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中部干旱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干旱少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研究该地区大气与地表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分析了亚洲中部干旱区荒漠与草地生态系统能量、水汽和CO2通量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探究了水汽和CO2通量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通过分析亚洲中部干旱区3个站点的涡度相关资料发现:亚洲中部干旱区荒漠和草地生态系统在生长季(4-10月)能量、水汽通量、净CO2通量和总初级生产力的日变化呈“单峰型”,而荒漠生态系统呼吸日变化相对稳定;草地生态系统白天的潜热通量占净辐射通量的比例明显高于荒漠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在5-8月呈现较强的碳汇,而荒漠生态系统表现为弱碳汇.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和荒漠生态系统水汽通量和总初级生产力对降水、净辐射通量或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均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