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临床观察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在不同时间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1组在17:00—19:00进行针刺,治疗2组为除17:00—19:00外其他时间(8:00—17:00)进行针刺.2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组愈显率为93.3%,治疗2组愈显率为76.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疲劳量表(FS-14)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确切,在17:00—19:00时间针刺治疗优于除17:00—19:00外其他时间(8:00—17:00).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罗氏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在小针刀基础上联合罗氏正骨手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比较VAS疼痛评分、JOA下腰痛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前,2组VAS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目的 观察冲击波联合小针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镇痛效应及功能恢复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冲击波联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恢复评定.结果 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比治疗前均有差异,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结合小针刀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比单纯应用小针刀疗法快速有效地缓解肩
目的 分析深刺温针灸联合前锯肌松解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三门峡市中医院114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2018年4月—2020年12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前锯肌松解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深刺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疼痛分级指数(PRI):治疗后,2组疼痛程度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PR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评分)]:治疗
随着生活及工作方式的变化,如长时间伏案、低头或过度使用手机以及睡姿不当等因素,导致颈源性眩晕的发生率、复发率愈发增高,并向着低龄化趋势发展,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多样,此文查阅并回顾近10年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文献,归纳出包括针灸、推拿、针刀、艾灸等多种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