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引导行为。”三年前,我们学校管理团队根据学校的特点不断地思考、反复地探讨,“爱相伴,美相随”的教育理念的种子在我们石岐实验小学的校园落了地。我们决定以“爱”与“美”为亮点塑造学校品牌,弘扬“德美、行美、心美”,在三美兼具的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建设优美校园,打造丰美课堂,并为和美社区建设增光添彩,实现“爱溢课堂、爱满校园、爱暖社区”。
一、建设“美”的校园
环境在育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我们石岐实验小学地处老城区,四周皆是窄街小巷,老屋旧舍,是个交通极为不便、周遭环境并不理想的学校。“从学生出发,纳教师建议,争上级支持!”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校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明显改观——最新设计的校园外墙上,画有生动的教育漫画,宣传文明行为、道德新风;校园外墙的栏杆上,呈现师生、家校各类活动剪影,配上立体的雕刻文字,突出“爱”与“美”的办学特色;校内楼道的拐角、校园中央舞台的展板,用艺术化排列的文字直观表达“爱相伴,美相随”的办学理念……在未来的时间里,学校北校舍新开的校门旁,新建的孔子学堂里,在文化墙的设计上也将进一步体现、阐释“爱相伴,美相随”的办学理念。而今,“美”的校园正逐步建成,越变越优美的校园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
二、建设“爱”与“美”的教师队伍
如果说“美”的校园是学校的硬实力,“美”的教师就是学校的软实力了。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学能力、育人水平,建设一支 “德美、行美、心美” 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呢?对此,我们尤为重视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教师交流与研讨。
1.发挥“名优效应”,发现身边之美
参与作课的禤志娟老师是我校的名优教师,担任班主任近二十年,有着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形成了细腻而灵活的班级管理风格,多次获评中山市优秀教师,所带班级曾获市区特色班级、红旗中队。为发挥她作为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两年前学校成立了以禤志娟老师为主持人的“心灯”班主任工作室。在禤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经常组织老师们开展师德师风讲座、身边的班级管理案例研讨活动,有效促進了教师们坚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树立“德美、行美、心美”的教师形象。
2.把握学习机遇,领略名校之美
近年来,在我们中山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省内外的教师观摩、培训、学习也越来越多,所到之处都是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各地名校。如2016年,我们参加在清远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共同体建设高峰论坛培训、合肥德育干部培训班、中山市镇区德育D6成长联盟培训、四川师大高级研修班中小学生班主任培训、东莞全国班主任高端论坛学习班等。老师学习归来都会进行学习汇报会,将学习所得分享给全体教师,这种“以点带面”的学习方式已经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学以致用,深深受益。
3.致力科组教研,展示团队之美
科组是学校里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发挥好科组作用,有助于学校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如数学科组,不但在校内经常开展 “同课异构”,让不同教师对同一课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从而拓宽思路,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还时常和本市外校开展送课、评课等教学联谊,促进校际教学交流和合作。
4. 聚焦教学,呈现课堂之美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所以,我们学校历来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真真正正立足课堂,钻研课堂教学,探讨突破重难点的巧妙方法,优化问题设计、时间分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爱的课堂氛围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进步。
三、培养“爱”与“美”的学生
第一,巧借节日活动,展示品德之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校大队部经常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主题班会;中秋节举行“中秋食品话中秋”食品分享会;国庆节进行“最美教室”评比;每年三月的“学雷锋”爱心义卖活动。
第二,抓德育常规,追求行为之美。首先,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常抓不懈,以行政值日、文明班级评比为入口,对学生的衣着仪表、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等进行跟踪落实,确保德育时效性。除通过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进行引导教育、利用每月的文明班评选加强激励外,大队委还专门成立学生值勤小组开展培训,对校园内的学生不文明行为展开登记督促,从各方面、多角度深化德育精细管理。
第三,开展特色活动,展现自主之美。几年来,在一个个小主持、小导演的策划下,红领巾广播和电视台的开播及运行都非常顺利,节目富有特色,拥有一系列校园品牌栏目。这些节目从主题内容选择,到撰稿、编辑、采访、直到最后节目的录制,都是以学生为主角。另外,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向来十分重视强化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每年都会在少先队建队日举行全校性的大队委选举活动,借此选拔、培养少先队小干部。
第四,关爱特殊学生,呈现心灵之美。多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对学习困难、品德困难学生的帮扶教育。如,多次举行心理医生进校园活动,邀请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每月到我校半天,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学生和班主任的团康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和老师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还特别关注学生情绪,关心学生的生活,聘请“甘露春天”的心理咨询师,每周三下午到我校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第五,挖掘内在潜力,展现特长之美。兴趣特长培训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我们学校的特长培训开展由来已久,在多年的实践中,电脑动漫、科技小发明、游泳等特长培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训课程日趋系统化。比如,游泳是我校的传统项目,也是办学特色之一。学校不但利用体育课全面开展游泳教学、游泳测试活动,还会组织校内学生游泳比赛和课外游泳队训练。在历届市区中小学游泳比赛和运动会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四、培养“爱”与“美”的家长,共建“爱”与“美”的社区
近年来,家长义工活动也异彩纷呈,与社区友邻互助成绩显著。如,十多名家长义工参与社区的无偿献血活动,两百多名的义工家庭参与“推进平安家庭建设、共创幸福和美石岐”亲子游园活动。 52名义工为2016中山国际马拉松的选手呐喊助威等。学校通过家校联系,增强了家长重视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意识,在培养“爱”与“美”的学生教育实践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提高了教育实效。多年来,我校与桂圆社区保持紧密合作——社区到校举办急救知识讲座;教师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等,促进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既发挥了社区在“爱相伴,美相随”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又让学校师生更懂得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期盼在“爱相伴,美相随”的教育理念中,校园更加优美,教师更加慧美,课堂更加丰美,学生不但德美、行美、心更美
一、建设“美”的校园
环境在育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中,我们石岐实验小学地处老城区,四周皆是窄街小巷,老屋旧舍,是个交通极为不便、周遭环境并不理想的学校。“从学生出发,纳教师建议,争上级支持!”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校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明显改观——最新设计的校园外墙上,画有生动的教育漫画,宣传文明行为、道德新风;校园外墙的栏杆上,呈现师生、家校各类活动剪影,配上立体的雕刻文字,突出“爱”与“美”的办学特色;校内楼道的拐角、校园中央舞台的展板,用艺术化排列的文字直观表达“爱相伴,美相随”的办学理念……在未来的时间里,学校北校舍新开的校门旁,新建的孔子学堂里,在文化墙的设计上也将进一步体现、阐释“爱相伴,美相随”的办学理念。而今,“美”的校园正逐步建成,越变越优美的校园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
二、建设“爱”与“美”的教师队伍
如果说“美”的校园是学校的硬实力,“美”的教师就是学校的软实力了。那么,如何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学能力、育人水平,建设一支 “德美、行美、心美” 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呢?对此,我们尤为重视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教师交流与研讨。
1.发挥“名优效应”,发现身边之美
参与作课的禤志娟老师是我校的名优教师,担任班主任近二十年,有着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形成了细腻而灵活的班级管理风格,多次获评中山市优秀教师,所带班级曾获市区特色班级、红旗中队。为发挥她作为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两年前学校成立了以禤志娟老师为主持人的“心灯”班主任工作室。在禤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经常组织老师们开展师德师风讲座、身边的班级管理案例研讨活动,有效促進了教师们坚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树立“德美、行美、心美”的教师形象。
2.把握学习机遇,领略名校之美
近年来,在我们中山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省内外的教师观摩、培训、学习也越来越多,所到之处都是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各地名校。如2016年,我们参加在清远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共同体建设高峰论坛培训、合肥德育干部培训班、中山市镇区德育D6成长联盟培训、四川师大高级研修班中小学生班主任培训、东莞全国班主任高端论坛学习班等。老师学习归来都会进行学习汇报会,将学习所得分享给全体教师,这种“以点带面”的学习方式已经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学以致用,深深受益。
3.致力科组教研,展示团队之美
科组是学校里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发挥好科组作用,有助于学校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如数学科组,不但在校内经常开展 “同课异构”,让不同教师对同一课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从而拓宽思路,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还时常和本市外校开展送课、评课等教学联谊,促进校际教学交流和合作。
4. 聚焦教学,呈现课堂之美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所以,我们学校历来非常重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真真正正立足课堂,钻研课堂教学,探讨突破重难点的巧妙方法,优化问题设计、时间分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爱的课堂氛围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进步。
三、培养“爱”与“美”的学生
第一,巧借节日活动,展示品德之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我校大队部经常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教育、实践活动。如,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主题班会;中秋节举行“中秋食品话中秋”食品分享会;国庆节进行“最美教室”评比;每年三月的“学雷锋”爱心义卖活动。
第二,抓德育常规,追求行为之美。首先,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常抓不懈,以行政值日、文明班级评比为入口,对学生的衣着仪表、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等进行跟踪落实,确保德育时效性。除通过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班队会进行引导教育、利用每月的文明班评选加强激励外,大队委还专门成立学生值勤小组开展培训,对校园内的学生不文明行为展开登记督促,从各方面、多角度深化德育精细管理。
第三,开展特色活动,展现自主之美。几年来,在一个个小主持、小导演的策划下,红领巾广播和电视台的开播及运行都非常顺利,节目富有特色,拥有一系列校园品牌栏目。这些节目从主题内容选择,到撰稿、编辑、采访、直到最后节目的录制,都是以学生为主角。另外,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向来十分重视强化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每年都会在少先队建队日举行全校性的大队委选举活动,借此选拔、培养少先队小干部。
第四,关爱特殊学生,呈现心灵之美。多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对学习困难、品德困难学生的帮扶教育。如,多次举行心理医生进校园活动,邀请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每月到我校半天,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学生和班主任的团康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和老师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还特别关注学生情绪,关心学生的生活,聘请“甘露春天”的心理咨询师,每周三下午到我校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
第五,挖掘内在潜力,展现特长之美。兴趣特长培训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我们学校的特长培训开展由来已久,在多年的实践中,电脑动漫、科技小发明、游泳等特长培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训课程日趋系统化。比如,游泳是我校的传统项目,也是办学特色之一。学校不但利用体育课全面开展游泳教学、游泳测试活动,还会组织校内学生游泳比赛和课外游泳队训练。在历届市区中小学游泳比赛和运动会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四、培养“爱”与“美”的家长,共建“爱”与“美”的社区
近年来,家长义工活动也异彩纷呈,与社区友邻互助成绩显著。如,十多名家长义工参与社区的无偿献血活动,两百多名的义工家庭参与“推进平安家庭建设、共创幸福和美石岐”亲子游园活动。 52名义工为2016中山国际马拉松的选手呐喊助威等。学校通过家校联系,增强了家长重视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意识,在培养“爱”与“美”的学生教育实践中和学校形成教育合力,提高了教育实效。多年来,我校与桂圆社区保持紧密合作——社区到校举办急救知识讲座;教师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等,促进了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既发挥了社区在“爱相伴,美相随”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又让学校师生更懂得了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期盼在“爱相伴,美相随”的教育理念中,校园更加优美,教师更加慧美,课堂更加丰美,学生不但德美、行美、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