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实的“梅兰芳”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thernor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家与普通人的矛盾如果真实地存在于梅兰芳的生活中,那么梅兰芳自己似乎也已经解决了这个矛盾,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梅兰芳》公映了近一个月,我才看到这个电影。正值大学即将开学的时候,为了上课,重温了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关于20世纪文学的观念变迁的叙述,我不禁感叹道,为什么中国电影导演始终不愿钻到艺术里面去,创作一部关于艺术的电影?
  《梅兰芳》的主角不是京剧艺术,而是一位天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整个电影以伯父的遗书贯穿始终,一直围绕着做一个普通人还是艺人这一矛盾展开。少年梅兰芳应该说基本上是个艺人,中年以后的叙事都是围绕着普通人这一身份来发展的。故事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两个身份是不能共有的,其矛盾是不能调和的。之所以梅兰芳不能爱孟小冬,邱如白变成一个悲剧人物,原因都在于此。而梅兰芳蓄须救国也是按照同一个逻辑而创作的细节——他不能够做一个把艺术凌驾于民族大义之上的亡国奴,宁愿做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没有两样的“普通人”。
  如此说下来,这个电影似乎在宣传一个无人能够质疑的正确道理:艺术家怎么能够脱离社会躲进象牙塔里面去呢?中国20世纪的文化史文学理论有不少案例证明了这一道理的正确性,同时也有个别案例印证了其反面,即如果试图脱离现实终将被历史唾弃和抛弃的命运。我在这里并不想质疑这一道理,因为中国20世纪的历史十分动荡,有很多为民族大义社会理想而抛洒热血的人的确令人钦佩。而且历史上的梅兰芳并没有抛弃社会,不能胡编。
  虽然无意宣扬脱离社会,但是我仍然在纳闷,为什么做了一个艺术家就一定不能做普通人了?历史上的梅兰芳在艺术、商业、政治、社会关系、爱情生活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历,不是恰恰证明这位艺术家从一开始就没有艺术的象牙塔的庇护,一直是在人海商海和政治的海洋中争取生存吗?如此说来,似乎这个电影的命题与历史人物的经历不符了。艺术家与普通人的矛盾如果真实地存在于梅兰芳的生活中,那么梅兰芳自己似乎也已经解决了这个矛盾,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始终看不出编剧导演是否满意于梅兰芳的答案,如果不满意,也看不出明确的质疑和别样的结论。这个电影表现的是一个艺术家,但是它自己的艺术观却不是很明确。
  电影里的邱如白是个追求超越的人,他倒是明确地只认梅兰芳,明确地反社会,但是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虚构人物。历史中的齐如山也不是这样的,齐如山一手策划了梅兰芳成功的美国公演,其目的不就是要给中国人、中国艺术在世界舞台上撑脸吗?那也不是一个非政治的行为啊!
  说到底,我不明白为什么编剧和导演不能意识到把梅兰芳当作一个经历过二十世纪一大半历史的真实人物来处理,反而更有戏?艺术和政治的结合实际上在历史上已经有了太多的叙说,躲都躲不开,聪明的编剧应该想办法把这个话题的沉重性和刻板性削减,换个新鲜的方式重新引入这一话题。当然真要这么做,对于梅兰芳这样一个主流人物,就得需要一点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儿了。
  现在很多观众的反映都是表现少年梅兰芳的前半段比后半段好,原因就在于前半段起码试图描写了一个艺术和艺术家生存的空间,说它是封闭的,内中自有自己的运作逻辑,有其特殊的美好和残酷,所以人们认可它的真实性。
  都说好莱坞商业化,倒有人一门心思地把艺术和艺术观作为主题通过电影来表现。比如几年前的《卡波特》,就是根据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传记改编,专门讨论艺术的伦理问题的电影。小众是小众,一点都不枯燥。因为其命题来自于作家的真实经验,令人信服。现在很多西方的进步学者都认为所谓“为艺术而艺术”或者是维护艺术的象牙塔的论述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慢慢地我们这些在后社会主义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文化人也认可了这种说法。没有错。但是反对象牙塔并不等同于对于艺术和艺术家的简单处理。我们这儿自有本土的抽象观念,任何活生生的人物套进去都变成同一个模样了。
其他文献
想方设法与客户争利,付出些许优惠就扭扭捏捏,推三阻四,透出的是一股短视的小家子气。    自去年10月下旬央行出台七折房贷利率优惠政策以来,各银行迟迟未能公布房贷优惠细则,存量房贷的优惠政策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1月中旬才尘埃落定。虽说各个银行的最终方案还不算太离谱,但这段漫长的等待,还是让许多客户颇感寒心。存量房贷利率优惠政策堪称一块试金石,让中国银行业露了怯。想方设法与客户争利,付出些许
上一波的地产盛世,让我们颠覆了许多常识,现在要讲回归,并不十分容易,就像将一度放纵的诸位神仙请回原位,一样的不容易。    今年过年贺岁,应该感谢冯小刚,讲了个非常好玩的故事:“非诚勿扰”。  2008这个冬天,寒气逼人,前所未有。冯氏笑料和葛派幽默,调就了这么一道搞笑大餐。电影票房的收获是一回事,让各个阶层、各种职业、各种身份的人们,都开心地释放一下严冬之下的阴沉和忧郁,是另一回事。  大概因为
商品住宅的价格得由市场做主,而市场背景的那只手正是购房者的心理预期。    近期,行政长官对于楼市的言论多了起来。在北京市“两会”上,市长郭金龙高调发话——北京房价高得离谱,而政协委员任志强硬生生地宣称旗下的楼盘价格不会降。温州炒房团近段时间遭遇指责,在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节目中,温州市市长赵一德奋力为炒房团正名。  房价是全部楼市问题的聚光点,在房价问题上,永远找不到一个完美答案。在这个充满不
这是一种口头或书面的文字游戏,通过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信口雌黄,他们消解和嘲讽着被教谕所操控的成人世界,将网络变成了话语狂欢的场所,并在2008年成为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山寨根据地。      吴宇森的大片《赤壁》(下)在电影院里杀得性起,那边厢,山寨版的《赤壁2》也在网络上牛气冲天。  山寨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1、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2、有寨子的山区村庄。”例句:如今上面添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世界是主体,但自己的世界也会影响到别人的世界,这就产生了喜剧效果。    宁浩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奇迹。2006年他的《疯狂的石头》一战成名,创造了国产电影最值得称道的黑马奇迹。3000万的票房并不值得炫耀,但是这是以极小的成本(300万)换来的,并且它的影院上映时间撑足了三个月,这让“石头”成为一种现象,价值连城。媒体和大众无意间发现了一件宝贝,并且在之后的两年里受够了冒牌货的欺骗
在2009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全球2700多家新技术先导公司同台炫技拉斯维加斯,这里精选了其中的部分下一代技术,供读者领略未来的精彩。    盲人和视障者唯一的全球定位系统  这款名为代码工厂移动地理(Code Factory Mobile Geo)的新产品,出自可达方位信息与导航技术的领头羊Sendero Group。它荣获本届国际消费电子展最佳创新的产品。    将电脑变为高清电视频道  美国Z
“我们的设想是不能将绿地系统的构建局限于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而是把世博园区绿地与邻近绿地编织成大世博绿地圈。”期望能让世博园区的大绿地圈概念引申到未来上海的生态环境建设。    2010年的上海世博慢慢临近,上海世博运营公司在全国46个城市进行的一次世博会参观者意向调查显示,在回答“最希望看到什么”的问题时,64.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高科技含量的展览和展品。有关方面透露,一系列代表世界先进水
表面上,这不过是一场“游戏 娱乐”秀,本质上,它已经昭示了游戏厂商打造全民娱乐平台的发展战略。    声名显赫的网游巨头们于2009年1月9日相聚北京。他们雄心勃勃,立志要将网络游戏打造成全民娱乐平台,并称将以此伴随百姓共度经济的冬天。  在1月9日隆重举行的2008年度“中国网络游戏风云榜”颁奖典礼上,腾讯、盛大、完美时空、九城、巨人等国内19家网游企业高层齐聚“北京德云社”,在这个中国最具“草
少些哗众取宠的演绎,多些脚踏实地的作为。这才是中国乳企走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措施,也是各大乳品企业为自己减压的关键和唯一途径。    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影响下,近期中国乳业前三甲中的光明(600597)和蒙牛(02319.HK)发布的财报公告均显示中国乳业2008年的业绩有下滑趋势。权威机构预测,2008年乳品市场全面亏损已成定局。据业内人士透露,三聚氰胺事件给中国整个奶业造成的损失迄今
一条有关房价的报道,劈头一句话就是:去年(2008年)“两会”时直言“政府有能力平抑房价”的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今年不再觉得寂寞。在编辑2008年的“编读往来”中,我当时就曾将这广州读者的来信,编发到了刊物上。  忍不住回头看,有时会恍若隔世。在周刊上,不止一次刊发过有关城市的人们,通宵排队、排号,裹被褥坐躺椅,几天几夜,俟到一地狼藉,方才拿到购房“号码”的照片。文字解说往往是:某房产商开盘,价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