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阑尾炎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采集49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脓液标本,使用phoenix100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主要致病菌种类及药敏情况,随访治疗效果,总结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谱。
结果本组阑尾炎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其中单种细菌感染分别有1例、63例、143例;2种细菌感染分别有0例、26例、62例;还有1例坏疽性阑尾炎为3种细菌感染,经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阑尾炎与细菌感染种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8,P>0.05)。493例标本中检出细菌296例(60.04%);分离出细菌38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1株(88.34%),革兰阳性菌45株(11.66%);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共126株,占32.64%。前3位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65.28%)、铜绿假单胞菌(12.18%)、睾丸酮丛毛单胞菌(5.44%)和咽峡炎链球菌(5.18%)、星座链球菌(3.11%)、棉子糖肠球菌(0.78%)。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3种主要致病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硫霉素、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88.1%;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复方磺胺甲
唑的耐药率≥61.9%。根据药物敏感谱制定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为头孢唑肟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甲硝唑或奥硝唑。
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的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有明显耐药性;应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