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被害人的诉权初探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ul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被称为诉讼法理论领域之“哥德巴赫猜想”的诉权理论几乎是民事诉讼领域的专属研究研究课题。但笔者认为,诉权这一通过进行诉讼、实施诉讼行为、请求法院通过审判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应当具有宪法性权利的属性,同样适用于其他诉讼。对于刑事诉讼而言,作为犯罪的直接侵害对象和诉讼的主体,被害人应当具有诉权,在刑事诉讼中享有参与程序、交涉诉讼结果的更多权利,这将对刑事诉讼的变革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诉权 刑事诉讼 被害人
  作者简介:肖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司法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298-01
  一、诉权的宪法权利属性
  诉权理论被誉为诉讼法学领域的“哥德巴赫猜想”,不同年代、不同法系的不同学者都从不同层面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较为主要的几类诉权学说包括一元诉权、二元诉权、多元诉权、公法诉权、私法诉权等。但毋庸置疑的是,不同学说的诉权理论都认可,普遍意义上的诉权是指当事人进行诉讼、实施诉讼行为、请求法院通过审批维护自己权益的权利。
  长期以来,对诉权的研究主要是从民事诉讼层面来进行研究,主要解决的是民事当事人参加民事诉讼、实施民事诉讼行为、请求法院通过民事审批维护自己民事权益的权利。但从上述普遍意义上的诉权来说的话,当事人所需要司法救济的基本权利不仅限于民事权利,当事人需要行使诉讼的诉讼领域也不仅限于民事诉讼领域。自司法审判机关出现以来,只要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财产权等)受到非法侵害的,其就有权通过诉权救济、寻求司法保护。从这个角度来看,诉权具有宪法性权利的普遍属性。如有学者就明确指出,“诉讼权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亦是一种宪法权利”。豍并且事实上很多国家也的确是将当事人的诉权作为一项宪法性权利明确写入其宪法的,如日本1946年《宪法》第32条、联邦德国1948年《德意志人民基本权利法》第103条、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等。
  二、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诉权问题
  如果我们以宪法权利属性来重新审视诉权理论的话,则从广义上来说,参与到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被告人、被害人等),同样具有参加刑事诉讼、实施刑事诉讼行为、请求法院通过刑事审批维护自己刑事权益的权利。并且其实在刑事诉讼的早期历史阶段,弹劾制诉讼模式下,犯罪行为的直接双方当事人(加害方和被害方)的确就是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到刑事诉讼中,行使诉讼,而使得自身权益得到司法维护的。但随着纠问制诉讼模式、检察院及公诉制度的出现,现代刑事诉讼与其传统、也与民事诉讼等其他诉讼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公诉权、辩护权的研究成为了刑事诉讼中的主要诉讼权利和职权。
  但毕竟被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对象是被害人,无论公诉制度如何发展,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一定出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其对审判结果如何认知、与被告人和公诉方的关系如何,都将直接影响着刑事诉讼在实现法律效果外、是否达至犯罪直接侵害人心中的公正。现代兴起的被害人运动、不少国家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作为诉讼主体等即是明证。
  因此,除了公诉权、辩护人的研究之外,我们无法回避被害人的诉讼权利问题。如果以本文的主题诉权来说,我们可以尝试以诉权的理论来解释和研究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以新的视角来解读被害人与公诉机关、与审判机关、与被告人,乃至与整个刑事诉讼的关系。
  如果以诉权理论来看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其作为诉权主体,就有权以独立的诉讼主体身份参加刑事诉讼、实施刑事诉讼行为、请求法院通过刑事审批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作为当事人,这也是程序主体性理论对被害人权利的要求。
  三、刑事诉讼被害人诉权对刑事诉讼变革的影响
  将诉权理念引入刑事诉讼被害人研究,较之现有诉讼法理论和立法规定的被害人权利,被害人享有诉权意味着其在整个刑事诉讼进程中享有更多的权利,能够更充分的参与到诉讼程序中、在对被告人的处理中享有更多的交涉权利、并且在法院的最终审判中都应该也体现考虑其意愿等。
  这样的理念也许从理念层面对现有刑事诉讼理念突破较大,但值得指出的是,司法实践和其他诉讼理论研究中的很多制度和改革其实已经越来越体现了被害人的诉权,如英美法系的辩诉交易制度、中国司法实践中兴起的刑事和解改革、恢复性司法理念等无不体现着在传统公诉制度之外,对被害人在刑事訴讼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这也正是被害人诉权理念的体现。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刑事诉讼的变革,诉权理念可以引入对刑事诉讼被害人权利的研究。并且随着这种研究的深入,契合着当代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刑事诉讼的变革必将受到深远而重要的研究。
  四、结语
  以上,笔者从诉权的宪法性权利属性出发,将诉权理念引入刑事诉讼被害人的诉讼权利范畴。笔者相信,在现代刑事的变革大潮中,重新审视被害人的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充分研究其诉权问题,即是现代刑事诉讼实践很多制度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对现代刑事诉讼变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必将对刑事诉讼的变革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左为民,等.诉讼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参考文献:
  [1]徐静村,谢佑平.刑事诉讼中的诉权初探.现代法学.1992(1).
  [2]詹建红.论契约精神在刑事诉讼中的引入.中外法学.2011(6).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介绍了专利信息与市场竞争的关系,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专利监视和分析的内容,最后得出了值得借鉴的结论.
摘要:国家刑罚权如何正确行使一直是刑法学家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得到妥当解决切身关系到宪法赋予的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能否得以实现。因此,以宪法的精神对国家刑罚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尤其要以正当程序对其进行规范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正当法律程序 国家刑罚权 宪法 人权  基金项目:2010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
[摘要]高等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高等特殊教育的角度剖析了高等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的不足,这对解决残疾大学生独立生活、公平参与和成功融入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 信息化建设 残疾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29-01中国高等特殊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随着光伏电站爆发式发展,其带来的控制、送出和消纳问题,对电网运行和稳定特性影响深刻,因此为保证光伏可持续发展,保证发电企业、供电公司和地方政府共同利益,更好的服务地
本文基于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对探索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实施保障机制等提出了基本设想。
摘要:职务犯罪侦查中有效运用逻辑推理有助于提高案件侦查效率和案件质量。本文结合案例对逻辑推理在职务犯罪侦查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职务犯罪侦查人员能充分认识逻辑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的作用,推动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健康发展。  关键词:逻辑 职务犯罪 侦查  作者简介:张春旺,临汾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国勤,临汾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要]鼓励高校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高校大学生科研项目的提出背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高校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对策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科学研究 对策 意义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230-01  21世纪
[摘要]在互联网以其便捷适用、涵盖面广,迅猛发展和普及的背景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变得精彩,这是摆在每个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是每个高校学生辅导员在网络时代所必须肩负的使命。本文试从分析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网络引导,探讨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教育。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网络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文根据目前工科院校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现状,并结合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改革思路,将CDIO教育理念融入实践性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针对电力系统
软件工程是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计划中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知识内容丰富,关系复杂。要想让学生较轻松地接纳这门课程,就必须把握好授课节奏和学生的学习节奏,这两种节奏的把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