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之大,大到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宇宙的彼岸:世界之小,小到我们无法看清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微观粒子。但是聪明的我们却可以借助高科技的手段,拓展视野,让自己看得更远,看得更细。
神奇无比的太空穿梭
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飞天的梦想就已经随着我们眼里振翅翱翔的鸟类身影而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脑海。如今,火箭、卫星、飞船、航天飞机已经帮我们实现了人类古老而又年轻的飞天梦想。北京时间2011年7月8日晚上11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8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轰隆隆吼叫之中喷射着耀眼的火焰,地动山摇之间顺利发射升空,开始它的谢幕之旅。北京时间2011年7月21日17时56分,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21日上午5时56分,在历时12天的太空飞行之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当飞机的起落架停止转动的那一刻,“阿特兰带斯号”的太空之旅也完美地永远定格。同时,“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退役,也宣告了美国持续长达30年、飞行135次的航天飞机时代正式落幕。然而,全人类的航天事业却正如日中天、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止,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
例1 人们以航天研究活动为背景,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拍摄了不少影视资料。在一部太空探险的电影中,人们看到了发生在25世纪的太空遇险悲剧:248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地球二号”星际客运快车在火星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快要到达织女星座的人类定居点的时候,飞船发生了剧烈的爆炸,位于飞船四周的其他航天器里的人目瞪口呆地耳闻目睹了“地球二号”爆炸的全过程:爆炸前飞船里的人飘出门外,将手圈在嘴边绝望地向最近的“地球三号”星际客运快车外的人大声求救,而“地球三号”星际客运快车外的人刚刚大声地安慰他们几句,“地球二号”就轰然爆炸,一时间火光映红了四周的天空,响声甚至震碎了附近其他客运快车里的玻璃杯!请你分析一下这段视频里的科学性谬误。
解析:谬误有两点,第一点,太空中是真空环境,而声音不能传播,因此“地球二号”的人即使是在舱外,也无法直接用喊声和附近的快车外的人进行交流,爆炸声也不可能传播到附近客运快车里面去震碎玻璃杯;第二点,太空中没有空气,不能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所以太空中即使“地球二号”发生火焰冲天的燃烧,四周的人也只能看到一个巨大的亮点,而不是像地球上那样,因为空气和尘埃的反射所能出现的那种照亮夜空的惊心动魄的亮光。
点拨:太空是真空环境,我们不能按照地球的环境去联想所发牛的声光现象。
火眼金睛的超显微镜
2011年4月,日本研究人员骄傲地宣布:他们利用新开发的超级显微镜,首次观测到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等非常微小的器官。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加道雅孝说,这是一款能够看到细胞内部变化的“梦幻显微镜”,它有望应用于癌症研究等领域。借助超级显微镜的帮助,他们还拍摄了许多精彩的照片,这些照片让我们领略到了平时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妙景象。
无独有偶,2011年6月,美国《连线》杂志公布了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提供的一批精彩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照片以难以置信的特写镜头展现蝎子、黄蜂、鲨鱼、蜜蜂、蜘蛛等动物美丽、神奇之处。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强大的科学视觉仪器,可以帮助人类以难以置信的视角清晰地观察事物,,
例2 显微镜是我们看清组成这个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物质内部世界的工具,科学家们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像,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一些晶体材料的STM图像,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的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请你结合图片分析一下,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点有哪些?
解析: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不同晶体表面原子排列的图像,我们通过观察比较不难发现:晶体原子排列在方向上有规律,在确定的方向上原子排列规律相同,同一种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但是都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所以,(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2)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3)原子的排列具有一定的对称性等。
点拨:图片信息题的解答,需要我们仔细观察,找到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并且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叙述?
神奇无比的太空穿梭
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飞天的梦想就已经随着我们眼里振翅翱翔的鸟类身影而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脑海。如今,火箭、卫星、飞船、航天飞机已经帮我们实现了人类古老而又年轻的飞天梦想。北京时间2011年7月8日晚上11点30分,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8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轰隆隆吼叫之中喷射着耀眼的火焰,地动山摇之间顺利发射升空,开始它的谢幕之旅。北京时间2011年7月21日17时56分,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21日上午5时56分,在历时12天的太空飞行之后,“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成功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当飞机的起落架停止转动的那一刻,“阿特兰带斯号”的太空之旅也完美地永远定格。同时,“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退役,也宣告了美国持续长达30年、飞行135次的航天飞机时代正式落幕。然而,全人类的航天事业却正如日中天、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止,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一定如此。
例1 人们以航天研究活动为背景,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拍摄了不少影视资料。在一部太空探险的电影中,人们看到了发生在25世纪的太空遇险悲剧:248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地球二号”星际客运快车在火星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快要到达织女星座的人类定居点的时候,飞船发生了剧烈的爆炸,位于飞船四周的其他航天器里的人目瞪口呆地耳闻目睹了“地球二号”爆炸的全过程:爆炸前飞船里的人飘出门外,将手圈在嘴边绝望地向最近的“地球三号”星际客运快车外的人大声求救,而“地球三号”星际客运快车外的人刚刚大声地安慰他们几句,“地球二号”就轰然爆炸,一时间火光映红了四周的天空,响声甚至震碎了附近其他客运快车里的玻璃杯!请你分析一下这段视频里的科学性谬误。
解析:谬误有两点,第一点,太空中是真空环境,而声音不能传播,因此“地球二号”的人即使是在舱外,也无法直接用喊声和附近的快车外的人进行交流,爆炸声也不可能传播到附近客运快车里面去震碎玻璃杯;第二点,太空中没有空气,不能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所以太空中即使“地球二号”发生火焰冲天的燃烧,四周的人也只能看到一个巨大的亮点,而不是像地球上那样,因为空气和尘埃的反射所能出现的那种照亮夜空的惊心动魄的亮光。
点拨:太空是真空环境,我们不能按照地球的环境去联想所发牛的声光现象。
火眼金睛的超显微镜
2011年4月,日本研究人员骄傲地宣布:他们利用新开发的超级显微镜,首次观测到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等非常微小的器官。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员加道雅孝说,这是一款能够看到细胞内部变化的“梦幻显微镜”,它有望应用于癌症研究等领域。借助超级显微镜的帮助,他们还拍摄了许多精彩的照片,这些照片让我们领略到了平时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妙景象。
无独有偶,2011年6月,美国《连线》杂志公布了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提供的一批精彩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照片以难以置信的特写镜头展现蝎子、黄蜂、鲨鱼、蜜蜂、蜘蛛等动物美丽、神奇之处。扫描电子显微镜作为一种强大的科学视觉仪器,可以帮助人类以难以置信的视角清晰地观察事物,,
例2 显微镜是我们看清组成这个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物质内部世界的工具,科学家们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可以得到物质表面原子排列的图像,从而可以研究物质的构成规律。下面的照片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一些晶体材料的STM图像,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到这些材料都是由原子的空间排列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请你结合图片分析一下,构成这些材料的原子在物质表面排列的共同点有哪些?
解析: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不同晶体表面原子排列的图像,我们通过观察比较不难发现:晶体原子排列在方向上有规律,在确定的方向上原子排列规律相同,同一种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但是都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所以,(1)在确定方向上原子有规律地排列;(2)在不同方向上原子的排列规律一般不同;(3)原子的排列具有一定的对称性等。
点拨:图片信息题的解答,需要我们仔细观察,找到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并且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