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纵观古今,国家与社会都视社会责任感为个体为人处世的重要品质,明清著名大家顾炎武曾热血沸腾地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如今人们把“社会责任感、道德、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列为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而作为“德育主渠道”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亦相当强调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几个方面针对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发表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高中政治;学生;教学
  一、前言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经说:“今日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一百年后的今天,《我是演说家》许吉如谈到,“中国强则少年强,中国强则中国少年更强!”由此可见,二者相得益彰的重要因素不外乎个体的责任感。而何为责任感?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是诚实的标志,是成才的基础。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对一个高中政治教师来讲,如何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社会责任感的概念
  社会责任感,即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是一种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也是一种觉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渠道就是高中政治教学。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社会的认识不足,缺少社会经验,还认不清自己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所以高中政治教学理应承担这个责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认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是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学生能否很好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如果学生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那么他就会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
  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一)在政治教学内容中认识社会责任感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成了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战场”。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始终将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通过知识点的教学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有关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思考人生观、世界观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比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社会责任感教育就可以充分利用好课程要素,善于分析教材,挖掘出教材中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学内容并与当下的新闻热点相结合教学,如:选举问题,权力监督问题,权利与义务,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等等。
  (二)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感悟社会责任的实质
  高中政治课教材在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有关探究活动内容,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1.课前准备——体验责任
  笔者通过,给学生安排周末任务,让学生周末去体验身边人的职业、工作,并对此次课外活动进行总结,以便于课堂交流。其目的是:通过现场观察,亲身感受当前我国就业的压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而明确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当前要努力的方向。
  2.课堂讨论——明确责任
  课堂讨论的话题主要是:在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如何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因为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讨论十分热烈。学生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就业形势虽然比较严峻,但素质比较好、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还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要顺利实现就业,必须勤奋刻苦,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这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一份责任。
  3.教师总结——提升责任
  有了课前的学生自我理解和课上的责任感话题讨论,教师的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将学生的发言和讨论以政治教学的形式总结、归纳,升华社会责任感的核心思想。从就业问题和职业问题上升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需求。让学生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即:只有具备强烈责任心的人,才能做自己生命航船的船长。正如丘吉尔所说:“伟大以负有责任为代价!”
  (三)教师以身作则,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素质如何,能否对社会责任感作出全面科学的诠释,社会责任感强烈与否,能否以身作则,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深刻的影响。好的榜样是最能激发学生内心力量的,教师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慢慢地引起学生的效仿,带动学生认识到责任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保持,同教师的倡导和示范关系密切。
  (四)实践出真知——在实践活动中升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责任感,怎么样体会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根据这一理论,笔者定期安排志愿者活动,开展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去体味,去发现自己、改变自己,进而扩展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再者就是通过社区服务的活动,使学生熟悉社区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物产特色、民间风俗等方面的特点,继而萌生亲切感、自豪感,并懂得保护它们;使学生在服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团队意识和归属感,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五、结语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着眼于一朝一夕,从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将其与其他各学科结合起来,各学科教师均要注意融合社会责任感的相关内容,以强化学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教师应该注意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和社會发展的方向,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系统工程常抓不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一病一品"项目对胰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12月江苏省平潮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12
给出Pro/E中的3种坐标系以及配件在Pro/E中的位姿矩阵。研究配件模型在各种坐标系下的位姿矩阵变换,分析基于鼠标控制的模型实时移动方法。以Pro/Toolkit为工具,对Pro/E进行
摘 要: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而小学阶段的读书,无论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还是性格的塑造都极为重要。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了“整本书阅读”的习惯,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本文笔者就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解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国际旅游组织的地位不断提升,影响力逐步扩大和深入,其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本文旨在从历史成因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介绍了在VC++6.0环境下,为使某个界面对话框的资源和功能可以移植到其他工程的方法,使其成为一种可以快速应用的模块,让编程和维护更加简便,降低开发的工作量。
政策执行是整个政策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是将政策文本内容变为实际、是解决公共问题、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由之路。政策执行力是执行主体贯彻落实各项公共政策的能力以及成效、
目的通过在一、二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应用两种不同窝沟封闭项目(传统树脂材料窝沟封闭技术和借鉴非创伤性修复(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技术的窝沟封闭技术),观察分析两种方法预防年轻恒磨牙窝沟龋发生的成本效果情况。方法在河南省郑州市筛选并联系两所小学,随机分配进入树脂材料窝沟封闭组(组1)和ART窝沟封闭组(组2)。在学校分别筛查两所小学中一、二年级符合入选
通货膨胀作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是影响各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将阻碍经济发展,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乃至政治危机。那么,通货膨胀作为经济中的常见现象,将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