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语言环境与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双语习得的关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环境对于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双语习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语言习得与语言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环境对于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从而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更好的掌握与运用语言,推动幼儿的双语习得能力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语言环境;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双语习得
  语言环境属于社会语言与文字沟通的基本平台,通常情况下,语言环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正式语言环境,另一种是非正式语言环境,其中,正式语言环境也可称之为课堂语言环境,主要所指的是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两者构建的语言课堂教学,该环境下影响着人们正常的语言沟通所形成的潜意识的培养。然而,非正式的语言环境强调让人们处于自然语言环境中,该环境下有利于受教育者在集中注意力在交际实际内容中,不单单是把握语言的外在形式。少数民族的学前儿童相对来说拥有以听故事、做游戏、朋友沟通等为主的语言学习的环境。
  一、少数民族儿童学前的主要语言环境
  (一)外界的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少数民族幼儿园配备不断完善,学前儿童有机会接触到现代化设备,如电视机、计算机、广播、多媒体等。基于多元化的语言环境下,对于学前儿童的语言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应当为学前儿童提供更多的语言活动材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转变以往的消极被动的学习的模式。此外,教师应当重视定期地更换语言材料,根据语言教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专题,便于学前儿童巩固语言交流成果,使学前儿童在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地能与同伴进行交流沟通与分享,促使自身的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让学生在自我实践的活动过程中破解各种疑难问题,为学前儿童的双语习得教育质量提供环境保障。
  (二)正式的语言环境
  在学前儿童的双语习得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创造良好的课堂語境,以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双语习得的质量与效果。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教授幼儿的语言能力的过程中,环境创设占据较大的比重,如果教师能适当地使用汉语的口令,通过汉语口令的使用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对于汉语的感知力,就能促使幼儿在短时间范围能够明白教师的意图。
  (三)非正式语言环境
  众所周知,课堂环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学前儿童在日常的生活、游戏以及交流活动的过程中,将会形成非正式的语言环境。然而,由于幼儿处于生理与心理都有待于成熟的阶段。与此同时,与正式语言环境相比,非正式的语言环境对于学前儿童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少,因此这就需要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应用非正式语言,尽可能的灌输正式语言的重要性,这样将有效促使幼儿在学习正式语言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认真。由此,充分的发挥了非正式语言的作用,其带来的影响也必将远远超出了正式语言环境。
  二、营造语言环境,推动学前儿童的双语习得
  (一)充分的利用平时的语言环境
  平时生活的沟通在语言运用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有利于激发学前儿童对于双语习得的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叙述日常发生的时间,用简短的言语概述生活中的具体场景、情节以及人物等,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平时生活中,对于激发学前儿童来说,生活环境属于直接的“语言课堂”。除此之外,教师与幼儿的接触比较的频繁,教师的个人的语言水平、行为举止以及谈吐礼仪等方面都会对学前儿童的语言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善于运用日常的用品,以卡片、图片等多种形式,直观的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口头语言,激发学生的对于文字的兴趣,为幼儿今后的记录以及书写提供更多的指导。
  (二)充分的利用家庭語言环境
  学前儿童还处于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生理与心理各方面还有待于完善,家庭语言环境对其将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幼儿父母的年龄大小、职业类型以及汉语能力等都会对幼儿的语言习得造成重大的影响,特别是节假期间更会受到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甚至会使得学前儿童将会出现倒退的现象。与此同时,父母的支持将会为幼儿的双语习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社会课堂双语环境的重要延伸,家庭双语环境对于培养幼儿的语言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幼儿的双语习得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三)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语言的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于实践活动,同时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与充实。因此,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需要灵活的应用所习得双语,有利于完善平时的生活,相应的产生语言以及行动。可以说语言本身属于行为的对话,应当重视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在幼儿进行动画片的观摩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回答形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双语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实际交际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的儿童双语教学工作在长期的努力中,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学前儿童的双语习得还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作为一名语言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的思考通过语言环境的应用,提高幼儿双语教学的质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海翔.浅析语言环境与少数民族学前儿童双语习得之关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1):218+220.
  [2]罗聿言,李鑫.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语言环境的构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75-78.
  [3]孙明霞.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材使用的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94-97.
其他文献
针对抽油机负载是周期性交变负载,并且有动、静负载差异特性。拖动电机的起动力矩是抽油机实际负载的3-4倍,甚至更大,而运行负载功率都远小于电机的额定功率,造成无功抽取时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一种文化遗产,有其自己的语言特点,客家人坚持用自己的语言交流及运用达数千年之久,又不断地吸取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逐渐形成自己的独有的民歌特色,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是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影响进度的因素进行了介绍,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因素;进度管理  进度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目标之一。进度是指完成工程项目各个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进度的失控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质量与成本的问
从古到今,语文课就是知识教育与品德、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教学阵地,这是语文这一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体现,其深远的影响会延伸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学科
6月1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会议在青岛市黄岛区老年大学召开.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俞恭庆,副会长、副主任史学忠,副主任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愈来愈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案例,探究了新课标背景下开展记叙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我国教育在教学目标、形式、内容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变革,并取得了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中,新的视点和研究成果被各种期刊相继报道。图书馆就这样慢慢地被这些书籍填充,虽然科技使得电子期刊变得火爆了起来,但是纸刊凭借其特有的魅力依旧影响着很多人,县级图书馆的受众群体是乡镇居民,所以,对县级图书馆加强管理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 管理创新 管理办法  科技的发展使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城市,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
我们国家自隋朝开科举之初就有算学考试,考中了可以做负责丈量土地,计算排水工程量等事物的从九品官员(相当于副科级),这种考试到明朝被取消了.那个时代自然科学的地位不高.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在思想、情感、精神上的结晶.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大类.其中信天游又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这些曲调从方方面面反映了社会生活,演绎出了陕
期刊
摘 要:听力从生理学角度看,指启动人体听力器官提取外界语音信息的能动性。情感因素能够阻碍或者加速语言能力的培养只有的制约外,还受倾听者专注程度的影响。英语听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目的在于提高其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英语素质的全面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听说读写”内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