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日清晨,笔者开着租来的汽车,在几乎不动的车龙中用了三个多小时走完了二十多千米的路程。当车子艰难地驶入展馆停车场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绿草茵茵、起伏有致且易于排涝的坡形停车场,其面积之大令人咋舌,实感世界排名第一的航展,也得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才行。
确实,两年一度的巴黎航展是世界航展排名第一,且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航展之一。本次为第五十届,自6月17日至23日,为期一周。17~20日是面向媒体和专业人士的开放日,21~23日为公众开放日。23日本次航展在法国巴黎北郊布尔歇国际展览中心闭幕。如同开幕式当天一样,挥之不去的风雨依然眷顾了航展最后一天的闭幕式,就好似近期总在阴霾中徘徊的欧洲经济一样。虽然此届航展受天气影响,观展人数有所下降,但其1150亿欧元的订单总额,却创下了历史新高。
作为一个航空摄影人及航空爱好者,笔者的关注点不在飞机的成交数量及金额,航展期间的拍摄活动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提及拍摄,自然离不开各种飞机的静态展示以及动态的飞行表演。多年来追逐国航展,进行了不少拍摄活动,其间亦结识了不少圈内的朋友。有些朋友说若纯为摄影,巴黎航展不值得一去。原因是商业性太强,只飞要卖的,娱乐观众的表演几乎没有。人说百闻不如一见,亲临现场才知道,朋友们说的基本是对的。但就此次航展而言,他们说的只对了一半。因为,这届航展飞行表演时间虽一如往届只有下午的三四个小时,少得有些让人遗憾,但飞行表演的节目单上由于有苏-35S、卡-52、超星座古董客机等“嘉宾”的出现,使得许多第一次看到这些飞机的国内人士,大有不虚此行之感。下面还是先说说在拍摄飞行表演和静态展示方面的所见所闻吧!
巴黎航展最让摄影者高兴的,就是如果有媒体通行证,便可以去一般人进不去的媒体摄影区。因为就设在跑道旁边,所以不但位置极佳,而且还省去了外面人挤人的烦恼,可以惬意地进行拍摄。在其它航展上,还从未遇到过这等好事。虽然上午没有安排飞行表演,倒也免去了由于逆光让人抓狂的烦恼。
欧俄飞机布尔歇上空一比高低
由于美国的军费紧缩政策,导致美空军无缘出现在许多大型航展,对于拍飞机的人来说,这多少是个遗憾。此次巴黎航展当然也不例外,除了在美军的展台看见几个模型和一位美国女军人在讲解之外,美国的军机连个影子都没看到。没了美国,布尔歇的上空也只能留给欧洲和俄罗斯争雄了。在巴黎航展飞行表演的头几天,每天第一个出场的,准是法国达索的“阵风”,且每天表演两次。由于在其他航展屡屡遇见,倒也不觉稀奇。因其担负着沉重的推销任务,故这架“阵风”如同在兰卡威航展看到的一样,表演起来十分卖力。众所周知,“阵风”的价格十分昂贵,这使得它的销售前景比较黯淡,这一点也常受西方报纸的奚落。在航展前几天的航空表演中,英国航空公司的第一架尚未交付使用的空客A380,也会准时地出现在观众的上方做各种姿态的飞行表演,醒目的红蓝色涂装让人过目难忘。还有一架印度航空公司的波音787,为了波音公司的广告宣传,也会披挂上阵舞弄一番。
实际上,笔者每天最期待的拍摄对象是苏-35S。在巴黎航展每一天的表演中,一架涂有07号的俄罗斯现役最新型战斗机苏-35S均以失速特技飞行表演而博得观众的频频喝彩。此为该型号战斗机首次出现在俄罗斯境外,双发双垂尾的苏-35S战斗机,体积庞大,是典型的俄罗斯军用飞机,乍一看有点形似苏-30,但近距离仔细观察,其机身背部线条有了极大改动,变得十分流畅。苏-35S的每个空中动作都很精彩,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飞行员将飞机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离开地面,这架战机就几乎是垂直爬升,一系列快速旋转、俯冲和翻筋斗动作,令观众瞠目结舌。高潮是一系列被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的动作,飞行员似乎让飞机悬浮在了半空中,然后开加力,让飞机直冲云端。接着,又让飞机像叶子一般飘落,随后又将飞机拉起、旋转着进入下一个动作。不得不提,它还有个独一无二的绝活,即在水平方向不减速的情况下突然飞向任意方向。西方媒体称:“这不是飞机,简直就是UFO。”苏-35S是当今世界上最强悍的第四代半战机,配备30毫米口径机炮,雷达最大搜索范围超过400千米,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航程可达3500千米以上。强大的发动机使其可以完成各种超高难度的动作。
俄罗斯的有关报道称,苏-35的其他特性尚待发掘,因为正如5年前执行首飞任务的试飞员谢尔盖·波格丹所言,“飞机就像孩子,需要你引导他、帮助他发掘潜能。”据悉,苏-35S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空重17吨,高空飞行速度最高能达到2500千米/小时,低空飞行速度最高能达到1400千米/小时,最高飞行高度为1.8万米。其爬升率为1.8万米/分,进行空中加油后,航程可从3500千米增至6500千米。苏-35被北约称为“超级侧卫”,这种战斗机还是一个强大的武器平台,最大载弹量8吨,拥有14个外挂点。苏-35S具备极高的技术性能,拥有两台型号为117S的新型发动机,高质量的武器装备系统具备同时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可以与多个机组编队沟通共享目标信息,受到多国空军青睐。
此次航展拍摄的另一个重点对象就是卡-52“短吻鳄”直升机,该机也是此次航展的新面孔,途装十分“邪恶”——当然是极富魅力的邪恶。这是一种全天候侦察攻击直升机,可摧毁任何地面目标和空中低速目标。俄公司已收到卡-52的首批正式询价函,它的出场顺序每天都被排在前几位,但是有一天,竞争对手在航展表演时耍了花招:当卡-52已经起动发动机准备升空时,表演突然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德法联合研制的“虎”式直升机表演,原因是欧洲的某位高级人物要先看自己的直升机。等轮到卡-52表演时,观众已散去大半。据悉,卡-52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约11吨,武器配置包括30毫米加农炮,80毫米非制导火箭炮和空地导弹。俄军方还计划,列装该机型舰载型卡-52K。 欧洲多国研发的空客A400M运输机在推迟4年面世后,终于完成了首次飞行表演,以前在土耳其航展及英国范堡罗,笔者曾经见过该机的通场飞行,而此次看到的,却是近距离真真切切的空中表演。据说,法国总统奥朗德甚至亲自乘坐这款即将交付法军的“大块头”赴布尔歇观展。
安东诺夫运输机设计厂商生产的安-70军用运输机向公众表演了它的短距起降。据悉,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架可携带20吨货物,从600?700米未铺设跑道起飞,航程为1620海里(约3000千米)的飞机。根据安东诺夫所述,安-70的机舱“能够运输独联体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有军用设备和武器,以及总重量高达47吨的工程机械和交通工具”。这架飞机的双层螺旋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谈谈其他表演机的情况,开幕式那天百年灵机队的老式螺旋桨客机--“超星座”的升空让笔者大饱眼福。这架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客机已是世界上现存数量不多的古董级飞机,据说当今好莱坞的某大明星也拥有一架。从飞机飞过头顶,观众们欢呼雀跃的气氛就能感觉出人们对它的喜爱。后来偶然在法国街上的航模商店看到了该机的模型,说明欧洲人民对它还是十分熟悉的。
各国航企展区争雄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15家参展商,携带产品集体亮相本次航展。而两大商用飞机制造巨头空客和波音,都高调亮出了自家的拳头产品。来自中国商飞的C919飞机客机模型和ARJ21飞机模型闪亮登场,也引来了人们对中国民用飞机进展的好奇心。俄罗斯的雅克-130型战斗教练机、俄罗斯苏-35战斗机都是展览上引人注目的机型,而法国“阵风”战机、欧洲“台风”战机、“虎”式直升机、空客A-400M军用运输机展出时也都吸足眼球,去年底刚刚首飞的欧洲第一款隐形战机“神经元”也初登国际展台,不过被关在玻璃房中有卫兵警戒,人们很难离近看个究竟。在几家大型航空发动机厂商的展区参观的人群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展场外围最显眼的广告牌,几乎都被空客A350XWB和波音新一代787梦幻飞机占据。一场鏖战已然打响。当然,一方面是占据了主场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其他航空制造商的集体缺席,让空客的人气看起来明显要比波音高出一筹。据可靠消息报道,空客在布尔歇揽下241架飞机、价值392亿美元的确认订单,再加上购买意向协议,总额高达687亿美元。总共466架飞机的大单包括A320和A320neo中程客机、A330和最新的A350远程客机以及超大客机A380。
空客的最大竞争对手、美国波音公司的表现稍逊“东道主”,不过波音斩获价值380亿美元的确认订单和222亿美元的购买意向协议,602亿美元的总值也创下波音参展的最佳战绩。尤其是在远程飞机方面,波音推出的波音787加长版客机依然显现优势。
中俄航企闪亮登场
中航工业集团、中国商飞公司、长城工业集团等中国企业也携新产品和新技术参展,带来FC-1“枭龙”单双座战机、“翼龙”多用途无人机、新舟700涡桨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等10余种机型,其中“枭龙”双座版属首次在国际航展公开亮相。据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今年是第14次参加巴黎航展。此次除了展示现役的业已十分成熟的长征火箭外,还带来了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探空火箭的模型。中国火箭发射技术在国际市场拥有很强的竞争力,长城集团的展区人头攒动,驻足参观的人士络绎不绝。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公司都缩小了展台面积,唯有中国和俄罗斯扩大了展台面积。
在本届巴黎航展上,俄罗斯派出了近年来最强大的参展阵容。据悉,俄方共有46家公司参展,苏霍伊、米格、伊尔、伊尔库特、安泰、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等著名军工厂商悉数到场。在展厅、露天展场和航空表演过程中,观众得以目睹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最新成就。
本届巴黎航展开幕首日即遭遇雷雨天气,整个展会期间直到闭幕几乎风雨不断,不过雨水并未浇灭业界交易的热情。巴黎的天空似乎也有点眷顾着布尔歇的航展,每当下午的飞行表演,总是雨过天晴、碧蓝如洗。几天过去,还算拍得了一些理想的照片。借用巴黎航展主席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说的一句话“雨水丰沛,成果丰盛”。雨还在下着,而我已离开了巴黎。
确实,两年一度的巴黎航展是世界航展排名第一,且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国际航展之一。本次为第五十届,自6月17日至23日,为期一周。17~20日是面向媒体和专业人士的开放日,21~23日为公众开放日。23日本次航展在法国巴黎北郊布尔歇国际展览中心闭幕。如同开幕式当天一样,挥之不去的风雨依然眷顾了航展最后一天的闭幕式,就好似近期总在阴霾中徘徊的欧洲经济一样。虽然此届航展受天气影响,观展人数有所下降,但其1150亿欧元的订单总额,却创下了历史新高。
作为一个航空摄影人及航空爱好者,笔者的关注点不在飞机的成交数量及金额,航展期间的拍摄活动才是此行的真正目的。提及拍摄,自然离不开各种飞机的静态展示以及动态的飞行表演。多年来追逐国航展,进行了不少拍摄活动,其间亦结识了不少圈内的朋友。有些朋友说若纯为摄影,巴黎航展不值得一去。原因是商业性太强,只飞要卖的,娱乐观众的表演几乎没有。人说百闻不如一见,亲临现场才知道,朋友们说的基本是对的。但就此次航展而言,他们说的只对了一半。因为,这届航展飞行表演时间虽一如往届只有下午的三四个小时,少得有些让人遗憾,但飞行表演的节目单上由于有苏-35S、卡-52、超星座古董客机等“嘉宾”的出现,使得许多第一次看到这些飞机的国内人士,大有不虚此行之感。下面还是先说说在拍摄飞行表演和静态展示方面的所见所闻吧!
巴黎航展最让摄影者高兴的,就是如果有媒体通行证,便可以去一般人进不去的媒体摄影区。因为就设在跑道旁边,所以不但位置极佳,而且还省去了外面人挤人的烦恼,可以惬意地进行拍摄。在其它航展上,还从未遇到过这等好事。虽然上午没有安排飞行表演,倒也免去了由于逆光让人抓狂的烦恼。

欧俄飞机布尔歇上空一比高低

由于美国的军费紧缩政策,导致美空军无缘出现在许多大型航展,对于拍飞机的人来说,这多少是个遗憾。此次巴黎航展当然也不例外,除了在美军的展台看见几个模型和一位美国女军人在讲解之外,美国的军机连个影子都没看到。没了美国,布尔歇的上空也只能留给欧洲和俄罗斯争雄了。在巴黎航展飞行表演的头几天,每天第一个出场的,准是法国达索的“阵风”,且每天表演两次。由于在其他航展屡屡遇见,倒也不觉稀奇。因其担负着沉重的推销任务,故这架“阵风”如同在兰卡威航展看到的一样,表演起来十分卖力。众所周知,“阵风”的价格十分昂贵,这使得它的销售前景比较黯淡,这一点也常受西方报纸的奚落。在航展前几天的航空表演中,英国航空公司的第一架尚未交付使用的空客A380,也会准时地出现在观众的上方做各种姿态的飞行表演,醒目的红蓝色涂装让人过目难忘。还有一架印度航空公司的波音787,为了波音公司的广告宣传,也会披挂上阵舞弄一番。
实际上,笔者每天最期待的拍摄对象是苏-35S。在巴黎航展每一天的表演中,一架涂有07号的俄罗斯现役最新型战斗机苏-35S均以失速特技飞行表演而博得观众的频频喝彩。此为该型号战斗机首次出现在俄罗斯境外,双发双垂尾的苏-35S战斗机,体积庞大,是典型的俄罗斯军用飞机,乍一看有点形似苏-30,但近距离仔细观察,其机身背部线条有了极大改动,变得十分流畅。苏-35S的每个空中动作都很精彩,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飞行员将飞机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离开地面,这架战机就几乎是垂直爬升,一系列快速旋转、俯冲和翻筋斗动作,令观众瞠目结舌。高潮是一系列被称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的动作,飞行员似乎让飞机悬浮在了半空中,然后开加力,让飞机直冲云端。接着,又让飞机像叶子一般飘落,随后又将飞机拉起、旋转着进入下一个动作。不得不提,它还有个独一无二的绝活,即在水平方向不减速的情况下突然飞向任意方向。西方媒体称:“这不是飞机,简直就是UFO。”苏-35S是当今世界上最强悍的第四代半战机,配备30毫米口径机炮,雷达最大搜索范围超过400千米,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航程可达3500千米以上。强大的发动机使其可以完成各种超高难度的动作。
俄罗斯的有关报道称,苏-35的其他特性尚待发掘,因为正如5年前执行首飞任务的试飞员谢尔盖·波格丹所言,“飞机就像孩子,需要你引导他、帮助他发掘潜能。”据悉,苏-35S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空重17吨,高空飞行速度最高能达到2500千米/小时,低空飞行速度最高能达到1400千米/小时,最高飞行高度为1.8万米。其爬升率为1.8万米/分,进行空中加油后,航程可从3500千米增至6500千米。苏-35被北约称为“超级侧卫”,这种战斗机还是一个强大的武器平台,最大载弹量8吨,拥有14个外挂点。苏-35S具备极高的技术性能,拥有两台型号为117S的新型发动机,高质量的武器装备系统具备同时打击多个目标的能力,可以与多个机组编队沟通共享目标信息,受到多国空军青睐。
此次航展拍摄的另一个重点对象就是卡-52“短吻鳄”直升机,该机也是此次航展的新面孔,途装十分“邪恶”——当然是极富魅力的邪恶。这是一种全天候侦察攻击直升机,可摧毁任何地面目标和空中低速目标。俄公司已收到卡-52的首批正式询价函,它的出场顺序每天都被排在前几位,但是有一天,竞争对手在航展表演时耍了花招:当卡-52已经起动发动机准备升空时,表演突然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德法联合研制的“虎”式直升机表演,原因是欧洲的某位高级人物要先看自己的直升机。等轮到卡-52表演时,观众已散去大半。据悉,卡-52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约11吨,武器配置包括30毫米加农炮,80毫米非制导火箭炮和空地导弹。俄军方还计划,列装该机型舰载型卡-52K。 欧洲多国研发的空客A400M运输机在推迟4年面世后,终于完成了首次飞行表演,以前在土耳其航展及英国范堡罗,笔者曾经见过该机的通场飞行,而此次看到的,却是近距离真真切切的空中表演。据说,法国总统奥朗德甚至亲自乘坐这款即将交付法军的“大块头”赴布尔歇观展。
安东诺夫运输机设计厂商生产的安-70军用运输机向公众表演了它的短距起降。据悉,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架可携带20吨货物,从600?700米未铺设跑道起飞,航程为1620海里(约3000千米)的飞机。根据安东诺夫所述,安-70的机舱“能够运输独联体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所有军用设备和武器,以及总重量高达47吨的工程机械和交通工具”。这架飞机的双层螺旋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谈谈其他表演机的情况,开幕式那天百年灵机队的老式螺旋桨客机--“超星座”的升空让笔者大饱眼福。这架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客机已是世界上现存数量不多的古董级飞机,据说当今好莱坞的某大明星也拥有一架。从飞机飞过头顶,观众们欢呼雀跃的气氛就能感觉出人们对它的喜爱。后来偶然在法国街上的航模商店看到了该机的模型,说明欧洲人民对它还是十分熟悉的。
各国航企展区争雄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15家参展商,携带产品集体亮相本次航展。而两大商用飞机制造巨头空客和波音,都高调亮出了自家的拳头产品。来自中国商飞的C919飞机客机模型和ARJ21飞机模型闪亮登场,也引来了人们对中国民用飞机进展的好奇心。俄罗斯的雅克-130型战斗教练机、俄罗斯苏-35战斗机都是展览上引人注目的机型,而法国“阵风”战机、欧洲“台风”战机、“虎”式直升机、空客A-400M军用运输机展出时也都吸足眼球,去年底刚刚首飞的欧洲第一款隐形战机“神经元”也初登国际展台,不过被关在玻璃房中有卫兵警戒,人们很难离近看个究竟。在几家大型航空发动机厂商的展区参观的人群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展场外围最显眼的广告牌,几乎都被空客A350XWB和波音新一代787梦幻飞机占据。一场鏖战已然打响。当然,一方面是占据了主场优势,另一方面,美国其他航空制造商的集体缺席,让空客的人气看起来明显要比波音高出一筹。据可靠消息报道,空客在布尔歇揽下241架飞机、价值392亿美元的确认订单,再加上购买意向协议,总额高达687亿美元。总共466架飞机的大单包括A320和A320neo中程客机、A330和最新的A350远程客机以及超大客机A380。
空客的最大竞争对手、美国波音公司的表现稍逊“东道主”,不过波音斩获价值380亿美元的确认订单和222亿美元的购买意向协议,602亿美元的总值也创下波音参展的最佳战绩。尤其是在远程飞机方面,波音推出的波音787加长版客机依然显现优势。
中俄航企闪亮登场

中航工业集团、中国商飞公司、长城工业集团等中国企业也携新产品和新技术参展,带来FC-1“枭龙”单双座战机、“翼龙”多用途无人机、新舟700涡桨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等10余种机型,其中“枭龙”双座版属首次在国际航展公开亮相。据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今年是第14次参加巴黎航展。此次除了展示现役的业已十分成熟的长征火箭外,还带来了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探空火箭的模型。中国火箭发射技术在国际市场拥有很强的竞争力,长城集团的展区人头攒动,驻足参观的人士络绎不绝。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公司都缩小了展台面积,唯有中国和俄罗斯扩大了展台面积。
在本届巴黎航展上,俄罗斯派出了近年来最强大的参展阵容。据悉,俄方共有46家公司参展,苏霍伊、米格、伊尔、伊尔库特、安泰、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等著名军工厂商悉数到场。在展厅、露天展场和航空表演过程中,观众得以目睹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最新成就。
本届巴黎航展开幕首日即遭遇雷雨天气,整个展会期间直到闭幕几乎风雨不断,不过雨水并未浇灭业界交易的热情。巴黎的天空似乎也有点眷顾着布尔歇的航展,每当下午的飞行表演,总是雨过天晴、碧蓝如洗。几天过去,还算拍得了一些理想的照片。借用巴黎航展主席在闭幕新闻发布会上说的一句话“雨水丰沛,成果丰盛”。雨还在下着,而我已离开了巴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