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探究式学习浅析

来源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一般来说,我们人类的学习活动包括两种学习方式,一是“接受性学习”,二是“探究式学习”。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所谓“接受性学习”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储备大量的知识,但缺点是很容易忘掉。而“探究式学习”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拓展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客观地说,两种学习方式各有所长,我们的教学不能完全摒弃“接受性学习”尤其是新授课教学。且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就要求我们倡导“探究式学习”。
  所谓探究,就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求本源、解决疑问。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尝试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实施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新课改下的中学教学不能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记“公式、概念、法则”等填鸭式的教学, 而应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按照“问题解决”的形式去设计教学过程。即:要从学生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因需制宜,因时制宜地努力创建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实际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探究,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研究、勤于动手,不断追求新知,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激发创新欲望。
  比如问题情境1:老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和圆规,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ABC,测量∠A= , ∠B= , ∠C= 。叫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DEF, 测量∠D= , ∠E= , ∠F= 。然后首先让∠A=30°,∠D=30°,观察△ABC和△DEF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呢?然后保持∠A=30°,∠D=30° ∠B=70°,∠E=70°,观察△ABC和△DEF 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呢?测算AB:DE= ,AC:DF= ,BC:EF= 。
  同理:可以让学生画出任意△ABC,然后延长AB和AC线段到D和E点,然后连接DE,△ABC和△ADE是否一定相似。什么情况下会一定相似?从这样的一些动手动脑实验,可以使得学生得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以及“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猜想,然后进行进一步的证明自己的猜想。
  三、改编习题教学,培养探究习惯
  数学课本中有大量的例题和练习,如果我们能精心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那一道不起眼的小题也可以变得妙趣横生,成为培养学生探究习惯的亮点。例如:已知:在Δ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CE交于O,∠EBD=∠ACE,BD=CE,求证ΔABC为等腰三角形。
  首先:我们可以首先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培养他们多角习初探度、多方位思考分析和求解的能力。其次:可以将此题来个脱胎换骨,改编成如下一个问题:如:ΔABC中,D、E分别是AC、AB上的点,BD、CE交于O,给出如下四个条件:①∠EBD=∠DCE ②∠BEO=∠CDO ③BE=CD ④OB=OC,上述四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以判定出ΔABC为等腰三角形。(用序号写出所有情形并选择作出相应证明)再者:由学生们自己列举条件,看看还有哪些条件的组合可以构成等腰三角形。比一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哪组同学找出组合又多又快。
  四、布置探究式作业,提高探究能力
  能力是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不亲自动手解决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是无法提高探究能力的。另外,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若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之后,布置一些贴近教材内容、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有一定难度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去探究它的解决方法,探究它的各种变式和引申,会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颇有裨益。例如,在学习了立体图形的相关内容后,结合美化净化教室的活动,布置下面的问题作为作业:为了改变同学们上课时随地乱扔纸屑的现象,班委会建议每个同学自制一个小型长方体字纸篓。若每人分配一张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硬纸板,该怎样裁剪折叠才能最快地制作成功?又该怎样设计字纸篓的长、宽、高,才能使字纸篓的容积最大?通过类似的探究式作业,学生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而探究成功的喜悦感和自豪感,又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培养了探究能力。
  总之,探究式学习就是促进学生进行亲身实践的有效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探索观察、思考和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解释和合作交流,提高解决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总结和把握探究式学习规律,创设开放的课内外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以促进自主发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第六中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的一项调查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对此本刊在第7期曾作专门报道.如何治理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