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大棚番茄进入开花挂果期,随着追肥浇水次数的增加,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呈迅速扩展态势,现将大棚番茄主要病害田间表现症状及无公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田间症状
1.1 灰霉病
主要危害番茄花器及幼嫩青果。多数先侵染青果上残留的花瓣和花托以及残存的柱头。进而向果实和果柄上蔓延,引起果皮变成灰白色、软腐。后期在果面、花托和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色霉层,以后果实失水僵化,果面上形成菌核。叶片一般由叶尖开始发病,由边缘向内呈“V”形发展,呈浅褐色水渍状,并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表面长有少量霉层,后期叶片枯死。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棚内相对湿度大于90%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1.2 叶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霉斑,后期病斑扩展布满叶背。颜色转为墨绿色:叶正面往往出现黄色病斑,严重时也生霉斑,最后全叶枯黄卷曲。该病是由黄枝孢菌侵染所致的真菌病害。相对湿度高于90%是促其发病的关键因子。
1.3 早疫病
叶、茎、果均可发病。但以叶片受害为主。叶片上初为水渍状暗褐色病斑,扩大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上有同心轮纹,在潮湿条件下病斑长出黑霉。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死。叶柄、茎和果实发病,初为暗褐色椭圆形病斑。扩大后稍凹陷,具有黑霉和同心轮纹。青果病斑从花萼附近产生,重病果实开裂,病部较硬。该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的一种真菌病害,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2、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如中杂9号番茄抗叶霉病),注意轮作换茬,栽培不过密(行距50-60cm、株距30-35cm),定植时地面覆盖地膜,合理施肥浇水,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基肥每667m2施硫酸钾20-25kg,挂果期结合防病喷洒0.3%磷酸二氢钾3-4次),提高植株抗病性。适时通风散湿。挂果期浇水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阴天或傍晚不宜浇水,避免湿度过大诱发病害。注意控水蹲苗,防植株旺长造成田间郁蔽:适时摘除果面残留枯花瓣与病果;及时打去下部的老叶、病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
2.2 化学防治
要根据发病特点,选择高效低残留对路药种,不盲目用药、人为增加生产成本。
(1)灰霉病:采取激素蘸花带药预防,即番茄50%第1穗花开花后。气温低于20℃时,用毛笔蘸50mg/L防落素液(或15~20mg/L2,4-D) 0.1%速克灵混合液涂花柄:气温20~30℃时,用30mg/L防落索液加O.1%速克灵混合液喷花;气温高于30℃时,则改用10mg/L防落素加O.1%速克灵液喷花。总之随着气温升高,防落素浓度要逐步降低,注意喷花不要喷到生长点,以防产生药害。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或扑海因)1000倍液、20%银果500倍液、65%甲霉灵600倍液、40%施佳乐800倍液,交替喷施花和幼果,每7d(天)1次,连防2~3次;阴雨天改用15%腐霉利烟剂每667m2用250g,于傍晚均匀布点闭棚熏蒸1夜。根据病情,3-5d1次,连熏2-3次。(2)叶霉病:可选用40%杜邦福星5000倍液或47%加瑞农800倍液或10%世高1500倍液,交替喷雾;每7d1次,连防3~5次。(3)早疫病: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交替喷雾;阴雨天气不宜喷雾,则改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m用250g闭棚熏蒸。番茄上市前10d停止施药,避免果实污染。
1、 田间症状
1.1 灰霉病
主要危害番茄花器及幼嫩青果。多数先侵染青果上残留的花瓣和花托以及残存的柱头。进而向果实和果柄上蔓延,引起果皮变成灰白色、软腐。后期在果面、花托和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色霉层,以后果实失水僵化,果面上形成菌核。叶片一般由叶尖开始发病,由边缘向内呈“V”形发展,呈浅褐色水渍状,并有深浅相间的轮纹,表面长有少量霉层,后期叶片枯死。该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棚内相对湿度大于90%是发病的主要因素。
1.2 叶霉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霉斑,后期病斑扩展布满叶背。颜色转为墨绿色:叶正面往往出现黄色病斑,严重时也生霉斑,最后全叶枯黄卷曲。该病是由黄枝孢菌侵染所致的真菌病害。相对湿度高于90%是促其发病的关键因子。
1.3 早疫病
叶、茎、果均可发病。但以叶片受害为主。叶片上初为水渍状暗褐色病斑,扩大后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上有同心轮纹,在潮湿条件下病斑长出黑霉。发病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下部叶片枯死。叶柄、茎和果实发病,初为暗褐色椭圆形病斑。扩大后稍凹陷,具有黑霉和同心轮纹。青果病斑从花萼附近产生,重病果实开裂,病部较硬。该病是由茄链格孢菌侵染所致的一种真菌病害,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2、防治方法
2.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如中杂9号番茄抗叶霉病),注意轮作换茬,栽培不过密(行距50-60cm、株距30-35cm),定植时地面覆盖地膜,合理施肥浇水,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基肥每667m2施硫酸钾20-25kg,挂果期结合防病喷洒0.3%磷酸二氢钾3-4次),提高植株抗病性。适时通风散湿。挂果期浇水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阴天或傍晚不宜浇水,避免湿度过大诱发病害。注意控水蹲苗,防植株旺长造成田间郁蔽:适时摘除果面残留枯花瓣与病果;及时打去下部的老叶、病叶。带出田外集中深埋。
2.2 化学防治
要根据发病特点,选择高效低残留对路药种,不盲目用药、人为增加生产成本。
(1)灰霉病:采取激素蘸花带药预防,即番茄50%第1穗花开花后。气温低于20℃时,用毛笔蘸50mg/L防落素液(或15~20mg/L2,4-D) 0.1%速克灵混合液涂花柄:气温20~30℃时,用30mg/L防落索液加O.1%速克灵混合液喷花;气温高于30℃时,则改用10mg/L防落素加O.1%速克灵液喷花。总之随着气温升高,防落素浓度要逐步降低,注意喷花不要喷到生长点,以防产生药害。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或扑海因)1000倍液、20%银果500倍液、65%甲霉灵600倍液、40%施佳乐800倍液,交替喷施花和幼果,每7d(天)1次,连防2~3次;阴雨天改用15%腐霉利烟剂每667m2用250g,于傍晚均匀布点闭棚熏蒸1夜。根据病情,3-5d1次,连熏2-3次。(2)叶霉病:可选用40%杜邦福星5000倍液或47%加瑞农800倍液或10%世高1500倍液,交替喷雾;每7d1次,连防3~5次。(3)早疫病: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交替喷雾;阴雨天气不宜喷雾,则改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m用250g闭棚熏蒸。番茄上市前10d停止施药,避免果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