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好奇心是学生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树立学生创造性的个性品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成为课堂的主角,形成设计的概念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就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多样的。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例如教学《画房子》一课时,我只教他们一种画法,然后引导他们尝试用这种画法设计不同的房子,并且要求他们画的不能与老师画的一模一样,只有这样才能鼓励他们动脑思考,在头脑中逐渐形成设计的概念,我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予以不同的鼓励或稍加指点,学生的作品就有了新的生命,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在如在讲授《服装设计》一课时,我教授他们一种画法,然后讲授翻转和旋转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要求还是一样,不许设计和老师一样的作品。我认为教师的职能不是教授他们知识,而是教授他们学习的方法。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我们可以明確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在教学中我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讲课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际上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思考,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是经过15年信息技术教学经历,慢慢摸索出来的。
二、学生参与每个教学环节,感受学习的快乐
课堂教学中,我喜欢投入一“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千层浪”,使得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我鼓励学生“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了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因而引出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有一次,我教学《我来设计我的家》一课,我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家具作品,然后让学生开始设计,有的同学按常规思维开始绘画,学生很快就发现很难画出对称的作品,画出一个抽屉,再画另一个抽屉,而我及时地利用复制和粘贴功能让同学复制多个抽屉或拉手来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作为一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现代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
三、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开发需要老师善于去挖掘,善于指点迷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从问题中找到答案,学生才能实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答案离开课堂,愉快地学习。
比如:我发现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了《漫画课》,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这些安排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我在网上收集很多资料,并把他们改成学生易接受的画面,为他们创作四格、六格、九格漫画打下基础,并发动学生为漫画的角色起名字,例如:小鱼在海中遇到了谁,他们准备干什么去?同时告诉学生制作的作品一节课画不完,可以保存起来,下节课继续画,防止学生创作简单,作品缺乏故事性。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为每位学生建立了文件夹,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并告诉学生老师准备挑选画的好的同学,将作品装订成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如我在讲授《封闭曲线工具》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设计,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出乎我的意外,不是一般的有创意,而是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颜色大胆配色,作品丰富多彩,大胆运用了翻转与旋转、复制与粘贴等工具。学生作品充满乐趣、充满想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以此做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把它做为永远不变的中心法则,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虽然有的学生画的不好,但是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他们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感觉到画笔可以画出自己的愿望、自己的烦恼。教师同时也感觉到信息技术课不只是单纯的教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而应是引导我们的学生将它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运用到其它学科中去。
总之,如何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熟悉一个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世界?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深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一、成为课堂的主角,形成设计的概念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就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多样的。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例如教学《画房子》一课时,我只教他们一种画法,然后引导他们尝试用这种画法设计不同的房子,并且要求他们画的不能与老师画的一模一样,只有这样才能鼓励他们动脑思考,在头脑中逐渐形成设计的概念,我在适当的时候给他们予以不同的鼓励或稍加指点,学生的作品就有了新的生命,逐渐学会自学的方法,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在如在讲授《服装设计》一课时,我教授他们一种画法,然后讲授翻转和旋转的方法,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要求还是一样,不许设计和老师一样的作品。我认为教师的职能不是教授他们知识,而是教授他们学习的方法。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我们可以明確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教学效果必然明显提高。在教学中我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讲课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力求精讲、少讲,仅把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及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际上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这说明操作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的思考,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我是经过15年信息技术教学经历,慢慢摸索出来的。
二、学生参与每个教学环节,感受学习的快乐
课堂教学中,我喜欢投入一“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千层浪”,使得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教师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情绪高昂,切身感受了学习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满足了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我鼓励学生“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创设了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情境,因而引出了不同的学习结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有一次,我教学《我来设计我的家》一课,我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家具作品,然后让学生开始设计,有的同学按常规思维开始绘画,学生很快就发现很难画出对称的作品,画出一个抽屉,再画另一个抽屉,而我及时地利用复制和粘贴功能让同学复制多个抽屉或拉手来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作为一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构建新的知识。用“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的现代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
三、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创造力开发需要老师善于去挖掘,善于指点迷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从问题中找到答案,学生才能实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答案离开课堂,愉快地学习。
比如:我发现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了《漫画课》,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这些安排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符合本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我在网上收集很多资料,并把他们改成学生易接受的画面,为他们创作四格、六格、九格漫画打下基础,并发动学生为漫画的角色起名字,例如:小鱼在海中遇到了谁,他们准备干什么去?同时告诉学生制作的作品一节课画不完,可以保存起来,下节课继续画,防止学生创作简单,作品缺乏故事性。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为每位学生建立了文件夹,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并告诉学生老师准备挑选画的好的同学,将作品装订成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四、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我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如我在讲授《封闭曲线工具》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设计,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出乎我的意外,不是一般的有创意,而是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颜色大胆配色,作品丰富多彩,大胆运用了翻转与旋转、复制与粘贴等工具。学生作品充满乐趣、充满想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以此做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把它做为永远不变的中心法则,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虽然有的学生画的不好,但是在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他们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感觉到画笔可以画出自己的愿望、自己的烦恼。教师同时也感觉到信息技术课不只是单纯的教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而应是引导我们的学生将它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运用到其它学科中去。
总之,如何让学生去迎接学习上的挑战,培养他们勇敢地去面对和熟悉一个复杂、令人迷惑不解、始终变幻的世界?思考着这些问题的同时,我深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育他们健康成长,比教给他们知识本身更重要。当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成长以后,他们的创造力无疑会得到最充分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