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中尺度站点观测、雷达图像、卫星红外云图和NCEP全球业务分析数据资料,详细分析了2015年13号台风Soudelor在华东地区尤其在浙江省沿海产生局地灾害性强降水的分布、强度
【机 构】
:
浙江省气象台; Department of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and Center for Advanced Data Assimil
【基金项目】
:
华东区域基金项目(编号:QYHZ201404);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13C33037);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编号:2017C03035)资助;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Y18D050001);美国海军研究局ONR项目(编号:N0001409105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中尺度站点观测、雷达图像、卫星红外云图和NCEP全球业务分析数据资料,详细分析了2015年13号台风Soudelor在华东地区尤其在浙江省沿海产生局地灾害性强降水的分布、强度、触发因子及相应的动力过程.这次台风降水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台风北侧外围环流偏东风分量与浙江沿海地形相互作用而产生;第二阶段的降水强度最强,累积降水最大,是台风内区主体环流与局地地形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阶段是由于台风内区减弱,主要降水云带在台风东北侧发展而形成;第四阶段由于台风环流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使得降水云带"北跳"至江苏省中东部,引起浙江省内的降水迅速减弱.定量计算表明,"地形效应"对局地台风降水增幅起确定性作用,其在台风总体降水中占比达50%左右.台风登陆后结构变化引起水汽输送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台风局地降水云带发展的非对称分布,是造成台风强降水空间非对称分布的主要因子.对此个例分析表明,影响中国沿海灾害性强降水不仅与台风强度、结构及外围云带紧密相关,其降水强度会因为台风与沿海地形的复杂相互作用而增加,而其影响时间会因为由大尺度环流引导的弧线路径而延长.此次台风强降水过程的物理及动力分析可以用于指导对未来台风降水灾害的理解、预报及预防,尤其有益于由登陆台风与沿海地形相互作用引起的闪雨、山洪、泥石流及洪涝灾害的预报预警.
其他文献
利用福建省地面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NCAR/NCEP再分析资料(0.5°×0.5°)与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对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引发的福建特大暴雨过程的地面降水特征
GAMIT/GLOBK是目前国际上最优秀的高精度GPS数据处理通用软件之一,主要用于分析研究地壳变形、高精度GPS测量数据处理等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虚拟机软件VMware环境下GAMIT/GLOBK的安装和使用,从而间接实现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GAMIT/GLOBK对GPS数据进行精密处理。
在BVP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改进型BVP振子模型,并研究该模型在离散化后的动力学行为.同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描绘该模型在离散化后的分岔图以及不同参数情况下的相图、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以及新农村、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电需求增势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