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①

来源 :快乐作文(5.6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461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稚,是种子的子叶,它是一株植物在种子时期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在种子破土而出、长出新芽后,它必定是第一场风雨后的第一批“牺牲者”。
  照我这个年纪来说,“子叶”早该“入土为安”了。但不知怎么回事,这幼稚的化身明明已经枯萎甚至干瘪,但却依旧对我死缠烂打,如同家中水池旁那盆怎么也养不大的兰草一般——一见到蟑螂之类的小昆虫,我这相比之下的庞然大物却常常被惊得六神无主,只有亲眼看到它们在妈妈神圣的拖鞋下“驾鹤西去”,才肯从沙发上跳下来;鼓起勇气在外祖父身旁学厨艺,却总是被几点滚烫的油星烫得撒手不干;陪幼儿园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却完全忘记了作业们还饿着肚子,9点半的时钟下,一条条横线、一道道填空嗷嗷待哺……
  要说幼稚是子叶,那么成熟就是集阳光、吮雨露的叶片。而这叶片,在我这株“失败植株”上,却还只是颤颤地探出叶尖……然而,正当我以为成长还遥遥无期的时候,那个傍晚,我却好像悟到了什么。
   我怀抱着一大堆自己的待洗衣物,走向阳台。妈妈已经在那里奋战了一个下午。我有些不忍,就地坐下,想等她洗得差不多了再递过去。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看妈妈洗衣服的侧影。
  她佝偻着腰,使本来就瘦小的身板霎时间又缩了半截。手肘已完全淹进整桶整桶的衣物里,溢出的泡沫几乎满到腋下。我看着她很吃力地拖起被套。湿沉沉的被套,吸了满满一肚子水,涨得“肥头大耳”,在老妈的生拉硬拽下,终于不情不愿地摔向洗衣机。
  妈妈挺了挺腰,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我望着手边好似喜马拉雅山般的衣物。无数个清晨与黄昏,在我吃着荷包蛋、玩着手机、看着动漫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一个人在阳台上,征战全家人的脏衣服。在我打开衣柜的时候,看到的永远都是已经叠得整整齐齐的衣物,蓄满了阳光的芬芳。
  妈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能干的呢?
  想起外公、外婆說过的,妈妈当年也并不是做家务的能手。衣服也只是沾沾湿,碰碰肥皂,还未冲洗干净就提起来往衣架上晾——结果第二天一摸,硬邦邦的怎好往身上穿?可当年被宠着的小公主,为人妻后,也成为了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
  妈妈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并不是生来便熟能生巧的。
  我一直记得,那双看似绷紧、实则肘关节频频颤抖的手,是如何隐忍着和我同样的恐惧,啪的一声,拍向墙角那挥着触角、张牙舞爪的生灵;我也记得,那一盘盘、一碗碗佳肴背后的围裙和长满茧子的手,是多少油星的“老巢”;我当然也明白,那一声声明里暗里的严厉呵斥,藏着多少关怀与担忧……我迷惘着,似懂非懂地接下了这些无言的付出;可更让我迷惘的是,彼时幼稚的我,还不知道怎样和妈妈道声“谢谢”。
  我捧起衣服,轻手轻脚地走进了卫生间。
  在水龙头涌出的清水声中,我突然感觉到,那幼稚的子叶正在慢慢垂下,与茎部撕开了一个缺口,这个口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直至那片枯物坠落地面。
  晾衣服时,我看到水池旁的那盆兰草,竟然早已幽幽地长大——葱绿的锋叶如发丝,长长地垂落在石板上……
  (指导教师: 王梦琍)
  大嘴巴说:
  用种子发芽的过程比喻自己成长的过程,小作者此文立意新颖,意境深远,读来很是耐人寻味。
其他文献
【例文】   耳畔响起了琅琅书声。这声音从教室里传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再传到我的脑海中,一丝一缕地勾起我的回忆。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小学生,回想起自己在母校生活的六年时光,真是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甘甜如蜜,滋润心田  记得那是一次校园朗诵比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竭尽全力,用近乎苛刻的方式要求自己有完美的表现。长时间的站立,腿和胳膊僵硬了,没有一个人叫累;长时间的朗诵,嗓音变沙哑了,喉咙火辣辣
期刊
忌妒之芽使人心理扭曲,骄傲之芽使人收获自信,而友谊之芽则使人感到幸福。  隐约记得刚上小学时,周围都是陌生的同学。我环顾了一下,发现小顾看上去似乎比较容易相处,便去找她一起玩耍。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后来能在一起愉快地玩耍,友谊之芽便已在我们心中扎了根。  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忘记做科学作业。当时的我既窘迫又后悔:为什么这么不上心呢?这可怎么办?怎么交作业?小顾在我身边看着我那焦急的样子,似乎窥见
期刊
【例文】   啪的一声, 一根可怜的粉笔被数学老师按断在黑板上。像小兽听到了驯兽师的弹指,我一下子就精神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河东狮吼”:“你们能不能好好听课?”  说实话,这声音的分贝真不高,比正常说话略高了一点儿而已。但是却让我瞬间手摆正,腰挺直,脚并拢,成了一座稳稳的钟。教室里的桌子、椅子,刺刺啦啦地轻声哽咽两声之后,世界安静了,安静到连深深吸口气都让人觉得惊天动地。  她走来了,走来了,
期刊
写作之芽的萌发,离不开妈妈这根“拐杖”。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经常把周边的事物绘声绘色地给我描述一番。春天,她说,小河唱着歌,带着小鱼去远方旅游了;夏天,她说,知了实在太闷了,所以才一刻不停地演讲;秋天,她说,大雁想家了,它们要飞回南方;冬天,她说,小河旅游累了,要冬眠了……我觉得它们很有趣,所以,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我看到的描述一番。妈妈说我说得真动听,以后我可以当个大作家。我问作家是什么
期刊
读完顾红梅老师的文章,你有收获吗?我们来试一下。  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不可思议的文具店》一文,记下自己阅读的时间。读的时候尽量连词成句地读,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先放一放,不回读;读的时候圈画关键词句,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不可思议的文具店卖的是什么?  2.为何说它是不可思议的文具店?  3.买橡皮的小女孩儿在这家店里经历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某个镇子上,有一家小小的文具店。  那真是一家小
期刊
都市里种着楼房,  乡村里种着树木,  我的家,  種着快乐和幸福。  问题一:   上面几首诗中哪些动词很特别?为什么特别?可以用其他词来代替吗?为什么?将表格补充完整并细细品味一番。  问题二:   在你读过的诗中,你觉得还有哪首诗中的动词也很特别?  (本栏目内容选自蒋军晶编著的《小学生群文读本》五年级,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期刊
【图解古诗】   秋 思  [唐]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作者小记】   张籍(约767~約830),唐代诗人。字文昌,苏州(今属江苏)人,少时侨寓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故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  其乐府诗的艺术成就很高,与擅长
期刊
虽然,平时你们写的作文都以赞美媽妈为主,但是,大嘴巴知道你们背后也会悄悄地吐槽自己的妈妈。因为,大嘴巴就被吐槽过。  不过,这次我们来光明正大地吐槽一次妈妈。(只可以说一个缺点,否则小心你的屁股哟!)  妈妈们看到了要虚心接受,毕竟,这也是一份特殊的母亲节礼物。嘿嘿!
期刊
那个时候,我还是高一新生。  这天放学回家,我看见班上一位同学走在我前面。他的名字叫凯尔。他似乎把所有的书本都抱在怀里。看到这种情形当时我在心里很烦他:“这个讨厌的家伙,周末还带这么多书回家复习!”  这个周末,我的计划早就安排好了:星期天下午和小伙伴们聚会、踢足球。所以我在他后面耸耸肩,然后加快脚步准备超过他。就在这时候,迎面冲来几个坏小子猛地撞了他一下,他怀里的书撒落一地,他自己也被绊倒,眼镜
期刊
父亲是辽阔的海洋,教会我宽容;父亲是伟岸的高山,鼓励我坚强;父亲是温暖的霞光,带给我希望。  那个冬天,我咳嗽得非常厉害。咳,咳!我的肺仿佛都要咳出来!爸爸见我满脸痛苦,决定带我去医院。那时已经晚上9点多了,爸爸刚刚忙完学校的工作,非常疲惫。我看到他的眼睛似乎都睁不开了。我心疼地说:“爸,我没事,明天再去吧!”爸爸没说话,努力睁大眼睛,拉起我的手,飞奔下楼,开着车,带着我赶往医院。  到了医院,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