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竟然也会说谎。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记忆是大脑从各种讲述、家庭照片和电视录像画面中拼凑出的。但是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现在一起发现,在这个拼凑的过程中,我们的头脑会产生另一个“我”,这个“我”好像强迫自己迷惑,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实,让记忆说谎。
实验造出“兔子罗杰”
这是一个试验中的场景:参加试验的学生脑中出现了一个灰色皮毛、大门牙的动物形象。在别人的询问之下,这名学生突然回忆起,他小时候遇到过这个动物——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兔子罗杰”。他还说,兔子罗杰还和他握了手,给了他一根胡萝卜。可是试验人员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记忆。
这是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做的一个试验。她通过一个小窍门让参加试验的人产生错误的记忆:向每一个接受试验的人展示一个虚构的迪斯尼广告,在广告中,小时候的试验者正和兔子罗杰在一起。167名试验者中的16%在自己的记忆中发现了这样的错误记忆,在下一步的试验中,这个数字上升到了35%。
研究者们还做了另一个更加成功的试验。罗夫特斯把试验者小时候和爸爸在一起的照片同一张热气球的照片合成到一起。每两个试验者中就有一个人回忆起自己搭乘热气球的“空中之旅”。事实上这从来没有发生过。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罗夫特斯说,“每天我们的大脑中都会有新的记忆产生。”
我们的记忆在不断变化
人类的大脑常常被比作为一个电脑硬盘,记录生活中的数据。这种比喻越来越不恰当。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高度活跃的器官,它过滤记忆、校订,有时候甚至自己虚构,而且很容易被操纵——这是罗夫特斯最近通过试验得出的结果。而我们的记忆就像一栋房子,不断有装修工人在里面拆东墙补西墙,换地毯或者挂起新的图画。所以当我们回忆度假的夜晚,只会越来越美妙;以前作出过的有疑问的决定也会在回顾中变得越来越有意义;而我们却只能有限地信任法庭上的证人。
每一次回忆都不一样
记忆构造了我们自己,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期望的产品。
没有一个人能记得自己刚刚出生时的情况。一直要到出生后的第二、第三年,我们才会有自己的记忆。直到这个时候“我”和“我”的记忆才慢慢开始发展。这时候的记忆还不是非常可靠,所以我们成年时也许会怀疑,自己早先时候的记忆是不是从别人身上得到的。
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因素随着年龄和情况的不同起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有一些阶段对记忆的形成特别重要,如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内,青少年人学会讲述自己的回忆,这样能够被自己的圈子接受。通过经过修改的经历,他们订正自己个性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了也是深信不疑。
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距离发生的时间越远,我们的记忆和事实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每一次回忆得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德国的神经学家汉斯·马科维奇说。记忆在不同的环境中被唤醒之后,逐渐会被修改,就像现在的人们喜欢在电脑里不断修改外出旅游时拍摄的数码照片一样。
实验造出“兔子罗杰”
这是一个试验中的场景:参加试验的学生脑中出现了一个灰色皮毛、大门牙的动物形象。在别人的询问之下,这名学生突然回忆起,他小时候遇到过这个动物——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兔子罗杰”。他还说,兔子罗杰还和他握了手,给了他一根胡萝卜。可是试验人员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记忆。
这是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伊丽莎白·罗夫特斯做的一个试验。她通过一个小窍门让参加试验的人产生错误的记忆:向每一个接受试验的人展示一个虚构的迪斯尼广告,在广告中,小时候的试验者正和兔子罗杰在一起。167名试验者中的16%在自己的记忆中发现了这样的错误记忆,在下一步的试验中,这个数字上升到了35%。
研究者们还做了另一个更加成功的试验。罗夫特斯把试验者小时候和爸爸在一起的照片同一张热气球的照片合成到一起。每两个试验者中就有一个人回忆起自己搭乘热气球的“空中之旅”。事实上这从来没有发生过。
“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罗夫特斯说,“每天我们的大脑中都会有新的记忆产生。”
我们的记忆在不断变化
人类的大脑常常被比作为一个电脑硬盘,记录生活中的数据。这种比喻越来越不恰当。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高度活跃的器官,它过滤记忆、校订,有时候甚至自己虚构,而且很容易被操纵——这是罗夫特斯最近通过试验得出的结果。而我们的记忆就像一栋房子,不断有装修工人在里面拆东墙补西墙,换地毯或者挂起新的图画。所以当我们回忆度假的夜晚,只会越来越美妙;以前作出过的有疑问的决定也会在回顾中变得越来越有意义;而我们却只能有限地信任法庭上的证人。
每一次回忆都不一样
记忆构造了我们自己,同时也是家庭和社会期望的产品。
没有一个人能记得自己刚刚出生时的情况。一直要到出生后的第二、第三年,我们才会有自己的记忆。直到这个时候“我”和“我”的记忆才慢慢开始发展。这时候的记忆还不是非常可靠,所以我们成年时也许会怀疑,自己早先时候的记忆是不是从别人身上得到的。
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因素随着年龄和情况的不同起到的影响也不一样。有一些阶段对记忆的形成特别重要,如青春期。在这个阶段内,青少年人学会讲述自己的回忆,这样能够被自己的圈子接受。通过经过修改的经历,他们订正自己个性的形象。这样的形象,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了也是深信不疑。
专家经过研究发现,距离发生的时间越远,我们的记忆和事实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每一次回忆得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德国的神经学家汉斯·马科维奇说。记忆在不同的环境中被唤醒之后,逐渐会被修改,就像现在的人们喜欢在电脑里不断修改外出旅游时拍摄的数码照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