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新进展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g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它是一种良性的病变,具有增生、浸润、转移。目前,DIE的诊断依据有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疼痛以及排便痛,甚至经期便血的病史,结合妇科双合诊(特别是三合诊)检查看到阴道结节或触到痛性结节,以及辅助检查,通常可作出初步诊断,DIE的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DIE患者手术的彻底性与疼痛缓解有关(P0.05),保留子宫不增加复发率。术前药物治疗未显示改善术后疗效;而术后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和维持疗效。
  【关键词】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56-01
  1 临床症状
  疼痛(包括痛经、性交痛、排便疼痛和慢性盆腔痛)是DIE的主要临床症状。,从症状学出发,建立标准化、特异性的问卷筛查DIE,从而缩短延迟诊断的时间。调查了134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通过标准化问卷调查,确立DIE(术前症状包括经期排便痛、重度性交痛)的简易诊断模式。结果显示,该模式诊断DIE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4.5%和68.7%。其中经期排便痛是子宫直肠陷凹(CDS)处DIE最强的预测指标,主要与阴道后壁病灶相关;重度性交痛提示USL处有病灶。研究者认为,疼痛与子宫内膜异位的解剖定位高度相关,疼痛程度与病灶浸润深度相关。临床对18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症状及其程度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关系及对DIE诊断的意义。结果显示,63例(34%)患者病灶累及USL或CDS,18例(29%)患者病灶累及直肠中肌层,22例(34%)累及阴道上皮,18例患者同时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于存在卵巢异位囊肿的患者,CDS处子宫内膜异位的几率为11.1,下蹲疼痛的相对危险(RR)为1.2,肠道针刺痛的RR为3.4。经期排便疼痛的评分每增加一个单位,CDS处DIE的发病率增加0.2,即疼痛症状与DIE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2 影像学检查
  虽然目前MRI检查作为DIE诊断筛选或外科手术前明确病灶分布、确立手术方式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但由于其价格昂贵等因素仍然没有被普遍推广使用。超声检查,特别是阴道超声(TVS)由于其检查方法简单及价格便宜为本次大会广泛重视。临床对92例可疑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术前均进行TVS、直肠超声(REU)及MRI检查,将结果与术后组织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显示,MRI在RVS和肠道处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稍高于TVS和REU外,余在USL和阴道等处病灶三者相同。认为TVS和REU对直肠乙状结肠DIE病灶的诊断准确性相当,但TVS对直肠宫颈部位、阴道及膀胱病灶的诊断准确性高于REU。对9例可疑肠道DIE患者进行直肠内镜超声结合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REU-FNA),针吸次数22次,以组织学见腺体和(或)间质为诊断标准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REU-FNA诊断直肠中肌层病灶的准确率为100%,而未见明显并发症。研究者认为,术前REU-FNA对于肠道DIE病灶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方式的確定具有重要意义。
  3 治疗
  3.1 手术治疗 DIE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要求一次完整或完全切除所有疼痛性和(或)梗阻性的病灶。本次大会虽然主要集中讨论了肠道和泌尿系统病灶高难度DIE的手术治疗,但也特别强调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相结合,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因此,多主张手术方法为改良保守性手术。对72例累及阴道上1/3、直肠前壁的DIE患者进行了改良保守性腹腔镜手术,切除直肠阴道隔及宫颈后病灶,从USL根部开始切至以外3 cm的宫骶部,未切除直肠及阴道。而12例对照组为直肠前壁完整切除,8例直肠前壁部分切除。研究者得出结论:①大部分输尿管病灶在输尿管外周为外在型,侵及管壁或管腔的内在型病灶极为罕见,因此,大部分输尿管DIE病灶行输尿管病灶切除后或输尿管松解即可;②膀胱病灶亦分为外在型(病变仅累及膀胱浆膜表面)和内在型(病变累及逼尿肌,表现为反复的膀胱炎、经期血尿等)只需作膀胱病灶切除或部分膀胱切除即可;③当DIE 病灶直径大于3 cm时,输尿管累及的几率较高,需行输尿管探查以防止隐匿性肾功能衰竭;④泌尿系统DIE病灶应首选保守性手术。
  3.2 药物治疗 DIE的药物治疗总体疗效不佳,目前所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a)等激素类药物,但常副作用大、疗程短和复发率高。积极开发局部能直接抑制DIE病灶而副作用小的新药物进行长期治疗,也是本次大会关注的热点。
  4 讨论
  腹腔镜由于有放大作用,在辨别病灶方面具有优势,目前主张腹腔镜下处理深部内异症病灶。但这类手术难度大,需要较高的腹腔镜技术。手术范围多主张切除病灶,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即保留子宫和卵巢),对无生育要求者亦可进行子宫或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结直肠壁有浸润者可切除全部或部分病灶,病情严重导致便血或肠道狭窄者可切除病变肠段并行吻合术。为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出血,术前可予促性腺激素释放素激动剂(GnRHa)治疗3个月。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及妇科检查, 积极开展 TVS,MRI 和 RES 等项目, 确定病灶分布及分型是 DIE 治疗的关键。 腹腔镜是治疗 DIE 首选方式, 以保守性病灶切除术为主, 可有效解除 DIE 疼痛和改善生育。激素类药物治疗不尽理想,神经免疫调节等途径将成为药物研究新方向。 DIE 治疗应逐渐形成包括各种不同治疗形式的综合性长期治疗计划,考虑到患者年龄、疼痛情况、骨盆质量及生育要求等,对患者进行最优化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和设想[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38:478- 480·
  [2] 冷金花,郎景和,赵学英,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分布特点及其腹腔镜诊断准确性的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1(2):111-113·157-16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38例,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运动疗法,治疗组加用针刺,共治疗4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内给予Cumberland 踝关节不稳评定问卷(CAIT)评分及动态平衡测试。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AIT评分提高及姿势稳定性指标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摘 要】目的:通过对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原因的调查,分析相关因素,提出乙肝疫苗接种的建议。方法:采取问卷方式,对来我院接种乙肝疫苗的成人人群进行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乙肝疫苗接种原因主要是体检后医师建议,接种者多为高学历人群,与职业类别相关性不大。  【关键词】乙肝疫苗;接种原因;调查与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70-01  乙型肝炎、艾滋病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摘 要】目的:分析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间收治的164例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单双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治疗5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1.22%)、临床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89-02  护理投诉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在院接受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对护理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而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一种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法律的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已大大增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投诉的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到医院就医,不仅是为了医治疾病,同时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无论什么原因引起患者投诉,都会给
【摘 要】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脑瘫患儿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针刺推拿治疗、言语和智力训练、理疗法、水浴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六个月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  【关键词】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