉事件之类、违规拍照女士之徒断然不能禁绝,佛系青年之流断然不能烟消云散;如果没有沃德的慧眼,那么,英美军方飞机的损失必将加大,反法西斯战争进程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囿于表象,不仅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影响做事的效果,甚而可能影响政策的走向,带来灾难性后果。唐玄宗为安禄山的奴颜蜜语所惑,不断擢拔,结果养虎为患。曾几何时,中印洞朗地区军事对峙,网络中讥评我国政府软弱,不能以威武之师御敌于国门之外之声一时沸然。然而,鼓噪者有谁明白主权、尊严背后“刚者易逝,柔者长存”这一警示轻启战端者的大道?
上苍赐予了我们一双明亮的眼睛,但明亮的眼睛未必能够明察事物的真相。
君须记:做认知、行为上的智者,囿于表象,罪莫大焉;不泥于表,方为智者。
[满分分析]
1. 围绕材料行文说理,体现任务驱动作文特点。本文通篇围绕材料行文说理,主旨集中,不枝不蔓,体现了任务驱动作文的特点。比如,第二段整段内容都在围绕材料分析说理,并点明中心;第四段末句运用假设论证说明材料人物沃德的慧眼。这样行文,就不会旁生枝节,使主旨更为集中、鲜明。
2. 素材丰富,说服力强。作者在说理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论据, 既充实了文章内容,又增强了说服力。如孔子被表象迷惑而误解颜渊,其他的如“三氯氰胺”奶粉事件、大陆某女士在香港法庭上违规肆意拍照、丧文化、唐玄宗为安禄山的奴颜蜜语所惑以及中印洞朗地区军事对峙等事例,既典型有说服力,又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时代意识和担当意识。
3. 论证方式多样,语言灵动多变。本文在论证观点时,运用了多种论证方式,第二段围绕材料从正面论证,第三段运用了引用论证,第四段则运用了举例论证,而一个“试想”又巧妙地过渡到假设论证,第五段则将举例论证和假设论证结合在一起。而且,本文用语准确,如“眼见未必为实,表象未必为真”显得逻辑严密,而“凡斯种种,不一而足”“无异于扬汤止沸,断然不能收釜底抽薪之效”等句精炼有致,“囿于表象,罪莫大焉;不泥于表,方为智者”等句则显得语气充沛,节奏明快,铿锵有力。
4. 结合现实,体现责任感。作者针对材料内涵,挖掘出“不泥于表,方为智者”这个主旨,行文中又将材料内容与现实生活对接,体现了“文以载道”的写作目的,也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写作借鉴]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创作口号。这既是古训,又是历代文人富于历史使命感的一种集中概括。“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则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古往今来,做到“为时而著”的虽不乏其人,但更多的是虽有“为时而著”之心,却未必有真正的“为时而著”之“文”。
我们高中生在写作中如何做到“为时而著”呢?
1. 关注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多看新闻,多接触社会,多关注社会发展。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如此,我们的写作才能与时代接轨。特别是近几年,作文考试多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如果仍然停留在古人古事的圈子中,是很难得高分的。
2. 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为时代而唱。将自己融入时代的大潮中,立意、选材时都要考虑时代特征、时代需要,一个脱离了时代节奏的人,是无法将活生生的時代生活写入自己的文章中的。
3. 把握时代的脉搏,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对时代变化和社会现象应该有深入、全面、理性的认知,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
4. 写作时要将“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小我”是“大我”的基石,“大我” 是“小我”的拓展,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落实“为时而著”的写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