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记忆会说谎吗?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一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竟然也会说谎。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记忆是大脑从各种讲述、家庭照片和电视录像画面中拼凑出的。但是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现在一起发现,在这个拼凑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会产生另一个“我”,这个“我”好像强迫自己迷惑,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实,让记忆说谎。
  
  实验造出“兔子罗杰”
  
  这是一个试验中的场景:参加试验的学生脑中出现了一个灰色皮毛、大门牙的动物形象。在别人的询问之下,这名学生突然回忆起,他小时候遇到过这个动物——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兔子罗杰”。他还说,兔子罗杰还和他握了手,给了他一根胡萝卜。可是试验人员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记忆。
  这是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做的一个试验。她通过一个小窍门让参加试验的人产生错误的记忆:向每一个接受试验的人展示一个虚构的迪斯尼广告,在广告中,小时候的试验者正和兔子罗杰在一起。167名试验者中的16%在自己的记忆中发现了这样的错误记忆,在下一步的试验中,这个数字上升到了35%。
  研究者们还做了另一个更加成功的试验。罗夫特斯把试验者小时候和爸爸在一起的照片同一张热气球的照片合成到一起。每两个试验者中就有一个人回忆起自己搭乘热气球的“空中之旅”。事实上这从来没有发生过。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罗夫特斯说,“每天我们的大脑中都会有新的记忆产生。”
  
  我们的记忆在不断变化
  
  人类的大脑常常被比作为一个电脑硬盘,记录生活中的数据。这种比喻越来越不恰当。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高度活跃的器官,它过滤记忆、校订,有时候甚至自己虚构,而且很容易被操纵——这是罗夫特斯最近通过试验得出的结果。而我们的记忆就像一栋房子,不断有装修工人在里面拆东墙补西墙,换地毯或者挂起新的图画。所以当我们回忆度假的夜晚,只会越来越美妙;以前作出过的有疑问的决定也会在回顾中变得越来越有意义;而我们却只能有限地信任法庭上的证人。
  
  每一次回忆都不一样
  
  记忆构造了我们自己,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期望的产品。
  没有一个人能记得自己刚刚出生时的情况。一直要到出生后的第二、第三年,我们才会有自己的记忆。直到这个时候“我”和“我”的记忆才慢慢开始发展。这时候的记忆还不是非常可靠,所以我们成年时也许会怀疑,自己早先时候的记忆是不是从别人身上得到的。
  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因素随着年龄和情况的不同起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有一些阶段对记忆的形成特别重要,如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内,青少年人学会讲述自己的回忆,这样能够被自己的圈子接受。通过经过修改的经历,他们订正自己个性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了也是深信不疑。
  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距离发生的时间越远,我们的记忆和事实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每一次回忆得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德国的神经学家汉斯·马科维奇说。记忆在不同的环境中被唤醒之后,逐渐会被修改,就像现在的人们喜欢在电脑里不断修改外出旅游时拍摄的数码照片一样。
其他文献
批改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之一,是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有效途径.所以,凡是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老师都非常重视并会批改好每次作业.  表面上看,批改作业是一种简单的劳动.实际上,要使批改作业取得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注意科学性、艺术性.如何才能使批改作业取得好的效果呢?  1倾注热情,忌敷衍了事  “改作业不仅是用笔改,更重要的是用心改,用情改”.批
在“磁場”一章的教学中,一般都会遇到下面这样的习题.
  
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在广场,在车站,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那一次,我在北京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你,我挡着你了。”我深为感动,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
我是一个沉稳内敛的女孩,对待学习和班级工作总是一丝不苟,也正因此,有些同学觉得我很难亲近。其实我也是一个挺幽默的人,虽然有时候讲的笑话冷冷的。体育、绘画、音乐,我虽不是精通,但也都有所涉猎。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阅读,尤其是阅读人物传记。每读一个名人故事,其实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阅读,都能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他。我享受阅读的过程,正如我喜欢写作一样,不需刻意地去装饰,只是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  
〔摘要〕 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演进一般进程的概括,但在马克思的文献中,五种社会形态不是“依次演进”,而是“相继更替”。马克思“五形态论”所揭示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具体图式,既不是单线论,也不是多线论,而是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类”规律与各个民族或国家具体道路的辩证统一。对此,必须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给予准确把握。  〔关键
教育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物理学课程之前,头脑里并非是一片空白,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生物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所形成的概念一般称之为前科学概念(或前概念),在物理学习中,这种前概念作为一种“资源”,既可以成为错误概念产生的“温床”,也可以成为科学概念形成的“胚胎”,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教育的
摘要:2018年暑假的江苏省物理教师“引智培训”项目.美国教师在课堂中呈现的精妙体验环节令众多教师印象深刻.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基石,结合培训内容,笔者探讨了如何在物理概念教学中,通过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活动体验”“实验体验”和“美感体验”等体验式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理解概念,实现对概念从“形象感知”到“理性认知”的升华.  关键词:体验;概念;物理;引智培训  作者简介:蔡丽
摘要:“真实物理”教学就是求真、求实的过程,强调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有效教学策略实现核心素养从理念走向行动.  关键词:真实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课堂特征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1-0034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李春来(1972-),男,黑龙江鸡西人,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大概念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邢国才(1967-)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就是比较,通过比较事物相异或相同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物理知识虽然较为抽象,但许多知识点和规律都具有可比性,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辨析物理概念、现象的异同点,了解其本质属性.教师应把握比较教学法的特点和应用原则.从而使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完成知识迁移,具备更高的思维能力.  1 比较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