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ysshu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学生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和提供服务指导等职责,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民族地区高校大多地处边陲,经济相对落后,多民族混杂,“三种势力”阴魂未散,思政教育环境更为复杂,任务更为繁重,重要性尤为突出。学校必须切实建立健全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加强思政工作面对复杂局面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摆正位置,高度重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者、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保护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队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队伍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一项育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必须实现专业化;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客观上呼唤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再次,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春风化雨的思想教育,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务,以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尤其是民族地区高等院校在实施扩招后,在校学生规模急剧增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度、难度明显增加,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已经不能适应,因此必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同时,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存在着职责不清、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精力分散、流动性大、队伍不稳等弊病,只有推动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既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
  
  二、把好入口,科学奠定辅导员专业化基础
  
  按照“高起点选留、高品位培养、高水平发展”的要求,把辅导员的选拔、任用、培养、管理和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严格按1:200的师生比例要求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选聘工作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年对新进辅导员实行公开招考,并制定规范的选留程序,包括报名、资格审查、心理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笔试、面试、综合考察等,严格把关,确保辅导员队伍质量,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和结构比例,辅导员的招聘条件逐步由优秀本科生向硕士研究生转变,辅导员的专业结构尽可能涵盖学校各个学科门类。
  
  三、加强培训,努力提高辅导员专业化水平
  
  辅导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素质:首先,要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思想觉悟。这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理论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前提。其次,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奖惩工作要坚持原则,做到为人师表,诚心实意关心学生成长,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进步。再次,应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大学生求知欲强,喜欢探索,他们崇尚科学知识,追求真理,乐于探索社会问题。对大学生教育必须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还应注重少数民族政策理论、民族文化知识等成分,在实际工作中尊重、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维护少数民族学生的权益,提高育人水平,促进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体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的稳定。
  各高校要制定培训规划,注重培训实效。逐步建立全方位(岗前培训、在岗交流培训、转岗培训、发展性培训等)、多形式(日常培训、专题培训、校际交流、社会考察、挂职锻炼等)、分类别(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等)的培训体系。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机会,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培训、考察和进修深造。重点组织辅导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党团组织建设、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设立“辅导员之家”,举办“辅导员沙龙”等活动,为辅导员相互交流经验、讨论工作、学习业务知识等创造条件。
  
  四、严格考核,着力提高辅导员专业化素质
  
  建立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统一,领导、同事、学生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辅导员的发展和待遇相挂钩。结合年度考核,每年进行优秀辅导员评选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优秀辅导员给予宣传表彰,并推荐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评优。对年度考核不称职者要进行批评教育,仍无改进的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五、提高待遇,切实改善辅导员专业化环境
  
  要像重视学术骨干队伍建设一样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和完善“工作有平台、发展有方向、学科有归属、专业有依托”的长效机制,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将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辅导员承担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相关人文社科类课程以及党课、团课的教学工作。
  工作满一任期并经考核合格的专职辅导员,可按下列途径分流:适合并愿意继续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学校鼓励其走职业化道路,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同时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进一步加以培养;适合并愿意从事教学、科研或其他工作的,学院应根据其职业规划和工作实际等认真安排;直接攻读更高学位的,学校给予支持;继续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并在职攻读更高学位的,各学院应纳入专任教师的培养计划。学校将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积极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社会有关单位推荐、输送优秀辅导员。
  
  六、热情关怀,积极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效率
  
  辅导员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在教育关心学生的同时,他们自己也需要得到组织上的热情关心和帮助。各级党组织和主管部门领导要切实做好关心、帮助辅导员的工作。政治上关心辅导员的成长;思想上关心其进步和变化;工作上给予及时、有力的指导;生活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解除辅导员的后顾之忧,安下心来,潜心学习和专心致志的研究思想教育的理论知识,提高工作艺术和工作水平。
  
  七、开展调研,认真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进程
  
  鼓励辅导员进行科研,组织辅导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辅导员注重调查研究,分析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总结创造新的工作经验,提高教育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辅导员要加强针对民族风俗文化、少数民族学生思维习惯、生活方式等特点进行调研,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八、创新思维,全面形成辅导员专业化局面
  
  要建立辅导员的准入制度和从业标准,实行辅导员标准化建设。要制定辅导员工作条例和量化考核办法,划清辅导员与其他工作人员的职责界线。对辅导员实行全程、全方位的考评,真正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分明,激活用人机制。
  要切实加强教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意识。制定和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明确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任务、内容要求和考核办法,抓住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职务聘任等关键环节,通过专题教育、典型示范、学生评议和“一票否决”等措施,不断推进师德建设。学校的管理工作和后勤服务工作要体现育人导向,把管理、服务工作与引导、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良好习惯结合起来,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本身也要保持一定的专业教师兼职的比例,让任课教师亲自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推动两支育人队伍的互相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参谋助手,他们与同学学习、生活在一起,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愿望、要求和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对学生干部要严格要求与大胆使用相结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和组织作用,使其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网络对青年学生影响越来越大,不同程度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网络为民族地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学生提供了广阔而快捷的平台;同时,网络的不健康内容给青年学生思想造成大的冲击。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是辅导员的当务之急。辅导员务必要建设好学校网站中的学生工作专栏,利用它弘扬主旋律,及时宣传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动态;要通过博客、QQ、邮箱等加强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利用网络开展工作,丰富工作方式。
  加强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构筑专兼职结合的科学模式,必须坚持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必须探索职业化发展之路。只有坚持专兼结合原则、走面向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增强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才可以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蓬勃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1、由于活动假牙带有基底板,体积较大,有不少人初戴假牙时,可能有说话不清楚、口水增多,甚至恶心等不舒服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躁,坚持戴1~2天后就会逐渐适应.若假牙压迫牙龈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逢佳节,阖家团圆聚餐,少不了美酒佳肴。但往往是食用油腻多、辛辣多、甜品多,造成有些人食欲减退,出现"一顿吃伤,十顿喝汤"的现象。因此在舞箸把盏、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