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作为父母,离婚后也许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是他们却把痛苦的种子植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两年前,我来到一所小学支教,接任四年级的班主任。这个班本地学生只有11个,而这11人中有3个学生父母离异,是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不完整、亲情的冷漠,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严重的自卑感,心理脆弱、性格怪僻,缺乏同龄孩子的热情与活力,他们是"折翼的天使"。他们特别敏感,容易受到伤害。
开学初,我布置同学写新学期新目标,连续两次一个名叫任益的同学都不交,我想了解原因,找她谈心,可她一字未提,且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同学们提醒我:老师,她一直就这样,以前老师说不用收她的作业,我的心一颤,向后面坐在角落的她望去,她的脸上依旧是一副在被指责被批评时永远不变的洋洋得意的表情。我惊呆了,是什么让一个仅仅四年级的孩子这般漠视别人对她的品评。是什么让她都没了羞耻之心、对错之分呢......?
后来得知,她的爸爸和妈妈在她小时侯离婚,后来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经济条件差,从读书起,就没人管过,成为老师和同学眼里无可救药的坏学生。了解情况后,我认真制定计划,找来班里的班干部要他们一起协助老师,帮助同学。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我们终于有了收获,他不仅爱和同学一起玩,说话的声音也大起来,由原来的自卑到现在的点滴自信,由原来的不交作业到现在主动把心理话写到日记上告诉我......
任益的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和关爱的孩子,他们有理由在学校得到爱,而且必须得到爱。作为一名老师,有什么比挽救了一个心灵更值得欣慰呢?每一个教师都热爱自己的学生,但不是每份爱都有期望的收获,通过何种形式才能使你付出的苦心取得成效,结合自己成功的教育事例,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了解孩子的性格成因
要认真了解单亲家庭的孩子情况,挖掘造成形成性格的原因。虽然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普遍内向,但他们的生活有着独特的经历。一位心理学家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像任益同学,她从小因为缺乏爱,所以自卑,因为受到亲人的漠视,所以破罐子破摔,不在乎别人的指责.更不在乎老师的批评。因此,对她的改变应从给予爱和关心的角度去入手。
二、真诚对待单亲家庭孩子
要真诚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诚的。了解了任益的情况后,我找她谈话,首先向她真诚道歉,为老师不应该在全班同学面前问她为什么不交作业,为老师不应该那么没耐心。我看见她斜视的目光慢慢收回,望着我的是诧异是怀疑的眼神?不管怎样,她的些许变化给我带来了信心。我对他说:老师知道你是个很懂事,很会为别人着想的孩子。你为了不想让爸爸为难,(她的爸爸重新组建了家庭)连买日记的钱都不愿意向爸爸要。你比任何人都懂事,因为你懂事,你特别的想有一个日记本,写出最好的日记,是不是?她微微的点点头。我继续说:因为你的懂事,老师奖励给你一个日记本,希望你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老师好吗?
三、对单亲家庭的孩子付出的爱要持之以恒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但对于一些长期得不到爱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老师一次爱,不会起到任何成效,在他们眼中,也许是老师无意的"厚爱",也许是老师为了某种目的不得以的一句职业话而已。(比如说不完成作业,不积极参加活动,上课不会回答问题等)。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是长期不完整的家庭和残缺的爱导致而成,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在心灵长期受到亲人的爱的遗忘之后,他们已经不敢再去相信谁还会爱自己?因此要想融化这块坚冰,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相信自己的真诚会打动这些在内心深处渴望真爱的同学。任益接受了日记本后,我和班干部商量好,只要她写了日记,哪怕一句话,都要收她的作业并且表扬她。
四、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创设温暖,和睦的班级体
同学最快乐的事是和大家一起生活和学习。在学校,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溶入集体中的,因此,他们特别在意和同学的关系,在乎同学的评价。我和班干部约定,平时多和她聊天,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非常乐意和她在一起。并发动全班同学只要有游戏,就请她一起参加,让她感受到在集体活动中她是重要的一员,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给别人带来的快乐。任何人不能在同学中揭她的伤疤,比如父母为什么不给你签名,叫你家长来学校等等。避免伤害她的自尊。
五、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创设优先的教育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灵脆弱、敏感,在集体中虽然得到同学的尊重,并和同学一起享受到集体的快乐。但老师一句无意的话会使前面的努力都化为泡影。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和各科任老师做好沟通,上课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多给这些孩子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他们的作业以引导为主,让他们自觉完成作业,不要求家长签名等。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像这样的孩子特别要尊重他们,每位老师都能在课堂上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班主任多组织开展"我能行"等活动,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
六、与家长沟通,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子女的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成为受害者之前,已经在心灵上受到了影响,加上父母的离异,更是使他们的生活蒙上了阴影。有些父母互相推卸责任,把孩子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孩子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产生悲观的念头。如果家长与学校不能密切合作,很容易逼迫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班主任要想尽办法,与家长沟通,给予孩子应得的父爱和母爱。让他们不仅身体上健康,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的疏导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把握他们思想上的热点和盲点,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彻底铲除滋生自卑心理的土壤,使每个学生都有健康的心理。
两年前,我来到一所小学支教,接任四年级的班主任。这个班本地学生只有11个,而这11人中有3个学生父母离异,是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不完整、亲情的冷漠,给这些孩子带来了严重的自卑感,心理脆弱、性格怪僻,缺乏同龄孩子的热情与活力,他们是"折翼的天使"。他们特别敏感,容易受到伤害。
开学初,我布置同学写新学期新目标,连续两次一个名叫任益的同学都不交,我想了解原因,找她谈心,可她一字未提,且带着无所谓的态度。同学们提醒我:老师,她一直就这样,以前老师说不用收她的作业,我的心一颤,向后面坐在角落的她望去,她的脸上依旧是一副在被指责被批评时永远不变的洋洋得意的表情。我惊呆了,是什么让一个仅仅四年级的孩子这般漠视别人对她的品评。是什么让她都没了羞耻之心、对错之分呢......?
后来得知,她的爸爸和妈妈在她小时侯离婚,后来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经济条件差,从读书起,就没人管过,成为老师和同学眼里无可救药的坏学生。了解情况后,我认真制定计划,找来班里的班干部要他们一起协助老师,帮助同学。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我们终于有了收获,他不仅爱和同学一起玩,说话的声音也大起来,由原来的自卑到现在的点滴自信,由原来的不交作业到现在主动把心理话写到日记上告诉我......
任益的事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和关爱的孩子,他们有理由在学校得到爱,而且必须得到爱。作为一名老师,有什么比挽救了一个心灵更值得欣慰呢?每一个教师都热爱自己的学生,但不是每份爱都有期望的收获,通过何种形式才能使你付出的苦心取得成效,结合自己成功的教育事例,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了解孩子的性格成因
要认真了解单亲家庭的孩子情况,挖掘造成形成性格的原因。虽然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普遍内向,但他们的生活有着独特的经历。一位心理学家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像任益同学,她从小因为缺乏爱,所以自卑,因为受到亲人的漠视,所以破罐子破摔,不在乎别人的指责.更不在乎老师的批评。因此,对她的改变应从给予爱和关心的角度去入手。
二、真诚对待单亲家庭孩子
要真诚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诚的。了解了任益的情况后,我找她谈话,首先向她真诚道歉,为老师不应该在全班同学面前问她为什么不交作业,为老师不应该那么没耐心。我看见她斜视的目光慢慢收回,望着我的是诧异是怀疑的眼神?不管怎样,她的些许变化给我带来了信心。我对他说:老师知道你是个很懂事,很会为别人着想的孩子。你为了不想让爸爸为难,(她的爸爸重新组建了家庭)连买日记的钱都不愿意向爸爸要。你比任何人都懂事,因为你懂事,你特别的想有一个日记本,写出最好的日记,是不是?她微微的点点头。我继续说:因为你的懂事,老师奖励给你一个日记本,希望你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老师好吗?
三、对单亲家庭的孩子付出的爱要持之以恒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但对于一些长期得不到爱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老师一次爱,不会起到任何成效,在他们眼中,也许是老师无意的"厚爱",也许是老师为了某种目的不得以的一句职业话而已。(比如说不完成作业,不积极参加活动,上课不会回答问题等)。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是长期不完整的家庭和残缺的爱导致而成,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在心灵长期受到亲人的爱的遗忘之后,他们已经不敢再去相信谁还会爱自己?因此要想融化这块坚冰,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相信自己的真诚会打动这些在内心深处渴望真爱的同学。任益接受了日记本后,我和班干部商量好,只要她写了日记,哪怕一句话,都要收她的作业并且表扬她。
四、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创设温暖,和睦的班级体
同学最快乐的事是和大家一起生活和学习。在学校,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溶入集体中的,因此,他们特别在意和同学的关系,在乎同学的评价。我和班干部约定,平时多和她聊天,告诉她,老师和同学都非常乐意和她在一起。并发动全班同学只要有游戏,就请她一起参加,让她感受到在集体活动中她是重要的一员,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给别人带来的快乐。任何人不能在同学中揭她的伤疤,比如父母为什么不给你签名,叫你家长来学校等等。避免伤害她的自尊。
五、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创设优先的教育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灵脆弱、敏感,在集体中虽然得到同学的尊重,并和同学一起享受到集体的快乐。但老师一句无意的话会使前面的努力都化为泡影。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和各科任老师做好沟通,上课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多给这些孩子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对他们的作业以引导为主,让他们自觉完成作业,不要求家长签名等。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像这样的孩子特别要尊重他们,每位老师都能在课堂上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班主任多组织开展"我能行"等活动,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
六、与家长沟通,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子女的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成为受害者之前,已经在心灵上受到了影响,加上父母的离异,更是使他们的生活蒙上了阴影。有些父母互相推卸责任,把孩子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孩子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产生悲观的念头。如果家长与学校不能密切合作,很容易逼迫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因此班主任要想尽办法,与家长沟通,给予孩子应得的父爱和母爱。让他们不仅身体上健康,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的疏导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运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把握他们思想上的热点和盲点,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彻底铲除滋生自卑心理的土壤,使每个学生都有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