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来源 :中国兽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5月中旬,我县某乡牦牛发生以出血性败血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传染病,5月初开始陆续发病、死亡,犊牛多发,截止5月20日发病12头,死亡5头,致死率为41.67%。病牦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1℃~42℃,精神委顿,食欲下降或废绝,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牦牛呼吸困难,全身衰弱,倒地伏卧,有的头颈部呈现水肿。病死牦牛外观,尸体极度消瘦,鼻腔、肛门流出血样液体,可视黏膜点状出血,尸体僵硬不全。因怀疑为炭疽未进行尸体剖检。
其他文献
1 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2006年7月25日辽宁省东部地区某养貉场,为了节省资金解决貉子的动物性蛋白饲料问题,貉场主将其亲戚养鸡场的病、死鸡拿回貉场,用做喂貉的动物性蛋白饲料。
浙江省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丘陵地区,该市石灰石资源非常丰富,区域经济以采矿、水泥生产及运输业二主,经济较发达。针对石灰石露天矿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多
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病。猪水肿病是由产类志贺毒素SLT-2e的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以神经症状和全身水肿,特别是胃大弯、肠系膜及脑部水肿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该病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