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教育”不可取弊大于利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作忙,家长都“抓紧时间”教育孩子,于是,都选择在吃饭的时候跟孩子进行教育,饭桌教育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反而孩子的食欲越来越少了,吃饭时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弊大于利!
  很多家長都爱在吃饭时给孩子进行说教,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却没发现孩子越吃越慢,越吃越少,到最后一提吃饭就满脸的不情愿!这是怎么回事?都是“饭桌教育”惹的祸!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情景回放 小明今年3岁,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但是妈妈最近发现明明一到吃饭时间就躲躲藏藏,有几次不是说不饿不想吃,就是很快地随便吃几口就说吃饱了。妈妈很担心小明是得了挑食厌食症,因此向老师了解情况。但是据老师反映,明明在幼儿园时表现良好,吃饭也很香,每次都几乎是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的,并不存在家长反映的问题。那究竟明明的情况是怎么一回事呢?
  “饭桌教育” 其实像小明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宝宝表现得不爱吃饭,与身体问题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家长给孩子的一种心理压力让宝宝“吃不消”。很多家长日常工作繁忙,一般都只是在吃晚饭的时候能够有比较多时间的和宝宝沟通,因此家长会抓紧这个时间问宝宝今天表现怎样,或者大说道理。家长认为这种“饭桌教育”,在吃饭的轻松环境中,教育效果能够事半功倍,但其实孩子并不喜欢家长在饭桌上说教。
  吃饭本是温馨愉悦的气氛,但是家长利用这个时间来说教,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父母的责问、训斥会使得孩子精神压力紧张,食欲也就消退,长期如此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使得孩子一到吃饭时精神就特别紧张,很容易产生厌食症,或者产生心理上的疾病,对于亲子关系来说更是得不偿失。
  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场合,选择合适的时机。饭桌并不是说教的好时机,家长应该尽量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这样才能让孩子吃得开心,吃得舒心。
其他文献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大清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方列强与驻华公使纷至沓来,强行掠夺与议约瓜分各不相让;贡使与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思潮,更是上至朝廷、下至仁人志士深
庄子是战国中后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其率性特立的人格魅力、汪洋恣肆的哲思美文,确立了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其饮食思想,从属和折射其哲学思想与人生态度。一、鼓腹而游  政治问题为先秦诸子普遍关心,如何实现太平治世是当时整个学术界讨论的中心话题之一。诚如太史公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所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
营养医师对于“美味与营养”的探索兴致无处不在,可以惊艳于旅途中的奢华酒店、穷街陋巷,也能于居家日常中挤得时间,复制回味。  “淮扬春回锅”  但凡中国人,谁还没吃过回锅肉  数年前,我到重庆开会,第一次惊艳于回锅肉的美味。据说最正宗的回锅肉要选猪后腿二刀肉。回锅肉重油浓色,肉多菜少,令人食欲大开,但不太符合现代营养学要求。  改良:以五花肉为上品。第一步,水煮,焯去血水、浮沫,使肉块灰白,断生即可
食材:寿司饭200 g,蟹肉棒2根,芦笋6根,萝蔓生菜2~4叶,海苔1张,美乃滋1小匙,香松1大匙。  料理步骤:1. 芦笋去蒂,起一锅滚水,放芦笋汆烫30 s到稍微变色捞起,以冷水冰镇约1 min。芦笋汆烫后,冲或泡冷水冰镇可保持爽脆口感。  2. 寿司卷帘平铺,将海苔铺上,手指沾点水、捏起寿司饭,在海苔上铺上薄薄一层。  手捏寿司饭前沾一点水,较不易黏手,更能将寿司饭铺得平整。  3. 将香松
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产科医护人员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开展体位管理,通过密切观察体位与产程、分娩的关系,发现产妇在第二产程采用坐式分娩对提高分娩质量,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母
在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引下,我院不仅为病人创造一个漏馨的治疗环境,还把“人性化”融入护理管理全过程,努力为护理人员创造适宜个人自我才能发挥的良好工作环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