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辽阔的教室——访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春梅老师

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uar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中您称自己处在“一间辽阔的教室”,能否描述下这样的教室有着怎样的教育生态?在这样一间辽阔的教室里,以伟大的文学作品为载体,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彼此启发,彼此点燃,走向一个辽阔的世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所理解的“辽阔”,首先是文学的辽阔。它超越了教材,也超越了某一种具体的体裁或门类。
其他文献
1981年法国<世界报>向其晨报读者宣布"有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出没作祟"[1].而今,后现代主义已成为20世纪末西方的重要哲学思潮,它所提供的思维方式为众多的学
本文界定并说明了社会用语的语言文化理解 ,讨论了称呼用语的类型及反映的社会变化 ,举例性论述了语言用语折射的社会问题 ,希望建立起一种语言文化分析 ,服务当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