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三问情韵悠长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②?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③,不尽长江滚滚流④! 年少万兜鍪⑤,坐断⑥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⑦,生子当如孙仲谋⑧。
  
  [注释]
  
  ①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又叫北固楼,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代蔡谟所建。此词作于开禧元年(1205年),时作者在镇江任知府。
  ②神州:指沦陷的北方。
  ③悠悠:绵绵不断的样子
  ④“不尽”句:由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典化而来。
  ⑤万兜鍪(móu):兜鍪,头盔,这里指代土兵。万兜鍪,言其统帅的军队之多。
  ⑥坐断:占据
  ⑦“天下英雄”二句:典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策二》,一次,曹操与刘备纵论天下英雄,刘备一连说了几个人的名字,曹操均不以为然,最后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本初(袁绍,字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⑧“生子”句:是引曹操之言。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策二》注引吴历语:曹操尝与孙权对垒,“(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字仲谋),刘景升(刘表,字景升)儿子(即刘琮)若豚(tún)犬耳’”,史载,曹操引兵南下之时,刘表儿子刘琮望风而逃,曹操因出此言。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的小令,词人由登北固楼,引发了对“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英雄孙权的缅怀,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朝廷的强烈不满,抒发了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词的上阙抒怀,登楼思乡,感慨世事沧桑。(此时,我站在这高高的北固楼上极目远眺,水光山色尽收眼底,可我日思夜想的中原故国在哪里呢?古往今来,不知经历了多少历史的风雨,朝代的兴衰?往事悠悠,连绵不断,就像那波涛汹涌,望不到尽头滚滚东去的长江啊!)
  词的下阙咏古,咏叹孙权。(想当年,孙权年少年时就统率千军万马,雄踞江东,尽显风流。纵观天下,谁是他的强大对手呢?看来,也只有曹操和刘备值得一提了。我要是生儿子的话,他就应当像孙权一样,横刀立马,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称雄天下。)
  全词构思别致,一词三问,对比映衬,简洁明快;还巧妙用典,巧引古人的话,慷慨深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词的上阙开头一设问句,振聋发聩。接下来一反问句,写登楼的联想,生发深沉的感慨,情韵悠长,意蕴深沉。词的下阙,开头两句叙事,盛赞孙权,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一设问句,画龙点睛,凸现词的主旨,把感情推向高潮,把词的意境推向极致。结尾引曹操之语,浑然天成,堪称妙笔。
  整首词文思机敏,想象开阔,别具新意。作者将现实、历史、典故、古人的感叹融于一炉,铸造出这一曲写景抒情、咏史怀古的千古绝唱。
其他文献
大师小传    钱钟书 (1910.11.21—1998.12.19) 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转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法国文学。1938年秋回国后,先后在西南联大等校任教。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期刊
浙江嘉兴一中五彩螺文学社简介    五彩螺文学社所在的嘉兴一中是拥有两院院士校友12位,政治局常委、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部长、省长校友多名,培养过著名作家茅盾、郁达夫、章克标、金庸的历史名校。校园里有一条散发着浓郁文化意蕴的范蠡湖,传说春秋末期,协助越王灭吴后,范蠡携同西施退隐,住在这个湖边。每天早上,西施梳洗后,将脂水倾倒在湖中,湖中的螺蛳吃了脂水,日久天长就成了五彩螺。嘉兴一中一代代文学爱好者
期刊
我认识鲁迅翁,还在他没有鲁迅的笔名以前。我和他在杭州两级师范学校相识,晨夕相共者好几年,时候是前清宣统年间。那时他名叫周树人,字豫才,学校里大家叫他周先生。  那时两级师范学校有许多功课是聘用日本人为教师的,教师所编的讲义要人翻译一遍,上课的时候也要有人在旁边翻译。我和周先生在那里所担任的就是这翻译的职务。我担任教育学科方面的翻译,周先生担任生物学科方面的翻译。此时,他还兼任着几点钟的生理卫生的教
期刊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梅,傲霜斗雪,凌寒独开,千百年来,以其特有的风姿在中国文坛上开出了一树独特的风景,构成了中国文人经久不衰的梅情结。纵观文学史册,咏梅的作品不乏佳篇。其中,中唐诗人张谓的《早梅》便如一位素妆雅致、不施脂粉的少女文文静静地婷婷而立。远观,泯然于众美之中;细品,方觉其淡雅清妙,气韵悠然。  首先
期刊
在没有见到诗人食指前,通过电话,我隐约感到这是个性情中人。记者在电话里约定采访时间和采访地点时,说就到你家吧,他说不行,家里地方小,还挺乱;又说到附近哪家茶馆也行,他说不好,贵,一杯茶好几十呢!于是就约好在记者所在的杂志社见面。  约定采访的这天在时令上虽然正逢立春,但北京的天气仍然寒风刺骨。原想着食指会晚一些来,不想上班刚坐下不久,就见他穿着破旧的深蓝棉大衣,匆匆地走进了编辑部。    爱写诗的
期刊
我知道奶奶喜欢自己动手干活,不喜欢让别人代劳,即使是眼睛看不清楚,她还是愿意自己慢慢摸索着去洗衣服、洗碗、煮水。老人家的脾气很是可爱,当你要代替她干活的时候,她会不大高兴的,她是执意要操持好这间老屋子,这个家的。  我知道奶奶喜欢吃甜的小吃,特别是腌制的橄榄、杨桃。在家里没人聚会、安静的时候,她喜欢静静地坐在厅里门口的那张藤椅上,含上一颗酸酸的、甜甜的橄榄。有时候透过那副厚厚的镜子,我难以望得清老
期刊
词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几乎成为宋代文学的主要标志,与唐诗各被称为“一代之文学”。宋词就艺术风格而言,可分为婉约、豪放两大流派而又兼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雅、典雅精工、密丽险涩等各种风格,如春兰秋菊,各尽其妙。柳永的《八声甘州》集婉约、豪放风格于一身,不可不读。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
期刊
又是四月天,新一期的《语文世界》也该“出场”了。对于翘首以待的同学而言,我们在完成一个约定。这是一种默契的等待。  编定这一期杂志,春天的气息已扑面而来。我们希望这新的一期杂志,给同学们的春天增添一份精神的“花香”。  相对整期杂志“大餐”,“编读BBS”实属一道“小菜”。“小菜”虽小,却是得益于每个同学“添油加醋”的支持。在这里,同学们可以交流对杂志的看法、意见,也可以谈谈自己学习语文的心得,等
期刊
他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他喜欢躺着读书。 他说:“书半床人半床的,这样读书是很浪漫的。”  他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而常年弯腰驼背,遂自称“弯人”。他拿自己的病开玩笑说,“像我这样的人,实在应该去打篮球,始终是努力向前的样子,教练一定喜欢。”  他坚守自己的作家本分,不喜虚夸,不喜唱高调,不喜言过其实,仅仅凭着一个作家应该有的良知和良心写下了很多真实的文字。  他是一个幽默的人,在精巧的幽默中常常流露出
期刊
窗外有一株高大的杨树,随季节而枯荣。现在又是秋天了,看着它一天天憔悴,我又一次清晰地感觉到了时光的流逝。树是季节变化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前些天去了黄河岸边,我又看见我们的母亲河。她日复一日地如此不可思议地浑浊着,并且因为泥沙沉积等造成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的洪涝灾害;而每年的枯水期,河水竟然会断流。试想,假若黄河上游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有了良好植被的呵护,母亲河的水一定是清澈的,也不会发生如此多的灾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