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家莫轻易翻医书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o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的一位朋友最近总是打来电话,客气几句后就提问题,大多是关于疾病的,每次我都要给她解释半天。问母亲,才知道她正处于更年期,经常感觉身体不适,于是不曾学医的她买了不少医书,比如内科学、消化病学、妇科学等。据她说,只要一有不舒服,她就要去翻翻医书,找找看自己是什么病。
  
   偶尔有点儿痰,她就怀疑得了肺炎;鼻涕带了点儿血丝,非要向我咨询鼻咽癌的问题;她还能把几种严重心脏病的症状说得头头是道,其实她的心脏根本没有问题,只是偶有窦性过速。我只能对她说:阿姨其实您身体好得很,您活100岁都没问题。
  
   其实医生经常要面对这样的病人——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病,在医生那里得不到确切的回答,于是就自己去翻医书。结果看着那些书上讲的症状,哪一条好像都对着自己——这下好,本来是为了排除疾病,反而怀疑自己是真患病了,只好再次找医生求证,非要做各种检查或化验。医生不给做,他们不放心;做了没有异常,还是不放心……
  
   每每此时,医生们也无可奈何,只能请亲属劝一下,不要再让他们看医书了,不然以后还要看出新的烦恼来。中国的医学传统不是有“病家不读医书”之说嘛!这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
  
   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疾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焦虑——即便是医生自己,也存在这个问题——关键是这种焦虑如何能得到疏导。如果怀疑得了某种疾病,就到相应的医书中去找,很可能找到符合自己症状的只言片语,最终只会加深自己的焦虑。
  
   必须要指出的是,医学教材和医生业务交流的专业书籍,都是“疾病导向”的,说白了就是对有病的人进行研究,其视野不是面向健康人的。医书里讲了这个病那个病,就是不讲怎么样是没有病,怎么样是略有异常而算不上病——这些东西在医生的基础技能训练里已经有了。但普通人或许分不清这个界限,直接读医书就会产生误会。
  
   除了一些基础性的学科,医学各科的研究对象就是病人,论述的是疾病,并有自己严格的语言和研究体系。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的人,恐怕难以真正理解医学术语和医书的语言。
  
   但这里并不是说,中老年人研究自己的养生方法的时候,不能读医学书籍。
  
   推荐大家“循序渐进”,可以参考医学生的培养过程,首先多读一些基础性的书籍,至少对生理、解剖、病理、药理等科目,对医学使用的系统性语言和叙述方式有个了解,再逐步切入专门的疾病学科。我个人建议,只读自己已经被确诊的那部分疾病,如糖尿病患者最好只看内分泌学,心脏病患者多看看大内科的心脏部分,对于其他学科还是少涉猎一点。
  
   如果觉得这个方法太麻烦,那尽可以多看一些通俗的医学科普书籍和报刊,从中得到的知识虽然不系统,但浅显易懂,易学易记,这样才能真正对养生派上用场。
其他文献
邻居张阿姨退休后在家闲不住,包揽了小孙子亮亮的全部衣食住行。  亮亮活泼好动,在社区里大家都很喜欢他,这天,一位邻居瞅着亮亮的眼睛说,小孩儿怎么好像有点儿“对眼”呀?张阿姨听罢吃了一惊,赶紧搂过来亮亮仔细观察,果然看出了问题。吃过午饭,她就带着亮亮去妇幼保健院检查,医生说是轻度斜视,测完眼压后,开了一支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  回到家里,张阿姨打开包装准备给亮亮涂药,亮亮却死活不让靠近,一个劲儿喊怕
水利项目是一种造福人民的主要基础工程,紧跟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愈来愈多的水利项目投入建设。滑模技术普遍运用于水利项目工程中,进一步提升了水利施工的技能水平,增快了
厨房卫生是保障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的关键.厨房不仅温度高,而且湿度大,这就为细菌等微生物的衍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作为家庭主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造“健康厨房”,有效
占星学在西方国家的地位如同中国的八字算命一样,是极其悠久和备受推崇的。这些年星座命理在中国大行其道,特别受80后、90后的追捧,很多年轻人对各星座如数家珍。痴迷到一定程度的,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今天自己的星座运势,甚至交朋友谈恋爱也要先看对方的星座是否跟自己合拍。  一个朋友已到婚嫁年龄,亲戚朋友最初都在积极帮她物色对象,可一打听,她有个比较苛刻的择偶条件——对方的生日必须在12月22
脑血管疾病(脑中风/脑卒中)在城市居民死因中居首位,在农村居第二位。冬季是高发季节,发病率比其他季节多3~5倍。而北方地区受寒冷、干燥气候和饮食习惯的影响,发病率更高。由于脑血管病病程长、致残率高(约3/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所以要重视脑血管病的预防。     乐观愉快,避免情绪的波动 愉悦平和的心情,是预防脑血管病的第一味良药。稳定的情绪、平衡的心态是这
两年前,我和的肖波由于情趣相投,认识3个月就结婚了.
期刊
随着小家电科技的进步,很多食品的制作方法都变了。粥用电高压锅煮了,饼用电饼锅烙了,火锅用电磁炉来加热,豆浆用家用豆浆机制作。不过,人们还是经常会犯嘀咕,这些新东西,能像过去的做法那么安全可靠么?    豆浆机能把豆浆的抗营养物质去掉吗     人们都知道高压锅不仅方便安全,而且对保存抗氧化保健成分更有帮助。豆浆机又怎样呢?豆浆当中含有很多抗营养成分,生豆浆甚至可能让人中毒。可是豆浆机打好之后马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