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带给世界的灵感一直在模仿,总是在超越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ct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篇:鱼类简单的沉浮系统,启发人类发明了潜艇。这种能够在水下潜伏的工具,不仅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海洋作战方式,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天空篇:人类通过模仿鹰、蝙蝠等飞行动物,创造出了飞机、雷达等众多伟大的发明,书写了人类史上伟大的一页;
  走兽篇:中国人曾创造性地将仿生学运用到城市建设,河南开封的卧牛城,龙盘虎踞的古南京城都是仿生学建造技术的典范;再如那传奇的五禽戏,更是将仿生学运用到了医疗中……
  仿生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门学科。
  自古以来,自然界总是在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灵感来源:看到鱼能在水里游,人们就模仿鱼的体形制造了船,仿照鱼鳍做了桨,仿照鱼尾做了橹和舵;受到鸟儿在树上筑巢的启发,人们开始在树上修筑“树屋”以躲避洪水猛兽;看到蜘蛛织网捕猎,人们于是学着编织渔网打鱼……
  这些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仅改变了社会现状,还催生出了众多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明:如让美国告别殖民时代的潜艇,再如那改写大不列颠之战战史的雷达声纳……而本次策划中,通过对中科院数位学者的走访,我们不仅见识到了众多有趣的案例与图片,更对仿生学的未来有了更大期待:无线电技术部门在进行对于人脑的神经细胞、感觉器官和神经网络的模拟;计算机技术对于人类大脑的模拟以及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在广泛进行……
  海洋篇:鱼的灵感
  改变世界的武器——潜艇
  在自然万物中,人类在鱼身上得到了众多发明创造的灵感。为什么它们能自由自在地在水里穿梭呢?人类对鱼的内部构造展开研究,结果发现,鱼类拥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沉浮系统,它们只需一个充气的鱼鳔——依靠分泌氧气充满鱼鳔,或重新吸收鳔内的部分氧气,调节鱼鳔中的气体含量,就能在水中自由沉浮。
  这一发现,让改变美国历史的武器——潜艇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
  实际上,早在1578年,英国科学家威廉·伯恩就已经提出了潜艇的设想,他在《发明》一书中构思出一艘“能潜到水下,并能在水下划行的船”。40年后,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布尔决定把威廉·伯恩的设想变为现实——在英国国王的支持下,他很快就造出了能在水中任意沉浮,并能划行的小艇。这种艇的外形像一个大皮囊,艇体是一个木头架子,在架子外蒙上一层涂油的牛皮,艇内可以容纳划手和乘客。
  不过,自从科尼利斯·德雷布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潜艇之后,在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潜艇都未能得到更多的重视,直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那个叫达韦·布什内尔的技术兵士的出现。
  1775年,北美独立战争爆发。英军在海上作战的优势远超美国,使美军伤亡惨重,锐气大减,技术兵士布什内尔更是因为多名同伴的阵亡而愁眉不展。当他在海边散步时,见到水里有一群小鱼正在觅食,突然,一条大鱼游到那群小鱼的下方,然后猛地朝上一跃,成功捕食了小鱼。
  此情形让布什内尔醍醐灌顶:如果能造一艘潜在水中的船,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到英国战舰底下去放水雷,那该有多痛快!
  就这样,他开始仿照鱼的外形制造潜艇,但成品出来后却像乌龟——因此他为它取了个代号叫海龟艇。海龟艇底部有个类似鱼鳔的水舱,水舱内安有两个水泵,船在水面若要下沉时,就往舱里灌水;船在水下若要上浮时,就把舱里的水排出,把空气压进水舱。仿照鱼的鳍,海龟艇外部还安装了两台螺旋桨:一台管进退,一台管升降。此外,海龟艇尾部还有舵,可以控制航向。
  这是注定要写进历史的一幕:1776年9月7日,布什内尔带着几个士兵,驾着海龟艇悄悄向英国战舰驶去,打算在英国战舰底下放水雷——由于海龟艇的技术还不够完善,他们的水雷只是炸伤了英军军舰。虽然这场战斗没有取得大的战果,却揭开了潜艇用于海战的序幕。
  到了19世纪后期,潜艇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海战工具。1898年,法国“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用鱼雷击沉了英国海军主力战列舰“马琴他”号,显示了潜艇的巨大威力,至此,各国海军纷纷大力生产潜艇——二战中,德国人凶猛的潜艇编队,在英吉利海峡中让英国海军吃够了苦头……
  天空篇:飞翔的梦想
  鹰与蝙蝠的秘密
  从人类看到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开始,飞翔之梦就诞生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曾模仿鸟的样子发明了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天空,可它却被用于作战。楚汉相争时期,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挂上竹笛,夜间漂浮到楚营使其发出声响骚扰楚军,使楚军兵士认为“见鬼”而瓦解士气——这称得上是“空军”的鼻祖。
  到了18世纪,人类关于飞翔的梦想才得以真正实现——让这个梦得以圆满的人是两个技术工人:奥维尔·莱特和威尔伯·莱特,他们在世界飞行史上有个共同的名字:莱特兄弟。
  当时,德国航空先驱奥托·李林达尔刚刚在一次飞行试验中遇难,熟悉机械装置的莱特兄弟认为,李林达尔的试验并非完全失败,发生意外只是因为没发现操纵的诀窍。他们对李林达尔的失败进行一番总结后,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动力飞行的专研中。同时,他们不仅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还开始观察“天空霸主”——鹰,经常一连几个小时仰面朝天,仔细观察着鹰在空中的飞行动作,研究和思索它们起飞、升降和盘旋的机理。终于,他们发现了飞行的秘密:翅膀与气流。
  1900年,莱特兄弟成功制成了第一架滑翔机。但是,用什么动力才能把宠大的滑翔机和人运到空中呢?正当他们苦无对策之时,有人向他们借修理汽车发动机的工具,这让兄弟俩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试着用发动机来推动飞行?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试飞后,他们成功把一台改装的大功率发动机安装在了滑翔机上。
  1903年12月17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莱特兄弟制成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架载人飞机顺利起飞。之后两年里,他们又相继制造出两架飞机,而且都试飞成功。兄弟俩的功绩被世界广泛承认,飞机的问世,也标致着人类航天事业进入了新的历程。   除了鹰外,人类通过模仿那些飞行的动物,还产生过众多伟大的发明。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蝙蝠与雷达声纳的传奇——这项发明,曾改变整个二战历史与世界格局。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发现,蝙蝠总是夜间出来觅食,而且能在黑暗中灵巧地躲避各种障碍物。当他用布蒙住蝙蝠的双眼,发现它们依然能在黑暗中飞行自如,直到堵住了蝙蝠的耳朵,它们才开始难以行动。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他得到了答案:蝙蝠的喉头是一个声波发射器,耳朵则是声纳系统探测仪。
  通过这项研究,一项伟大的发明登上历史舞台:人们通过模仿蝙蝠的回声制作出雷达和声纳,它最初被广泛运用到交通、通讯等方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法国后,希特勒开始着手对付海峡对岸的英国,他于1940年7月下达全面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此次作战需要首先歼灭英国的空中力量,以保障登陆行动的顺利。受命歼灭英国皇家空军的德军开始对英国本土进行了大规模的连续空袭——但令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皇家空军此时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德机来袭时,皇家空军的“飓风”与“喷火”战机总是可以提前列阵迎击,最终,1700多架德机被这些“伦敦上空的鹰”阻击,坠毁于英吉利海峡……
  陆地篇:走兽的奇迹
  城市传奇与神奇的“五禽戏”
  不仅只有大海与天空的动物赠予了人类灵感,那些奔跑于大地上的走兽,也在仿生学中占据了重要一翼。
  中国人曾创造性地将走兽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河南开封的卧牛城,龙盘虎踞的古南京城,都是仿生学与建筑学融合的典范。其中最为著名的,还有伍子胥修建的姑苏古城。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最初的吴国都城很小,防御功能也不强。伍子胥接到建城任务后登高远望,发现有一片凸起的平地,看起来就像一只摇首曳尾的山龟。平地被密布的水网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方块,就像是龟背上的纹路——于是,他决定仿照龟背造型兴建城池,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姑苏古城——“龟城”就此诞生。
  建好后的姑苏古城由于布局复杂,易守难攻,让别国不敢轻易图之。得以修养生息的吴国逐渐壮大,在后来的战争中大败越国,击破楚国,荡平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现今,那历经了3000余年风雨的龟城仍然屹立不倒,成为众多建筑学家研究的范本……
  关于走兽的奇迹,还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间,它也被用于健身及医疗——如那流传千年的五禽戏,就是其中的代表。
  “五禽戏”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由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组成,由东汉时的名医华佗发明。东汉末年,战争不断,瘟疫流行,名医华佗除专研医术,救死扶伤外,还通过多年观察,创作了一套健身戏法:模仿虎扑动前肢,鹿伸转头颈,熊伏倒站起,猿纵横跳跃,鸟展翅飞翔的动作,使人体全身肌肉、关节都得到运动。《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这套健身之法让华佗即使年近百岁,仍然保持着壮年时的容貌,当时的人都把他当做神仙,他的弟子吴普也因练五禽戏,活到90岁还耳聪目明……
其他文献
“喀纳斯是带给人无限灵感的地方。”一位摄影师如是说道。的确,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境内的喀纳斯是无数摄影师创作的天堂,它名声在外,“神的花园”“人间最后一片净土”等众多头衔广为人知。有人说,秋季的喀纳斯最为迷人。然而,正如歌曲《神奇喀纳斯》中所唱:“千百年的雨雪,汇聚这地方”——冰雪赋予喀纳斯另一番独特的景致,这个冰雪世界与秋日的秀气唯美截然不同,它美妙而圣洁,沉静而震撼。为此,摄影师们每年多次往返新疆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的这首《侠客行》,与其说描述的是古代侠客的日常,不如说是职业杀手的真实写照。  出于时局的需要,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有名的杀手。他们有的侠名在外,千古风流人物;有的臭名昭著,被称为爪牙或走狗,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但更多的杀手,实际上都与其组织一起,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从始至终,籍籍无名。司马迁《刺客列传》与墨侠  《史
很早以来,江南就脱离了地域概念,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江南不仅存在于文人的诗里或墨客的笔下,还深深镌刻在匠人的凿刀中。  而把凿刀玩得最出神入化的。就是“香山梓人”,这个词其实是对技艺高超的香山工匠的美称。梓,本为木名,质地优良,是营屋造房的良材,因此在古时候,通常以“梓人”来称呼能工巧匠。  在江南,最让人惊叹的是:一群“香山梓人”联手组成的“香山帮”,在中国建筑史上纵横千年,留下了各种浓墨重彩的杰
奚志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实践着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信念。在2010年他被英国户外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四十位自然摄影师之一,他是第一个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获奖、也是目前唯一入选“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的中国摄影师。  盘羊有9个亚种,其中以帕米尔亚种——马可波罗盘羊最为著名。雄性的马可波罗盘羊没被命名前,一直被当地人叫做“大头羊”,因为它粗大的螺旋状羊角长度可达100~1
意大利東北部的多洛米蒂山区,是阿尔卑斯山系的一部分,由18座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山峰组成。受侵蚀作用影响,山峰形态各异,山脊呈锯齿形、山谷深邃幽长。大面积灰白色的山体,会随着一天光线的强弱、明暗而被染上不同的颜色,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尔卑斯之光”。1789年,法国地质学家多洛米厄曾在该地区进行地质考察,明确其山体成分是沉积性石灰石。多洛米蒂山就以该地质学家的名字命名。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2019年,国家公布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将三江源、大熊猫、祁连山、东北虎豹、神农架、武夷山、钱江源、北京长城、湖南南山、普达措在内的十个国家体制试点国家公园列入名单。其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将在2020年底被正式设立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对公众免费开放。  “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据说最早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提出。1832年,他在旅行的路上,对美国西部大开发带给印第安文明、野生动植
在挪威西海岸、北極圈以北,有一群镶嵌在海上的珍珠般的小岛——罗弗敦群岛。这座南北延伸约111公里的群岛,是挪威西部海岸的屏障,因此被称为“罗弗敦之墙”。  罗弗敦群岛以险峻和秀美并存的山海湖胜景著称。在冰川的冲刷、削凿作用下,罗弗敦群岛形成了壮丽的峡湾与连绵的山脉。这里的居民以捕鱼为主要经济活动,他们在峡湾边造起了色彩明快的小木屋,宛如极地的世外桃源。夜晚,澄澈的天空中还会出现颜色丰富的极光,如轻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为西魏时期的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研究当时印玺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组印印文为楷书阴文,书法遒劲挺拔,有浓厚的魏书意趣。  古人印章种类繁多,无论公印、私印,都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权力或身份,地位越尊贵者,印章所用材料越珍稀,多以玉石、金、银等为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却与众不同,无论是选材还是制式都打破常规。从它名字可以看出:印章主人是
他们是一对情侣摄影师,2015年在肯尼亚相识、相知、相恋,也许因为非洲大草原对于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一年之后,他们就重返非洲,来到了坦桑尼亚。在这个野生动物天堂,在纳特龙湖,在塞伦盖蒂大草原,在恩戈罗恩戈罗火山保护区,他们目睹了太多的精彩,也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渺小。  你感受过每天早上唤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土狼、狒狒的叫声吗?你感受过布满丁达尔光的天空有多么迷人吗?你感受过距离猎豹仅几米欣赏其
黄岗大歌独具特色,多声部的唱腔调与其他侗族地区有很大差别,侗民练就了一副高腔迤逦的嗓音,其大歌带有浓郁的高山号子与稻田泥土气息。  “官人”途经之地,碰到最多的还是“姑娘拦路”。抬轿队伍每走几户,就有一群穿着盛装的姑娘,以歌拦路,智取“官人”囊中之物。  “喊天节”开始时,天师抱起大圆鼓,飞身踏上高脚凳,猛击三下鼓,抬头朝天大吼几声,接着就随鼓点大念祭天辞……  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