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11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对计算题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笔者结合實践教学经验,在文中从激发计算兴趣、做好计算教学、设计启发习题和培养计算习惯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题教学工作的研究予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计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题作为最基础的知识类型,做好对其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模式来看,虽然教师仍旧对其非常重视,但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不足,以至于学生无法通过计算题来获得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培养。为了让计算题的价值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予以展现,做好对其的教学研究很有必要。
  一、 激发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要让他们喜欢上数学,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环节当中来,就必须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想要做好计算题的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化计算题和将计算题生活化两种方式,来完成对学生的计算兴趣激发。其中趣味化计算题是指将计算题当中的数字改变成为他们所喜欢的饼干、糖果等,让枯燥的“三加四等于几”的习题摇身一变成为“小明有三颗糖,老师又给他4颗糖,请问小明一共有几颗糖?”由此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计算题生活化设计与趣味化设计具有相同点,但其需要有明确的生活背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习题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小芳去商店买了4根铅笔,每根5角钱,她买铅笔一共用了多少钱?”因为此类计算题有明确的生活背景,所以学生会在计算时将自己角色化,让自己成为“小芳”,这可以有效借助学生对生活的兴趣而对数计算题产生解答主动性,计算题教学由此得以有效开展。
  二、 做好学生的计算方法教学
  做好学生的计算方法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式。对于数学知识而言,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教师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学,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就必须要保证自己计算方法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保证自己教学行为的高效性,一方面要做好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另一方面要做好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需求分析,保证自己所进行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达到学科教学要求,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发育、学习兴趣、数学基础知识水平有差异,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因材施教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与他们学习能力相符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习题设计,其中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习题以加减法为主,如“5 7×4-2=”,基础水平较好的学生的习题则以乘除发为主,例如“4×(8 8)÷2=”。此种习题方式可以在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上,还可以让他们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水平。
  三、 设计启发性计算练习试题
  设计启发性计算练习试题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进步的重要方法。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来看,教学重点不仅是计算方法的学习,更是计算思维的培养,因此设计启发性计算练习试题很有必要。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设置来看,“鸡兔同笼问题”“鸽巢问题”属于典型的启发性习题,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计算思维予以培养。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思考和计算后,学生得出答案的方法基本相同。教师在肯定他们的答案、认可他们的计算方法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换个角度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帮助学生脱离已经形成的固化思维,让他们能够换个角度、换个思路去重新进行问题的思考,从而得出其他解题方法,为学生的计算能力进步和思维水平提升带来支持。
  四、 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计算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因为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在自我约束和控制力方面有所欠缺,这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侥幸心理,这种侥幸心理在数学课堂的直接表现就是愿意口算和心算,而不愿意笔算,在计算时愿意简化解题步骤等。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除了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步骤的重要性基础上,可以在习题分数权重上弱化得数的比例,让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应的分数。让学生意识到想要拿到计算题的全部分数,就必须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步骤计算,由此来提高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于解题步骤的重视程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对小学数学计算题教育工作予以分析,能够帮助教师纠正自己的教学问题,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指导者,其不仅要将知识教给学生,还要保证学生能够将其真正地记忆和应用起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为他们的数学素养提升带来支持,也为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进步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幼峰.小学数学计算的游戏化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44-45.
  [2]张丽.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74.
  作者简介:
  赫勒支子,四川省乐山市,马边三河口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时代的发展变化使得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财经专业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学校实践与实训学习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才能在未来的财经行业中发光发热。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则应重点培养中职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切实提升中职生的社会竞争力。本文将从将实训课程与理论教学整合起来、实施学校教育 企业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实习实训机会三个角度分析基于学生实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学习母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主要科目,也是小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科目,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在小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的科学地位,并在教学方法上下一定的功夫,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结合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将情景教学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语文;学生兴趣  小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一定的形象来获得的,这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有
实验研究了C2H2F4混合气体对镁及镁合金在熔炼过程中的保护效果,并对其保护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含0.3%体积浓度的C2H2F4保护气体可以较好地起到保护作用;气体浓度越高,
摘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尤其是对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而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还关乎着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好恶程度。鉴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导入策略做些总结。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导入;悬念;情境;讨论  现如今,广大教师都认识到了课堂
摘要:要使小学数学教学高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教师示范引導,教给学生方法;探究个性化,实现多样化;为学生创设有价值的情境;适当进行课后拓展;改革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改革测评、考试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方法  看似单调枯燥的计算,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教师能“独具慧眼”,深入钻研教材,感受计算的符号美、图形的对称美、规律的神奇美,体验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摘 要:小学科学基础课程主要以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目的,积极的结合课程性质中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相关要求,不断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科学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需要对课程目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明确学生的实质需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探究式教学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此,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小学科学课程新课程科学教学实践策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新标准视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