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淋巴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亚群的免疫改变

来源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调节性B淋巴细胞(regulatory B cell,Bregs)、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cell, Ts)的比例变化。

方法

入组18~60岁桥本甲状腺炎患者6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组38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CD27B细胞、CD19CD24hiCD38hiB细胞、CD19白细胞介素-10B细胞及CD8CD28-T细胞比例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T组CD19CD24CD27B细胞亚群显著升高(P<0.05)。随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升高,CD19CD24hiCD38hiB细胞显著降低(P<0.05);随着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升高CD8CD28-T细胞显著降低(P<0.0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与CD19CD24hiCD38hiB细胞则呈显著正相关;甲状腺素(TT4)与CD8CD28-T细胞呈显著负相关,与CD19CD24CD27B细胞则呈显著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Ab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是CD8CD28-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比例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促甲状腺素(TSH)是CD19CD24hiCD38hiB细胞比例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FT4是CD19CD24CD27B细胞比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HT患者外周血Ts显著降低,不同表型的Bregs比例变化则不同,甲状腺自身抗体和甲状腺功能均与HT的免疫改变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浆和乳汁中游离三碘甲酰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女性甲亢(Graves病)患者,女性正常人(NC)和女性桥本甲状腺功能减退(HT或甲减)患者共102例,每例患者和正常人均留取血浆和乳汁,测定FT3、FT4、TSH含量,并选取了甲亢和甲减患者之婴儿各11例,分别进行了哺乳和停止哺乳2个月后血液甲状腺功能FT3、FT
目的了解江苏泰兴地区已自然绝经的女性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为制定有效措施预防和干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及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整群抽取泰兴地区45~64岁已自然绝经的女性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人体体质测量和生化检测,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江苏泰兴地区的自然绝经女性代谢综合征粗患病率为35.25%,标化患病率为31.47%;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
期刊
6例畸形性骨炎患者(男5,女1),平均年龄为(57.7±11.8)岁,平均病程为(7.5±6.5)年。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受累骨骼疼痛,病变主要累及骨盆和股骨。X线摄片均显示畸形性骨炎特征性的改变。骨扫描检查显示受累骨骼的核素异常浓聚。6例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中位数为235 U/L。5例患者予唑来膦酸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后3个月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功能改善,血清ALP水平下降
目的探讨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FoxO1)过表达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s)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空慢病毒载体(LV-pSC-GFP)、大鼠组成性激活突变型FoxO1慢病毒载体(LV-CA-FoxO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空病毒转染组(NC组),糖尿病
177人行腹部CT扫描的体检者(男性87人,女性90人)进行腹高、腰围、体重指数和腰围身高比值的测量。比较腹高等体表测量指标与内脏脂肪的相关性。分性别应用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以腰椎4~5层面冠状位的内脏脂肪面积≥80 cm2为切点,约登指数确定各指标在腹型肥胖的切点值。男性腹型肥胖的比例为80.5%,女性为65.6%;校正了年龄因素,与其他的体表测量指标相比,腹高与内脏脂肪有高度相关性,
期刊
目的与肾癌并存的肾上腺占位的相关研究很少,本文总结二者并存的临床特点,拓展肾上腺占位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2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诊治的肾上腺占位患者1 100例,其中既往或同期合并肾癌患者42例,分析二者并存时的临床特点。结果42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29~83岁,平均60.5岁。透明细胞癌29例(69.0%),囊性肾癌5例(11.9%),透明细胞与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