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小麦种植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在小麦种植方面,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小麦产量的提高,例如,用户防治意识淡薄、技术水平落后和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因此,为有效提高小麦产量,用户应掌握先进的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小麦种植技术以及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进而使我国农业朝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优化和调整耕作方式
科学、合理的轮作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如果在同一区域,长期种植一种农作物,农作物的产量会逐渐降低,例如,在同一区域,长期种植小麦,导致土壤中小麦的营养成分逐渐流失,不能长期为小麦生长提供所需要的养分,因此,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轮作的耕作方式,以不断提高小麦产量。
1.2 选择良好的麦种
现阶段,小麦的种类和品牌逐渐增多,由于小麦种类以及种植条件的不同,其生长状况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用户应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貌等,合理选择小麦的种类。在选择小麦品种方面,用户应选择纯度较高的种子,以确保小麦的顺利生长以及稳固增产。
1.3 实施精量播种
精量播种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气温、垄深、垄距和播种的数量都会影响小麦的播种效果,所以,在小麦播种过程中,用户应掌握好播种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10℃左右。还应衡量垄深与垄间距之间的距离,通过精量播种,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1.4 合理施肥、灌肥
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因此,用户在施肥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施加底肥。在小麦种植之前,用户可以施加部分迟效性肥料;在播种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施加部分种肥,以使小麦种子能够更好的发育;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用户还应进行追肥,尤其是在苗期和抽穗期,施肥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合理灌肥也能使小麦获得高产,如果小麦水分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用户应及时的进行灌溉,以满足小麦生长对水分的需要。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利用药剂拌种
在小麦播种过程中,用户可以将具有杀虫性质的药剂和种子进行搅拌,能够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用户在选择药剂的过程中,应明确药剂的作用和剂量,尽量选择一些对小麦种子没有副作用的药剂,以免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育。现阶段,对小麦没有副作用的药剂是EC乳油,有很强的防病虫害能力,在小麦播种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病虫害的防治
在小麦返青阶段,用户应积极防治吸浆虫、纹枯病等病虫害。纹枯病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进程。在防治纹枯病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将纹枯净可湿性粉剂、三唑酮乳油、禾果利可湿性粉剂与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小麦的茎基部进行喷射。在防治吸浆虫过程中,用户应当利用甲基异柳磷乳油与土进行搅拌,以有效防止吸浆虫带来的危害。
2.3 抽穗期病虫害的防治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在孕穗期与扬花期阶段,应将防治的重点放在麦蜘蛛、赤霉病、锈病等方面上。在防治麦蜘蛛的过程中,应采用虫螨克乳油;在防治锈病和白粉病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观察,当病害达到一定程度时,为防止其大肆传播,应采用三唑酮乳油、禾果利可湿性粉剂,进而有效防治抽穗期间的病虫害。
2.4 灌浆期的病虫害害防治
在小麦灌浆阶段,是病虫害的高发期,是小麦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因此,用户应重点防治锈病、白粉病和麦穗蚜。在防治麦穗蚜过程中,用户可以采用灵乳油和辉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在防治銹病和白粉病过程中,用户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防治。灵乳油和辉丰菊酯乳油还能有效预防小麦叶枯病。
2.5 春季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春季是小麦病虫害的高发期。在春季,用户能否有效防治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小麦的整个生长期。春季是小麦的返青阶段,经常会出现低温、阴雨状况,极易发生根腐病、白粉病、纹枯病。所以,在春季,应及时防治小麦病虫害,如果发现有害虫存在,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免病虫害不断蔓延,进而确保小麦的正常生长[4]。
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季节的变化,并且熟悉和了解季节性的病虫灾害,对于季节性的病虫害,用户应依据季节变化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而确保小麦产量的稳固提升。
3 结 论
通过分析小麦种植技术以及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能够看出,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作用。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用户还不能掌握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因此,为有效提高小麦产量,需要当地政府和农户共同努力、合作,当地政府应给予小麦种植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投资力度,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应不断学习现代化的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不断提高小麦产量,为自身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优化和调整耕作方式
科学、合理的轮作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如果在同一区域,长期种植一种农作物,农作物的产量会逐渐降低,例如,在同一区域,长期种植小麦,导致土壤中小麦的营养成分逐渐流失,不能长期为小麦生长提供所需要的养分,因此,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选择轮作的耕作方式,以不断提高小麦产量。
1.2 选择良好的麦种
现阶段,小麦的种类和品牌逐渐增多,由于小麦种类以及种植条件的不同,其生长状况也会有很大差别,因此,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用户应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貌等,合理选择小麦的种类。在选择小麦品种方面,用户应选择纯度较高的种子,以确保小麦的顺利生长以及稳固增产。
1.3 实施精量播种
精量播种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气温、垄深、垄距和播种的数量都会影响小麦的播种效果,所以,在小麦播种过程中,用户应掌握好播种的温度,使温度控制在10℃左右。还应衡量垄深与垄间距之间的距离,通过精量播种,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1.4 合理施肥、灌肥
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因此,用户在施肥的过程中,应科学、合理施加底肥。在小麦种植之前,用户可以施加部分迟效性肥料;在播种的过程中,用户可以施加部分种肥,以使小麦种子能够更好的发育;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用户还应进行追肥,尤其是在苗期和抽穗期,施肥能够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合理灌肥也能使小麦获得高产,如果小麦水分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用户应及时的进行灌溉,以满足小麦生长对水分的需要。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利用药剂拌种
在小麦播种过程中,用户可以将具有杀虫性质的药剂和种子进行搅拌,能够有效防治小麦病虫害。用户在选择药剂的过程中,应明确药剂的作用和剂量,尽量选择一些对小麦种子没有副作用的药剂,以免影响种子的正常发育。现阶段,对小麦没有副作用的药剂是EC乳油,有很强的防病虫害能力,在小麦播种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2.2 病虫害的防治
在小麦返青阶段,用户应积极防治吸浆虫、纹枯病等病虫害。纹枯病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进程。在防治纹枯病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将纹枯净可湿性粉剂、三唑酮乳油、禾果利可湿性粉剂与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小麦的茎基部进行喷射。在防治吸浆虫过程中,用户应当利用甲基异柳磷乳油与土进行搅拌,以有效防止吸浆虫带来的危害。
2.3 抽穗期病虫害的防治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在孕穗期与扬花期阶段,应将防治的重点放在麦蜘蛛、赤霉病、锈病等方面上。在防治麦蜘蛛的过程中,应采用虫螨克乳油;在防治锈病和白粉病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观察,当病害达到一定程度时,为防止其大肆传播,应采用三唑酮乳油、禾果利可湿性粉剂,进而有效防治抽穗期间的病虫害。
2.4 灌浆期的病虫害害防治
在小麦灌浆阶段,是病虫害的高发期,是小麦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因此,用户应重点防治锈病、白粉病和麦穗蚜。在防治麦穗蚜过程中,用户可以采用灵乳油和辉丰菊酯乳油进行防治,在防治銹病和白粉病过程中,用户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防治。灵乳油和辉丰菊酯乳油还能有效预防小麦叶枯病。
2.5 春季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春季是小麦病虫害的高发期。在春季,用户能否有效防治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小麦的整个生长期。春季是小麦的返青阶段,经常会出现低温、阴雨状况,极易发生根腐病、白粉病、纹枯病。所以,在春季,应及时防治小麦病虫害,如果发现有害虫存在,一定要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以免病虫害不断蔓延,进而确保小麦的正常生长[4]。
防治小麦病虫害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季节的变化,并且熟悉和了解季节性的病虫灾害,对于季节性的病虫害,用户应依据季节变化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而确保小麦产量的稳固提升。
3 结 论
通过分析小麦种植技术以及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能够看出,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对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作用。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用户还不能掌握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有效防治病虫害。因此,为有效提高小麦产量,需要当地政府和农户共同努力、合作,当地政府应给予小麦种植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投资力度,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应不断学习现代化的小麦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不断提高小麦产量,为自身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