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脸移植”:雾里看花分外娇艳

来源 :医学美学美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gu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接受整形美容术的女性不计其数,如今,美国著名整形外科专家约翰·贝克教授领导的一个医疗小组正准备实施一次足以震动整个世界的"变脸"手术:将死者的面部皮肤整体移植到活人脸上。此次手术如果成功的话,将有可能成为本世纪医学外科史上最具轰动效应的大事。
  “全脸移植”以前只是在科幻小说和电影里让我们惊鸿一瞥,现在它却真的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美国著名整形外科专家约翰·贝克教授承诺,他能够让一张“破碎”或是丑陋的脸藉由另一个“人"的完美的脸而重获新生。
  一些专家也预测,一旦脸部移植技术成熟,那么喜欢用金钱“购买”年轻、美貌的人,比如美国流行歌王迈克·杰克逊等,将会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技术难题被攻克 ,“变脸”不再是梦想
  
  美国肯塔基路易维尔大学著名整形外科专家约翰·贝克博士于2003年在出席英国皇家外科医生学会时宣布:迄今为止,在做"变脸"(全脸移植)手术中所遇到的所有技术难题已被攻克。换句话说,对于贝克教授来说,"变脸"已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至少理论上是如此。而在此之前,他已成功地进行了人体前臂移植手术。
  "变脸"手术是一项包括肌肉、神经组织在内的复杂移植技术。众所周知,人类每一个细小的表情都需要牵扯到为数众多的面部肌肉,即便一个简单的亲吻动作都需要动用34块面部肌肉,因此"变脸"手术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不过在接受采访时,贝克教授满怀信心地表示:"其实,早在8年前我们就已开始研究‘变脸'技术,只不过当时医学界普遍担心人体面部组织,主要是皮肤经移植后受体会不会出现排异反应。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已经通过医学实验证明,这道技术障碍完全可以克服。现在,只要选择合适的专家小组以及合适的患者,'变脸'就不再是梦想了。"
  
  魔幻“变脸”术,想法源自“变手”
  
  1984年,新西兰人克林特·哈勒姆在一起意外事故中被锯床切断了右前臂。当时医生立刻给他做了断臂再植术,但没有取得成功。克林特并没有就此灰心,他几经辗转前往法国里昂的一家医院请求接受前臂移植手术。
  1998年9月,一支由骨骼、肌肉、血管、神经、肌腱和皮肤修复方面专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开始了世界上首例异体手臂移植术。当这只前臂按照应有的长度被切割好后,医生们开始疏通那些将与残臂连接的部位。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术后那只右手的手指脉络清晰,温暖而又红润。由于注射了当时由美国和日本生产的新药并结合抗淋巴血清,15天后突发性排异危险也随之排除。
  此后,世界各地先后又有19例类似手术获得成功,贝克教授参与了其中的两次。他说:"全手移植的术后效果令人满意,我所经手的那两名患者手部功能恢复了75%,这个比率即便对那些断臂再植(自体)的患者而言也是非常理想的。"
  
  繁简任选,“变脸”有两种选择
  
  根据“变脸”男女面部的损伤程度,全脸移植术可有两种技术选择:
  一种是“皮肤包膜”技术,相当于把面部脂肪、皮肤还有血管都移植到患者面部的骨骼结构上。这样的手术结果是,患者换脸之后的面容并没有太大改变。
  另一种更复杂点的技术就有些像好莱坞大片《变脸》里尼古拉斯·凯奇所“享受”的那种技术了——不光是要移植面部脂肪、皮肤以及血管,还要把患者面部本来的骨骼结构也一古脑儿地全换成捐献者的!这样,患者的脸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面目全非”——变得和捐献者的脸一模一样。
  
  “鸡尾酒”解决排异,换脸容易换“心”难
  
  对于任何异体移植手术而言,如何解决受体对于供体的排异问题是科研人员必须攻克的一道难题。
  国际顶尖整形外科医生、伦敦皇家自由医院的彼得·巴特勒教授认为:“全脸移植手术之所以可行,是因为目前使用的新药物完全可以防止术后可能出现的免疫系统对新脸的排斥作用。”医生给接受"变脸"手术的患者注射了一种标准"鸡尾酒式"配方的抗排异药物。
  以前服用的抗排异药物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各类并发症,如高血压、颤抖、发胖、癌症以及糖尿病等。克林特在接受全臂移植手术之后,常年感冒不断,"一直受到排异现象的折磨,痛苦不堪",如果继续下去将会有生命危险,以致在2001年2月2日晚,主刀医生纳迪·哈基姆不得不给他把移植的右手锯掉。
  除了生理上的排异反应外,促使医生再锯"新手"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原因。克林特的左手强劲有力,手指粗大,而新移植的右手则肤色较浅,无名指出奇地长。结束长达9年的独臂人生之后,克林特一直无法接纳并且驯服这只"外来的"右手。
  而克林特在接受了贝克教授的手术后,与"外来新手"已和平共处了3年。因此贝克教授认为,心理适应对于患者而言至关重要。
  


  移植技术有先例,整体“变脸”谁受益
  
  “变脸”手术其实在过去不乏先例,但其规模均不如美国科学家所计划进行的全脸移植。
  1994年,印度一名9岁女孩不慎被机器扯下脸皮及头皮,他的父母亲把脸皮装在塑料袋中飞奔前往医院求助,医生们设法连接上动脉,并且重新接上了面孔。
  在美国和澳洲也有很多听来不可思议的移植手术例子,包括手的移植,以及大腿、膝盖骨等的移植,但是像全脸移植手术则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医生在手术时,不仅需要拯救已经死亡的捐赠者的脸孔,而且还要拯救捐赠者的鼻、嘴及唇、眉毛、眼帘和皮下脂肪,另外还需抢救某些部位的肌肉、保证鼻子的结构和神经。接着,医生还必须把上述所有部位重新连接到受赠者的脸上,而受赠者终生都需服用抗排斥药物来维持这张新脸孔。
  支持变脸手术的医生认为,一名毁容患者如果通过传统整形技术基本恢复容貌至少需要100次大大小小的手术,至于手术方法无非是"拆东墙补西墙",即将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组织器官修补到面部,比如从其腹部取下腹外斜肌、从其背部取下一块皮肤等等。这种自体移植的最大好处是不会产生排异,可是手术效果却不理想,术后面容依然残缺不全。而按照贝克教授的说法,接受全脸移植之后的患者将拥有正常人的丰富表情,根据以往全手移植的经验来推测,"变脸"之后患者可恢复近80%的面部功能。
  26年前,克里斯汀女士患了罕见的脸部皮肤癌,半边脸全给毁掉了,为此她在毁容后不久成立了一个名为"给我换一张新脸"的慈善团体。"如果我们能捐献身体上的其他器官,那脸为什么就不行呢?"
  彼得·巴特勒教授说:"申请做手术的人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核,只有那些因严重烧伤、肿瘤而导致面部畸形并曾经接受过手术无法恢复原状的人,才有资格接受'换脸'手术。"他接着说:"通过手术让人改头换面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那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人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
  
  “变脸”炫,问题“烂”,谁敢碰这块腻人的奶酪?
  
  彼得·巴特勒教授在接受BBC采访的时候指出:“现在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该不该’的问题。从技术方面看,'全脸移植'手术并不算复杂,但是很显然,一旦首例‘全脸移植’手术真的成功了,必将面临道德、伦理方面的质疑。”
  问题一:到哪里去找捐脸人?
  和所有移植手术一样,如何找到供体(捐献者)是"变脸"手术最大的困难。
  彼得·巴特勒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微型调查,在被访的120个人中居然没有一个愿意在死后捐献自己的脸,这一结果让他大失所望:"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捐献工作步履维艰,这一点应该在手术合法化后进行全民讨论。"
  问题二:“尼古拉斯·凯奇”们能适应新面孔吗?
  埃琳·布拉德布里是英国一位心理学家,专长是身体残疾对心理的影响。她认为,脸部移植不会像一般整形术那样流行,它只会是某些人的无奈选择,因为做这种手术无异于改变自己的身份。这位心理学家曾经对手部移植进行过深入研究,发现那些愿意接受手部移植者大多是愿意冒险的人,这些人同时又最不愿意服用抗排斥药物,克林特就是一个范例,他们始终无法很好地处理移植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
  另外,与手臂移植相比,全脸移植对患者心理所带来的冲击要远远超出前者。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脸是"门面",是一个人的身份标志,而其身边的人正是依靠这个标志对其进行身份辨认。"变脸"后的“尼古拉斯·凯奇”们由于面部特征的改变,不由自主地承袭了另一个人(捐献者)的社会角色,可是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原来的那个自我。这种"表里不一"的情况必然给患者带来内心的巨大痛苦,让他们觉得没"脸"见人。
  克林特再做截肢手术并不困难,但要把移植好的脸再去掉,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问题三:新脸和旧脸会匹配吗?
  "换脸"最关键、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是移植后的神经组织能否成活及能否具备自如的面部功能,如果达不到这一目的,移植就是失败的。因此,使血管形成和神经再生是来自技术层面的主要挑战,而克服皮肤排异反应也很重要,移植手术包括皮肤、肌肉,有时还必须包括骨骼,虽然现在这一点比较容易做到,但因为人体免疫系统互斥状况可能提高,不但排斥现象很容易发生,另外还有衍生癌症的危险。
  问题四:年龄、性别能错位吗?
  "换脸"手术的供体不同于肝、肾等器官来源,一是供体的年龄要与受体的年龄相仿,绝不可能把一张60岁人的脸移植给10岁的孩子;二是供体的性别也要相符,不能把一张女性的脸移植给男性;三是捐脸者不可能是活人,因此供源非常有限。
  问题五:手术复杂,费用不斐。
  “变脸”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手术,它需要将供体脸部皮肤、皮下脂肪、肌肉、纹理和骨头完好无损地移除下来,而且还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保证移植手术在死者死亡4小时之内结束;此后,医生还必须在接下来的10小时内将这张脸移植给患者。
  照理说,换脸术是器官移植技术和整形美容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一项简单的重睑术的费用便不小,而如此复杂的手术又会如何呢?据彼得·巴特勒教授预计,全脸移植术失败率在3%~4%,每例手术的费用将达到约5万英镑(近60万元人民币)。
其他文献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另外一个自己呢?  我想是有的。人的一生中性格不可能从一而终,它会在你的各个成长阶段逐步得到修正与完善,然后有一些性格特征凸显出来,另一些性格特征则被深深地隐藏起来。也就是说,人的性格本质上都是多元的,就像一分硬币的两面,你看到的始终是事物的一面。  你想不想看看自己的另一面呢?  青春是人生中最值得期待的一个大舞台,也是性格特征最张扬的一个时期,你可以乖巧,可以娴静,就是搞搞怪、
期刊
在刻录光盘时我们总要计算一下如何才能充分利用盘片,但手工計算是件麻烦事,最近我发现了一款适合懒人的软件,它可以完成以前麻烦的计算并能帮你把那些文件移动到某个指定目录。的确让我的备份工作省心不少。它就是今天的主角FillCD。
期刊
有时,MSN Messenger(以下简称MSN)会出现突然上不去的问题,这时我们通常会先检查网络。不过很多时候即使网络没有问题,也无法登录MSN,这多是由于MSN服务器出现故障或正在检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斷呢?如果再出现这个现象,大家可以登录到http://messenger.msn.com/statusaspx检查当前服务器的状态。当显示为“所有系统均在稳定运行”时,则表示你的网络或MSN设
期刊
但凡盛典总能见到明星,他们浓妆淡彩、礼服奢华、争相斗艳……这一次——第六届CCTV-MTV音乐盛典却不同于以往,众多明星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非锦衣的秀。    第一乐章:简单主义  别以为男嘉宾参加盛典就一定西装革履,看了下面的图片,你会知道“盛典”在这些明星眼里,也就那么回事,最起码在服装的表现上是这样的。  朴树(内地年度最受欢迎男歌手)  很朴素的装扮——白T恤外套、袖口挽到一半的白衬衫、黑色背
期刊
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环球旅游公司决定为所有的员工提供英语培训,以准备拓展国际旅游市场。作为公司经理,八戒自然要身先士卒,除了正规的培訓课程,他另外还为自己制订了一项特别计划:坚持每天背十个英语生词。
期刊
为减小服务器负担而努力  票数:50  目前千千静听的歌词服务器日搜索量已达1000万次,日下载歌词量已达到数百萬次,这对于一台服务器而言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严重时,还会影响千千静听主页的浏览。为了减小服务器负担,所以建议大家在千千静听中进行下面的设置。
期刊
谢博士讲整形  通过整形手术拥有一对优美的乳房是许多女性的愿望,但并非选择手术就能理所当然地得到一对完美乳房。有了现代先进整形外科技术的帮助,再加上你自己健康科学的整形态度,才能真正圆了这个美丽之梦!    24岁的胡小姐是位歌手,她一直深受西方流行文化的影响,偏爱演唱欧美的流行歌曲,把玛丽莲·梦露视为偶像,特别羡慕她极度丰满的乳房。她还计划今后要去美国发展,并嫁个“老外”。所以,她决定按照欧洲人
期刊
网上有不少各具特色的论坛,汇聚了不少得网友,大家相互发言,沟通,彼此很容易的就能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論坛比较突出的反映了网络交流、互动和社会性的特点。如果想自己的网站扩大人气,为访问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环境,同时也能留下固定的来访者,那么一个架设论坛则是必不可少的,而很多网站其实就仅仅是一个论坛,却云集了大量的人气。
期刊
在Photoshop CS2新增加的工具中,lmage warp(扭曲)命令非常神奇,它能讓你随意地扭曲变形图像。它与切变滤镜非常相似,不过它的操作方式更加自由多变,并具有可控性,能完成你所设想的变形效果,不像切变滤镜那样过于随机。
期刊
记得是2002年的圣诞节那天,搬新家了,沒有专门的书房放置电脑。因为家居布置的关系,无法像以前一样,将电脑放置在客厅,只好将电脑放置在卧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