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课堂形式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了活跃课堂气氛,方便学生理解的作用。小学语文“它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势必会冲击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造就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一、传统小学语文捉襟见肘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以粉笔、黑板、挂图为媒体,课文里面的诗情画意很难表达出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尤其是在偏远学校,一些上了岁数的老教师,由于年龄的增大,精力的有限及知识的落后,课堂气氛更是死气沉沉。在语文教学中,普通话发音也不够准确,学生们不能分辨正误,一味的照读,导致在识字方面的欠缺,一旦记忆根深蒂固,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认知。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很单一,其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1、备课千篇一律。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参抄写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致使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教学重难点不突出,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使不能学生完全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2、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课堂之上,教师灌输性地传播知识,机械性地要求学生掌握,缺乏理解,学生们的兴趣都不高。
3、教学不能指导生活。学习联系生活并引领生活,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重视知识的培养、课堂的灌输、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的加强,却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设计了教学的问题和答案,仅仅照本宣科地教会学生掌握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没有鼓励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不高,难以真正体会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仅仅一纸空文。
二、多媒体电教设备的兴起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师生们都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复杂的化石、煤炭形成过程、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就小学语文而言,由于其涉及的内容涵盖面广、包容量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上能够不僵化,善于变换角度灵活地去思考,能深刻地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产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重点段落,通过实物展示地球仪,图片展示宇航员在太空拍到的地球,以及宇宙飞船上拍摄的地球臭氧层,播放汽车排放尾气污染空气,酸雨的形成,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的地球很美,但也很脆弱,人们正在破坏自己的家园,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一来,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而是用自已的创造性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
2、形象直观,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让学生单从语言文字去理解课文,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现出来,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最后一头战象》一课中,根据嘎羧的行踪,展现它在打洛江畔凭吊战场,怀念战友,自掘坟墓,最后庄严死去的画面,学生就易于理解,深刻感受嘎羧的内心活动。
3、利用电教,培养欣赏能力。
《高山流水》这课内容源自于一首优美的古筝。为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上课前可以先借助录音机把古筝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中听出了什么?听后你有什么想法?你对这首古筝曲的哪个地方感受最深?为什么?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不甚了解,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因而他们在回答时就不会受局限,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紧接着再让学生体会伯牙和子期的知音难觅和失去知音后的心情,学生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畅所欲言了。
三、电教设备与传统教学的冲撞
常规教学中,教师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预习和思考问题,而在一些不良课件中,制作者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这种思考余地,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课件的结构的呈现和那种格式化的问题及其"标准答案"的输出。学生只能一味的被牵着鼻子走。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在农村地区一些老教师使用不来多媒体,而一些教学资源不能被共享出来,依靠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自然比不过形式多样的多媒体电教设备,造成教学成绩的差异,从而激化矛盾。
四、两种方式的且行且融合
现代化的电教设备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自然会有一些弊端,这就需要教师们多去(下转第71页)
研究,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融合起来,取长补短。“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更新观念。所以,教育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而教师的现代化首先应从思想上抓起,克服懒惰、安于现状的毛病,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的前沿。参加培训,尤其是“班班通”培训,提高自己的操作PPT的技能,通过研讨,教师们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思想认识上去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一、传统小学语文捉襟见肘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以粉笔、黑板、挂图为媒体,课文里面的诗情画意很难表达出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尤其是在偏远学校,一些上了岁数的老教师,由于年龄的增大,精力的有限及知识的落后,课堂气氛更是死气沉沉。在语文教学中,普通话发音也不够准确,学生们不能分辨正误,一味的照读,导致在识字方面的欠缺,一旦记忆根深蒂固,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认知。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很单一,其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1、备课千篇一律。一些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参抄写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理解不透彻,致使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教学重难点不突出,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使不能学生完全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
2、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在课堂之上,教师灌输性地传播知识,机械性地要求学生掌握,缺乏理解,学生们的兴趣都不高。
3、教学不能指导生活。学习联系生活并引领生活,目前小学语文课堂重视知识的培养、课堂的灌输、作业的布置和考试的加强,却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教师设计了教学的问题和答案,仅仅照本宣科地教会学生掌握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没有鼓励学生主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不高,难以真正体会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仅仅一纸空文。
二、多媒体电教设备的兴起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师生们都可以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有趣、复杂的化石、煤炭形成过程、复杂的地壳运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就小学语文而言,由于其涉及的内容涵盖面广、包容量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上能够不僵化,善于变换角度灵活地去思考,能深刻地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产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重点段落,通过实物展示地球仪,图片展示宇航员在太空拍到的地球,以及宇宙飞船上拍摄的地球臭氧层,播放汽车排放尾气污染空气,酸雨的形成,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的地球很美,但也很脆弱,人们正在破坏自己的家园,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一来,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而是用自已的创造性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
2、形象直观,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让学生单从语言文字去理解课文,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现出来,不同的图片会给不同的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最后一头战象》一课中,根据嘎羧的行踪,展现它在打洛江畔凭吊战场,怀念战友,自掘坟墓,最后庄严死去的画面,学生就易于理解,深刻感受嘎羧的内心活动。
3、利用电教,培养欣赏能力。
《高山流水》这课内容源自于一首优美的古筝。为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在上课前可以先借助录音机把古筝曲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中听出了什么?听后你有什么想法?你对这首古筝曲的哪个地方感受最深?为什么?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还不甚了解,自己的头脑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因而他们在回答时就不会受局限,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紧接着再让学生体会伯牙和子期的知音难觅和失去知音后的心情,学生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畅所欲言了。
三、电教设备与传统教学的冲撞
常规教学中,教师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预习和思考问题,而在一些不良课件中,制作者大大减少了学生的这种思考余地,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课件的结构的呈现和那种格式化的问题及其"标准答案"的输出。学生只能一味的被牵着鼻子走。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在农村地区一些老教师使用不来多媒体,而一些教学资源不能被共享出来,依靠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自然比不过形式多样的多媒体电教设备,造成教学成绩的差异,从而激化矛盾。
四、两种方式的且行且融合
现代化的电教设备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自然会有一些弊端,这就需要教师们多去(下转第71页)
研究,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融合起来,取长补短。“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更新观念。所以,教育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而教师的现代化首先应从思想上抓起,克服懒惰、安于现状的毛病,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始终站在改革发展的前沿。参加培训,尤其是“班班通”培训,提高自己的操作PPT的技能,通过研讨,教师们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思想认识上去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