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结合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心功能影响.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1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1例)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62例)采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结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PWT)、舒张期室内间隔厚度(LVST)、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等心功能指标变化、总胆固醇
【机 构】
: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结合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心功能影响.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1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1例)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62例)采取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结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心绞痛每周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PWT)、舒张期室内间隔厚度(LVST)、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等心功能指标变化、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变化、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及血小板聚集(MPA)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血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末端B型脑肽钠原(NT-proBNP)水平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7%,60/62)高于对照组(86.89%,53/61),且治疗后患者心绞痛每周平均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发作平均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PWT、LVST、SV、EF、TC、TG、LDL-C、PT、APTT、FIB、BV、PV、MPA、IL-6、hs-CRP、NT-proBNP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PWT、LVST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SV、EF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SV、EF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PT、APTT、FIB、BV、PV、MPA、IL-6、hs-CRP、NT-proBNP等指标均改善,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心悸,1例头晕,观察组出现1例乏力,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3.28% (2/61)、1.61% (1/62) (P >0.05).结论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结合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恢复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目的 基于电子鼻技术,对九香虫生品和炮制品药材“气”特征进行分析与表征,为九香虫生品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九香虫样品生品13批、炮制品14批,采用PEN3电子鼻系统,分析九香虫样品的“气”特征,并将所得数据分别进行Loadings、PCA及LDA等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选的10个传感器中,有5个传感器对九香虫生品及炮制品的“气”特征具有较好的响应,分别为有机硫类、芳香成分、甲烷等短链烃类、小分子氮氧化物类、醇醚醛酮类成分;其中对九香虫生品敏感性较强的为6号传感器,即甲烷等短链烃类成分;对九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及对上肢运动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作业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和Fugl-Meyer(FM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和肩部活动视觉疼痛(VAS)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DL评分和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和FMA评分明
目的 分析治疗慢性胃炎中药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 检索近5年相关专利,对专利申请趋势、申请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符合标准的308项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专利中的中医证候分布、治法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7)、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SPSS 22.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统计、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挖掘探讨失眠中药专利组方用药规律.结果 近5年专利申请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地区以四川、安徽、山东、广西等省份居多;专利复方主治的中医证候主要
雷公藤被广泛运用于炎症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大量临床和动物、细胞实验研究证实雷佘藤及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效应.随着雷公藤抗炎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认为雷公藤可能通过NF-κB、MAPK、STAT、NL-RP3炎性小体及Wnt等多种信号通路,调控免疫细胞的功能和细胞因子、黏附分子或炎性介质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将雷公藤发挥抗炎作用的信号转导机制进行综述,为其作为应用前景广阔的抗炎药物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