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应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绿豆的产量效应,建立了施氮量和密度与夏直播绿豆产量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密度效应大于施氮量效应,二者呈负向交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绿豆的产量效应,建立了施氮量和密度与夏直播绿豆产量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密度效应大于施氮量效应,二者呈负向交互作用,密度增加,施氮量可适当减少。施氮量与密度的最优组合为:每公顷施氮53.73 kg,密度14.17万株,绿豆最高产量可达到1 664.45 kg/hm~2。产量≥1 600 kg/hm~2的措施组合为:每公顷施氮47.96~59.54 kg,种植密度(13.45~14.88)万株。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性促进了新型教学模式的产生。本文通过对网络教学背景下高校解剖学翻转课堂教学进行分析研究,侧重对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声乐教学一直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导致声乐课堂教学效率低、人才培养周期长,严重阻碍了大批声乐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
摘 要:生鲜产品具有易腐易逝的特性,这对现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尤其是末端配送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文章提出一种通过配置顾客取货点解决生鲜产品末端配送难题的方法。首先基于需求数据采用聚类方法将配送时空有限化,然后通过TOPSIS评价在有限空间内选出最优的顾客取货点。这种方法融合了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的优势,可行性强,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生鲜产品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
本研究运用体积分形维数模型计算了湖北郧县黄坪村(HPC)剖面土壤体积分形维数,剖面分形维值介于2.52~2.78,古土壤S_0的分形维数值最大,马兰黄土L_1最小,剖面整体分形维数值的大小关系为D_(S0)>D_(Lt)>D_(L0)>D_(L1)。研究发现,分形维数值与粘粒含量呈正相关,与粗粉砂含量呈负相关,与磁化率和CIA值成正比,说明分形维数也可以指示成壤环境的演变,即分形维数值的高值,指示
研究了蚕虫草的烘干和微波干燥条件及其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烘干干燥,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干燥速率增加,且在各试验温度下均达到极显著差异,75%以上的水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