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经济需求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人才的培养是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为立志于从事各行业的学子提供了一个汲取丰富的知识、提高自己专业能力、提升个人的实践水平的平台。在市场需求的视角下,大学专业积极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各企事业订单式人才培养为载体,以岗位实习的真实业务环境、真实业务流程为背景实行全真化教学,从而使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具有方向性与实践性。
  关键词:大学生;市场经济;职业生涯规划
  在当前的社会群体划分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他们学习与生活都离不开中国社会发展的这一大背景,其成长的历程不免会受到所处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影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成为了当前许多社会群体的共识,从整体上来说,拜金主义与利己主义泛滥成灾,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实问题
  (一)价值取向的个人价值经济化
  趋向物质利益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要求把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以经济与商品为指标予以量化,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义上的互助关系也变成冷冰冰的单纯的金钱实用关系,这对当代的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过分地强调个人的物质利益,信奉“个人利益至上”,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在追求金钱的同时满足人的本能需要,实现物质的欲求,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利己主义是市场经济中商品通过等价交换而实现商品生产者的自我价值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是的大学生却并未真正认识到商品等价交换实现商品生产者的自我价值的真正含义,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原则完全颠倒,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甚至于为了一味学热门专业而忽视基础文化课的学习。
  (二)职业生涯定位模糊易变
  目前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定位方面出现了模糊易变的特点。一是职业生涯定位模糊,许多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并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自己往往带有一种从众的心理去参加人才交流会,目标不明确、准备不充足,人才交流会协议签约意向成功率较低就足以说明问题;二是职业生涯定位易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大学生会受到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但是缺乏应有的职业理想和历史责任感匮乏,在大城市热、外资企业热、考公务员热、考研热的潮流中就往往会迷失自我,放弃对自身实际条件,以及兴趣爱好的分析与规划,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个人的青春,得不偿失。
  二、基于市场经济需求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对策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社会中,就业职位的层次分布是呈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职位层次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分布与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随着我国GDP增长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新增职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将向社会职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大学毕业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已势在必行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者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这也就要求大学生在自觉实践、勇于探索、读书好学、多思好问、革新创造中健康成长,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经过价值实践的反复强化,锻炼敏锐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使自己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那种会生存、善学习、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有效帮助我们每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摆正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道德价值和功利价值关系,确实地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高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当前,在沉重的就业危机面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这也就为对其实施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提供了有利的契机,通过预先发现、及时辅导、有效干预,把大学生的心理疾病、事故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就高校来说,就应该开设心理教育的课程,使学生能够自主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所了解,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疾病,并同时构建心理疾病防控体系,通过专业途径和方法,努力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心理事故的发生,同时各校加强与校外心理疾病治疗机构的沟通与合作,帮助需要治疗的学生及时就医。
  (三)高校普及职业生涯教育,使大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
  高校自身也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为了完成任务,基于此,就应该普及职业生涯教育,通过多元化的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涯规划活动中来,具体而言,首先是大学生自身的全面自我定位,使之对自身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摆正自己的位置,相信自己的实力,从而达到评估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明晰自己所处环境和条件,为自己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针对大学生目前所存在的目标过高的不良倾向,使大学生能够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四)加强个人的职业素养,树立就业的危机意识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这个问题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将依然存在。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结构性矛盾而造成的供求错位,也有基于用人单位本身所存在的选人用人标准匮乏的原因,基于此,就应该着力于加强个人的职业素养,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以此适应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三、结语
  在面对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时,就应该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高校普及职业生涯教育,使大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加强个人的职业素养,树立就业的危机意识等方面能力,以切实提高职业规划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建新.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1(19)
  [2]王璇.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0(04)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教育开展以来,各地方对学生能力培养愈发重视,也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提出来“四会”能力,即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会参与、会发现、会运用、会创造。针对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措施,如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法以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定理,注重一题多解的训练等,当然,还有其他许多措施,希望广大数学教师能够更加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摘 要: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但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播与发扬,更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语文教学,能够让学生准确的把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培养起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一直以来,小学语文的教学教研工作也备受各大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研工作现状分析解决对策  毫无疑问,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以及标准本
摘 要:在当今教育理念中,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育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方法途径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现代学校教学中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多地是强调教学
摘 要:当前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未成年人的思想还未成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高中生的道德教育也尤为受到重视。高中生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却很难真正判断善恶,其价值观也未真正的完善,因此,很多有叛逆心理的高中生都容易误入歧途。这时,高中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就高中语文道德教育的意义和途径进行简单的探析,旨在推进高中生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道德教
摘 要:素质教育是一种品质教育,这就要求在人的遗传素质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专业品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之目的。本文主要论述在物理学科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实施物理素质教育。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素质;教学探究  何谓素质教育?它主要包括品德修养、专业技能,其核心是培养创造力。有创造力的人,个性独特,一往无前,愈挫愈坚,往往成就大业的人,不是智商很高的人,却是创造力强
摘 要:生物是一项研究生命现象与生命规律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技能都有重要的促进价值。传统生物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死记硬背,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予重视,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运用。新时期就需要教师能够善于进行创新教学,通过改善教学思路、有效开展分层教学、提升教学自身素质、鼓励学生实践探究、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生物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高中数学教材中线性规划一节充分体现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有机的把不等关系与平面区域结合起来,是求最值的重要方法,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知识应用覆盖面宽,纵向跨度大,是函数、解析几何、平面几何、三角、向量等知识的交汇点,倍受高考命题的青睐。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总有散而不聚理还乱之感,学生在学习中深感图难画、理难懂、式难变。为了提高教学时效,便于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设置了一道利用线性规划求最值的习题,通过实
摘 要:大学生在大学就业前能培养许多能力,但是决定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成就事业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分析能力。  关键词:分析能力;大学生就业  1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能学到哪些能力  就读大学时,大学生会逐渐掌握以下能力:沟通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这些能力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需要自身的沟通能力了,沟通能力的强弱会决定你的社会关系,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